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 第二十六章

三日后,匈奴使者入溧阳城,成帝于保和殿宴请。

为彰显大国风范,这次的宫宴办得比上回除夕那场百官宴还要盛大。

成帝早早下旨,让昭阳长公主带着淮安郡主入宫。

此时,公主府内,那是人仰马翻、鸡飞狗跳,淮安郡主消失了一整晚,好不容易回来了,脸上竟还带着伤,昭阳长公主见了召集府中侍卫,就要往城中去抓人。

淮安忙张手拦在长公主面前,“母亲这是做什么,我都说了,这是我自己不小心弄的。”

“不小心弄的?”

昭阳长公主环胸嗤笑,对她的话一个字都不信,“你当自己是三岁小儿,还是当本宫没脑子,你脸上这伤分明是刀口划的。我倒要看看,谁那么大的胆子,敢对我的女儿动手。”

淮安被扒拉地一个趔趄,拽着昭阳长公主的裙角耍无赖,道,“母亲要是铁了心出去,那就踩着我的身子过去好了!”

说着,她脖子往前一伸,给昭阳长公主气得恨不得抽出身边侍卫的佩剑,真砍了这个不孝子的脑袋。

“和你那不成器的爹一个模样,做错了事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昭阳长公主艰难地抽出裙角,抬脚踹了踹淮安的屁股,没好气道,

“还不快去把你这身泥猴衣裳给换了,再过一个时辰就该进宫了,一天到晚的,尽给我添麻烦。”

“是是是,女儿这就去,这就去。”淮安手脚并用地利索起身,兔儿似地跑回了厢房。

一溜儿就没了影。

昭阳长公主摆手让侍卫退下,和陪在一旁的老嬷嬷叹息道,“淮安这性子呐,该好好磨磨了,要是日后本宫不在了,谁能护得住她。”

老嬷嬷是昭阳长公主的乳母,一路看着青葱年华的少女变成心思绕心头的长公主,心中的疼惜,自不用说。

她紧紧握住昭阳长公主的手,道“公主还年轻,想那些做什么。”

“不年轻了,本宫浪费了太多年华了。”

昭阳长公主弯了弯眼,富丽堂皇的容颜上,露出再多脂粉都盖不住的细细纹路。

二十年前的溧阳城有两朵花,一朵春兰藏在平津侯府,一朵牡丹藏在宫中,后来,春兰入宫做了皇后,牡丹下嫁国公府,时人贺喜的贺喜,扼腕的扼腕。

谁都料不到,二十年后的今天,春兰早枯败成了一抔黄土,而牡丹,也不再艳丽。

问起先帝时期的老人,谁不瞪大了脸慷慨陈词,昭阳长公主是如何如何得先帝宠爱,那高楼雀台、那翠钗金缕,个个都是先帝沉甸甸的爱女之心。

可皇宫之中,最要不得的,就是将人置于风口浪尖上的宠和爱。

“走吧,时辰不早了,本宫也该梳妆打扮,去宫里做客了。”

昭阳长公主反握住乳母的手。

一个时辰后,昭阳长公主的马车停在宫门口,淮安率先跳下马车,脸上带了半面纱,调皮地朝车内伸手,装作宫里太监的嗓音道,

“长公主,杂家接你下车。”

昭阳长公主主刷得撩开帘子,警告地瞪了她一眼,把手放了上去。

“今儿有匈奴人,进了宫你就坐在自个儿位子上,哪儿都别给我去。”

“啊——,那都不让去啊。”淮安小声哀嚎。

昭阳长公主笑里藏刀,“要是敢不听,下个月的月银就自个儿从这个月里省出来吧。”

从没有藏私房钱习惯的淮安郡主一听,这可不得了,没了银子,她还怎么在溧阳城里作威作福,还怎么慰问自己那些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

这可是关乎她淮安郡主名声的大事。

“母亲说的话我一定听,今儿我这屁股就和那保和殿里的椅子黏上了。”淮安一脸骄傲地拍了拍自个儿屁股。

“行了,女孩家家的,少说些屁股不屁股的粗鄙话。”昭阳长公主抬手替她整理在马车上睡歪了的发簪。

淮安不满地噘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母亲自己不也说了嘛。”

“母亲?”

淮安抬头看动作停在半空中的昭阳长公主,顺着她凝滞的目光看过去。

“爹爹!!!”

淮安飞奔着跑向远处一声深绿官袍的中年男人。

成慈霄收回望着远处女人的视线,长大了手臂接住投入自己怀中的宝贝女儿,“快让爹爹好好看看最近有没有饿着,啧,瞧瞧我宝贝这小脸瘦的,定是受了不少苦。”

“受什么苦了?成大人说话可要讲道理。”

成慈霄松开女儿,手里握着的折扇风流倜傥地甩开,他倾身靠近一身盛装华服的昭阳长公主,折扇带起的风吹得女人垂在胸前的两缕青丝晃晃悠悠,

“不只是淮安,长公主出去游山玩水了几年,怎么瞧着脸色比去时还差了三分,看来,这外边的野花野草,也没多好嘛。”

指桑骂槐。

这伎俩,他们和离这些年里,但凡能遇上,他都得嘴上几句,昭阳早习惯了他拈酸沾醋的小心眼样。

她才和他不一样,好端端一大男人,心眼小的连根针都塞不下。

昭阳长公主拉着淮安就要离开。

“诶诶诶,昭阳!你站住!”

“成大人,公主说了,不允你再靠近。”乳母用她壮硕的身子拦在了成慈霄面前。

男人收起脸上不正经的神色,舌尖舔过上颚,多少年了,说的话还是一样。

成慈霄偏头看着宫里的红墙,不管见过多少景色,他总觉得,这宫里的景,才是天下最美的。

“三弟,在这做什么呢。”靖国公成慈涵背手走到自家三弟身前,正好看见朝阳长公主消失在拐角处的身影。

他叹出一口气,知心人似的搂住成慈霄的肩,“往事如过眼烟云,三弟呀,照大哥的看法,你还是别想着长公主了,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

成慈霄朝他勾了勾嘴角,拿下肩膀上肥腻腻的手,“是啊,天下何处无芳草,大哥何必挂死在一颗歪脖子树上。”

说完,在靖国公抬腿的瞬间,一溜烟跑出好远。

这小子,多大年纪了,还跟小孩似的。

靖国公无奈摇头。

保和殿内,众人齐聚,珍馐佳肴不要钱似地上着。

还有那殿中央尽态极妍的舞女,盈盈一握的细腰,看得匈奴使者差点没把持住。

匈奴民风粗犷,女儿家亦可骑马射箭,娶回家个婆娘,熄了灯一模,除了胸前那两两肉,和自己没甚区别,可这大周的女人就不一样了,肤如白雪、发不束反而披散着,声音也是能酥到人心里的娇娇软软。

光是看着、听着,就让人心猿意马,难以自持。

富丽堂皇之间,有人执盏而起,“伏奇敬大周皇帝一杯。”

伏奇,匈奴王嫡出四子,派他来与大周讲和,匈奴也算是给足了诚意。

成帝笑着饮尽杯中酒,“四王子客气了。”

匈奴此回给大周送来几百匹健壮马匹和饲马能手,大周骑兵不如匈奴,往年作战不知因此吃了多少暗亏,有了马匹和人,大周的骑兵定然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帝岂能不开心。

匈奴退兵求和,将来史书工笔,定能为他的政绩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再如何勤政爱民的皇帝,都做不到放任后世评说。

“四王子长途跋涉来我溧阳,一路辛苦了,这春叶竹在大周上至皇室勋贵,下至百姓平民,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备上一坛,以庆贺家中喜事。”徐苓学着成帝的样子端起酒杯。

大周的皇后换了人,伏奇知道,却不知道新皇后会如此年轻,年轻稚嫩地一点都不像皇后,反倒更肖似他们匈奴大草原上策马飞奔的妙龄少女。

伏奇放肆地打量着高位上头顶凤冠的年轻女人,他在古籍上读到过鹤望兰,那是长在匈奴以南,甚至比大周还要更加偏南的土地上。

古籍上写鹤望兰花冠如佛焰,紫红镶边,张牙舞爪,四季常青,而又畏严寒,忌酷热、忌旱、忌涝,真可谓娇生惯养,偏喜欢走南闯北。

正如这位大周皇后,身着凤冠华服,骨子里却是反叛不已。

“伏奇王子,娘娘邀您饮酒呢。”沙哑的男人隔空传到伏奇的耳朵里,他偏头寻找声音的来源。

“伏奇王子,”徐皇后身侧站着的太监,见他看过来,提高嗓音,又说了一遍,

“娘娘邀您饮酒呢。”

伏奇领着匈奴骑兵作战无数,手上不知沾过多少人的血,虎目圆瞪地朝人看过去,成年男子胆子小些的,都能给吓得湿了裤襟。

竹尘弯着眼,云淡风气清的与他对视着,不过是个伺候人的太监罢了,身上的气势竟比坐着的皇后还要足,“所谓入乡随俗,咱们大周有大周的规矩,皇后娘娘敬酒,不能不喝。”

不能不喝四个字,被他说地都带上了冷刀子,嗖嗖嗖地往伏奇身上飞去。

徐苓握拳咳嗽一声,示意竹尘点到即止,别再说了,再说下去,她真怕隔几日就能见到他的尸体,虽说现在还冷淡着人吧,但徐苓也没想让人死了。

神佛尚不能无过,机会什么的,她总得给竹尘一回。

“底下人不懂事,伏奇王子见笑了。”徐苓再次端起酒杯,朝伏奇遥遥抬手,“这春叶竹喝的就是新鲜,要是放久了滋味可大不如前了。”

“哈哈哈,大周皇后盛情,这杯酒,伏奇干了!”

伏奇大笑着走到保和殿中央,双手举杯仰头喝下满杯的春叶竹,他动作粗犷毫不讲究,有酒顺着嘴角留下,便用衣袖擦去,看得在座的贵妇人连连摇头。

果然是匈奴蛮人,春叶竹如斯美酒,给他们喝,真是暴殄天物。

伏奇喝了酒也没回到位置,虎目扫过在座妇人女子,眼里的轻佻毫不掩饰,“从前呆在匈奴,伏奇眼界不宽。现在进了大周,才知道什么叫做山美、水美、人更美。大周皇帝,来前我父王特地交代了,他仰慕大周女子风仪久矣,想让我带个大周贵女回去做王妃娘娘。”

匈奴把女人当做货物随意买卖,毫无尊严可言,但在大周,能入保和殿的女人,哪个没有诰命加身、皇室血脉,岂容他一个战败之人轻辱。

“伏奇王子有所不知,”昭阳长公主听出了匈奴意图和亲的打算,她心思斗转,发现淮安竟是在场唯一有资格和亲的皇室贵女,牵涉到女儿,她绝不可能再置身事外地看戏。

“我大周贵女凡论婚嫁,皆要经纳采、合八字、纳吉、纳征、请期,最后才有迎亲,这些不花上一年时间可做不完。现在你们才来几天,便要娶我大周贵女,先前也说了入乡随俗,匈奴王要娶我大周贵女,自当守大周的规矩,不如等上一年再说。”

话落,昭阳长公主迎面对上斜对面男人暗含赞赏和揶揄的目光。

登徒子!

昭阳长公主没好气的反瞪回去。

猪脑子!女儿都要被卖了还乐呵呵的帮人数钱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