第4章 阿难尊者

王临玠打开身侧的悬浮机,拎出里面的背包道:“谁让你要跟我打赌能背六十斤走三公里,行了,这个悬浮车给你用。”

智能悬浮机飘到赵澜之身旁,打开舱门,期待着他能将东西放进去,赵澜之也不负众望,将那一堆东西扔进悬浮机里,悬浮机自动调节大小然后关上舱门。

赵澜之已释重负,周身轻松,摸着钛合金的悬浮机机壳,气喘吁吁地说:“你去看你的菩提寺,我去研究我的楚长城,以前一直没拿设备来,这次托你的福,终于能把这大家伙运上山了。前面就是菩提寺了,不用我带你去了吧?”

“不用了,拜拜。”王临玠走的潇洒利落。

靠近菩提寺,一阵让人神情舒展的香火味铺面而来,和课堂上看到的景象一摸一样,进门便有一颗高大的银杏树,那银杏上挂着许多红色的祈福带,随风风舞着,给这平静古朴的寺庙增添了几分生机。

银杏树荫下,躺着一位摇着蒲扇乘凉的老僧人,感受到来人,老僧人从躺椅上起身,道:“施主来了?”

王临玠原本并不以为老师父是在跟他说话,因为那老师傅虽然坐着但是眼睛却从未睁开,但是他看看四周除了他别无旁人,便点了点头,双手合十行了一个礼道:“见过师父。”

老师父笑笑,这是有个端着水盆子的小僧弥出来,看见了王临玠,忙跑到他跟前高兴道:“山中许久不曾有远客,施主是来上香还是还愿?”

“额......我......”王临玠一时说不清自己到底是做什么的。

老师父说:“了悟,你带他四处转转。”

那个叫了悟的小和尚道了一声:“是,方丈。”

走的远了,王临玠悄悄问小和尚道:“小师父,刚才那个是菩提寺的方丈?”像这种偏远地方的寺庙,一般不会有方丈这般高级别的僧人,最大的只有主持罢了。既然是方丈必定是个对佛法研究颇为精通的禅师,能在这地方遇见,王临玠才惊奇。

“正是,我们方丈双眼失明但心目大开,是远近闻名的禅师了。”

“哦,那可真是失敬失敬了。”

说着小和尚已经带王临玠走到了一座殿,他介绍着说:“这是我们的第一重殿叫天王殿,殿中这位尊者是弥勒,以前殿中供奉的是天冠弥勒,现在这位坐着韦陀天的是大肚弥勒。”说着小和尚拿着香拜了一拜,王临玠也拜了一拜。

再往北走,小和尚说:“大殿到了,此殿正名为大雄宝殿。”

王临玠学历史的,也研究过不少佛寺,对佛教也有所了解,所为大雄便是对佛的道德法力的尊称,指的是佛有无边法力能够降伏“四魔”,这是一座供奉佛教缔造者和最高层领导者的大殿。

小和尚继续说:“大雄宝殿中五佛同殿,佛祖塑像为主尊,两侧陪侍的是阿难和迦叶两位尊者,再两侧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阿弥托佛。”

阿难和迦叶?王临玠看着阿难的塑像陷入了沉思,怎么觉得十分眼熟呢?王临玠说:“我在一个文献上看到说,佛祖三十二相,阿难三十相,由此可见,阿难尊者也是一位英俊相貌的年轻人。”

说起这个小和尚可来劲了,他兴致勃勃道:“那是,阿难尊者就是一位玉树临风,英武不凡的俊俏男子,相传他在寺庙时与一人间女子一见钟情,那女子也被他深深吸引,日夜在佛寺中祈祷能与阿难再次相见。阿难尊者被深深感动,便去跟佛祖说他喜欢上了一个人间女子。

佛祖心平气和地问他,到底有多喜欢那个女子?阿难想了一想便说,我愿化身石桥,历经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为那女子从桥上走过。

佛祖听闻一笑,将阿难投入化境之中,在化境里阿难历经了五百年的风吹,五百年的日晒,五百年的玉淋,终于等到那女子从桥上走过,但是那个女子并不知石桥是阿难所化,她只匆匆走过从未多看一眼。阿难终于体会到人世情劫的艰难,当佛祖再问他可原因为了这个女子放弃修道之时,阿难尊者斩断情根,立地成佛了。”

小和尚说的声情并茂,王临玠淡淡道:“这是一个不公平的故事。”

“什么不公平?这是我们佛家很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了。”

“是广为流传,但是也不能掩盖它的不公平性,一个高高在上的佛祖蒙蔽一个凡人女子的双眼,以此来考验阿难尊者的道心,如何公平?若是佛祖告诉那女子阿难为她历经了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那女子依旧不为所动地从桥上走过倒也罢了,可是那女子什么也不知道,她以为她走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石桥,她又怎会知那是她在佛前日夜祈求的人被佛祖幻化的化身?”

小和尚被问住了,他摸着自己的脑袋不知如何回答。

王临玠对着阿难尊者的塑像拜了一拜,道:“若那女子知道,若那女子肯回望一眼,不知阿难尊者会做何选择?”

“方丈,你来了?”正在这时,方丈走了过来,小和尚忙将他扶进殿里,方丈睁开了他虚无的双眼,似乎在“看着”阿难塑像的方向,怅然道:“若如你言,这世上可能便没有尊者阿难。”

小和尚说:“阿难尊者那般厉害,若是没有阿难尊者,佛经上将会少很多光辉的篇章,那不是很可惜了?”

方丈笑笑:“人生怎么选择都会有遗憾,只是可惜和更可惜只见总有轻重之分,相信即使如此,阿难尊者总能选上他认为对的路。”

小和尚点头道:“那女子就是尊者修行路上的一劫,相信尊者肯定会度过这一情劫。”

王临玠道:“对与错很难丈量,很难说修行是阿难爱情路上的一劫,还是说爱情是他修行路上的一劫。”

方丈答道:“这就要看他本心在何处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