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气象学发展史

次日上午,何宇直接来到了红磡体育馆,现在气象卫星已经上天,何宇也要了解下气象系统的事情。

何宇对于气象学已经通了六窍,之前听休斯飞机公司人员的讲解也是一阵懵逼,完全是对牛弹琴。

全球要说气象学发展最早的地方,那肯定是华夏无疑,预测天气也超过了百万年的时代,那时候貌似没有人类吧。

旧石器时代,伏羲已经创立了八卦,他通过天文、地理和物候的变化,用卦象表示天气预报的结果,从而指导农业生产。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朝时也成立了钦天监,类似于现在的气象站和天文台,它负责观察星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东汉发明地动仪的科学家张衡曾担任过钦天监。

当然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国外也不可能去研究易经八卦这些东西,全球的各种自然灾害不断,从而也推动着人类对气象学的研究。

在六十年代以前,美国、苏联以及欧洲的发达国家主要是通过飞机来预测天气预报,飞机在万米高空观测云层的厚度、湿度等等数据,虽然能准确的预测出天气情况,但是工作人员的危险性也是极高。

例如1960年5月,美国一架u-2间谍飞机因入侵苏联领空被苏军导弹击落,美国政府谎称那是一架偏离航线的气象飞机,苏联直接讥讽:“一架气象飞机不可能飞20000米那么高”。

1960年4月,美国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首次获得显示大尺度天气系统特征的完整的卫星云图,从此业务气象卫星计划蓬勃发展。

截止1965年7月,美国一共发射了10颗泰罗斯卫星,这些卫星均携带光电摄影系统和红外辐射计,前者用以在白天拍摄可见光图片,后者昼夜均可工作。

从1966年开始,美国又发射了“艾萨”和“雨云”一系列的气象卫星,从此在气象、海洋、水文、地质、地貌、地理、地图以及农业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在气象领域也开始领先全球。

然而以上的卫星也都是极轨气象卫星,也就是与太阳同步的轨道气象卫星,苏联和日本也都是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发射了类似的卫星。

休斯飞机公司作为全球最牛逼的卫星公司,向来的宗旨就是打破技术的极限,于是在1966年发射了第一颗同步气象卫星,赠送何宇的卫星也是最新研究的半成品气象卫星。

休斯气象卫星携带的自旋扫描摄云机,每20分钟能够提供一张全景可见光云图,卫星图片可以用来推断云层顶部的风场运动,从而sscc云图通过动画显示的天气系统云系演变过程。

极轨气象卫星的专利都是在美国的nasa手中,发展的也是基本成熟;同步气象卫星可是还在起步阶段,也是气象卫星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专利也都是在休斯飞机和nasa手里。

气象卫星,东方集团虽然没资格参与,但是气象卫星系统计算机相关的专利还是可以努力下,计算机语言谁怕谁啊。

何宇可是知道未来全球最牛逼的天气预报公司是一家私人公司,accuweather公司在全球合作的机构、公司也是超过25万个,全球所有手机采用的天气预报信息也都是accuweather公司提供的数据。

accuweather公司的创始人是麦尔斯博士,1939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也是一个牛逼的神人,人生也差不多是一个传奇。

7岁时,麦尔斯的梦想是成为气象学家;13岁时,麦尔斯被美国国家气象局聘为官方观察员;高中毕业后,考入全美气象学专业最强院校宾州大学;1962年,23岁的麦尔斯成立了accuweather公司。

何宇也只能暗叹一声牛逼,欧美的孩子都很野,也基本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创业把兴趣、科学和商业完美结合起来。

想起日本去年年底推出的天气预报节目,何宇也笑了起来,也真是low的一逼。不过目前亚洲国家也只有日本有天气预报,好吧,日本还是不差钱的,东南亚也只能洗洗睡了。

何宇想起了华夏气象卫星的发展史,可谓是充满了艰辛和坎坷,还要受到美国的处处打压,巴统真是太霸道了。

1969年1月下旬,受强冷空气袭击,华夏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冰冻、雨雪灾害,致使华东、中南地区大范围交通受阻、有线通讯中断。

此次气象灾害事件后,周先生下令科研人员研发气象卫星,于是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也提上了日程,也开始了漫长的攻关研究。

然而特殊时期之中,经过八年的研究依旧没太大的进展,又经历了令全国人民悲痛的1976年,次年“风云一号”也被正式列入国家计划。

整整经过18年的攻关研发,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于1987年竣工,直到1988年9月7日,“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才成功发射。

不幸的是“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中元器件发生故障,这颗气象卫星也仅仅只工作了39天,与此同时的美国,同步气象卫星也发展到了巅峰时期。

可以说华夏以前发射的卫星都是一个摆设,东方红只工作了28天时间,风云一号只工作了39天。夶风小说

然而卫星只是一个卫星而已,地面接收站有了,接收到的数据如何处理却成为最大难点。同样气象卫星想要真正实现相关的功能,必须从美国购买相关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那时候的外汇储备都是负十亿以上。

八十年代初,想要真正的使用卫星的话,必须掌握计算机编程,然而国内的电脑和计算机语言这块连实现兼容都是一个难题,说多了都是眼泪。

何宇想到这里,内心也是长长的感慨,60、70、80年代的科学家都是伟大的存在,他们做出的巨大贡献值得每一个人尊敬,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何宇想起自己送给国内的计算机语言磁带,其中不少都是何宇亲自讲解的fortran语言、lisp语言、algol语言、c语言、unix系统视频,这要是被美国发现了,那后果恐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