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三晋故事

李牧看着营帐中正在训练的士兵,思绪却已经飘到了别的地方。

三晋合一这种事在他的生前,绝对是三国君主都产生过的想法,但是没想到在死后在另一个世界以这样的方式再度实现了——虽然实现的方式绝对不会是三国君主想要的。

三家分晋,三家归晋,仿佛是一种循环。

但是对于赵国和魏国的几代君主,以及那位晋文公而言,这绝对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至于韩国……

非常抱歉,韩国在这一世没人权,连先祖韩厥在内,也不过三人。

蛇无头不行,但是现在晋这条蛇,却隐隐约约的有三个头。

身为将领,李牧实际上并不知道最后晋文公和赵魏两家达成了什么协议,但最后的结果还是显而易见的:以晋文公为核心,赵氏和魏氏团结在晋国周围,晋国一体,对外征战,一如当初六卿。

说起来,这其中还有个趣事:最开始的晋国并没有认识到周围情况的特殊之处,以为是回到了春秋之时,四处都是春秋小国。直到后来探得消息,言周边的晋阳和平原国号均为赵,才打消了他们的这个想法。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国号,三晋的战略颇有些被牵着鼻子走的意思。当听闻周边两个都是“赵国”而且似乎不是华夏族人时,赵氏众卿颇为……暴躁,大有要兵分两路把这两个蛮夷全灭了的想法。还好作为君主的晋文公与其它人还能保持理智,才没让这种离谱的事情发生。

饶是如此,三晋的战略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偏移:注定要在平原和晋阳中选一座城进攻。但就是这个战略,依然会有分歧。

一部分人认为,先弱后强,所以应该先攻击平原的石氏;但是以赵氏本家的赵简子、赵襄子等人认为,应当先攻击晋阳。至于这些人的心思,众人也能理解:晋阳本就是赵氏封地,产生这个想法实在是合情合理。

身为统军大将,李牧的想法还是有细微的区别:他不支持先攻克晋阳,但是他觉得应该先把壶关拿下。如果不拿下壶关,邺城的整个西面可以说都处于敌人的兵锋之下,而晋阳为蛮夷建国,必擅骑兵。因此壶关必须拿下。

不仅是他,先轸、廉颇、赵奢等前辈,乃至那位著名的魏公子也都保持着这个想法。最终,各方的意见终于获得了统一——先攻取壶关,随后在壶关保持一支兵力,若平原先露出破绽则先攻平原,晋阳先露出破绽则先攻晋阳。

这个目标看着颇为好笑,但这就是三晋的无奈:势力太大了,内部心不齐,那么任何的行动最终的结局都是妥协。如果一直保持着这样的话,三晋应该如何一统天下?

没错,现在的李牧已经知道了这个词,这个他生前或许想过,但是没见过的一幕,从另一个人口中得知。

此人名为李左车,根据他自身的说法,是自己的孙子。他为李牧讲述了几十年后那完全不一样的光景:秦王嬴政——或者应该称呼他为秦皇嬴政,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却二世而亡。随后刘邦项籍争霸,天下尽归于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