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初见冉秋叶

下班早早的返回家中,今晚要请三大爷吃饭呢。刚进中院就听到雨水和一个陌生人在聊天,收音机还放着英文歌曲呢。

“哥,你可回来了,三大爷都来看你几次了。这位是棒梗新的班主任冉老师,刚当实习老师来棒梗家考察情况了。”雨水笑着介绍道。

这就是传说中的冉秋叶啊,比电视剧里漂亮多了,这年代大学生可都是知书达礼、温文尔雅高材生。

“冉老师,您好,晚上和三大爷一块品尝下我的手艺,能吃辣吗。”何宇笑着说道,以后给雨水辅导下功课也不错。

“不用了,何师傅,我这就要回家了。我这是听到英文歌曲,进来看看。”冉秋叶说道,也就和雨水聊了不到十分钟,哪有上门吃饭的道理。

“不用客气,快的很,您可是大学生,以后雨水也要向你多学习一下呢。三大爷晚上也来吃饭,不用见外,吃的了辣吗?”又不谈对象,交个普通朋友也没什么。

“那就麻烦何师傅了,辣能吃点。”

“哥你去做吧,鱼我已经帮你杀好了,菜和肉也切好了”看着何宇走向厨房,雨水说道。

“你都能看懂这种纯英文的了”冉秋叶看到桌子上的《飘》和《百年孤独》说道,这初三学生都这么厉害了吗。

“怎么可能,我连这英文歌都听不懂,那是我哥借的书,他看的。”晚上让哥把歌词给我写下来。

“你哥做什么工作的,这种英文书起来很难的啊。”这家里都是干什么的啊,连国外的收音机都有。

“我哥就是轧钢厂的厨师,英文比较好,这收音机是昨天几个外国朋友给的。我哥带几个外国人当了两天导游,收音机送我们了,我给你拿个薯片来。”雨水解释道。巧克力就算了,晓娥嫂子还没吃上呢。

厨子当导游,我是谁,我在哪。冉秋叶感觉自己的大学白读了,还不如一个厨师呢,我想回家。

“这是玛氏薯片和巧克力豆子,听我哥说玛氏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挺好吃的。”雨水拿出一小盒薯片和小袋巧克力豆,可别让三大爷抢了。

“你哥学识可真渊博”

“那是,还会做西餐呢,老外都说好吃。”雨水笑着说道,好像夸的人是自己。

“那你嫂子做什么工作的?”冉秋叶问道。

“我嫂子啊,在新华书店工作,今年结婚吧”

“挺好的,两人也能聊的来。”冉秋叶说道,都是文化人,还真是般配。

四十分钟,何宇开始把菜端了出来,水煮鱼、鱼香肉丝、京酱肉丝、红焖大虾、牛排,招待老外剩的食材也全部处理了。

“雨水,你给老太太和一大妈送点,我去喊三大爷来。”三大爷今天这是不好意思来这么早了。

“冉老师,你今天可要好好尝下柱子的手艺,那是一绝。柱子今天怎么这么丰盛啊”三大爷看着桌子上的菜,用力咽了一口唾沫。

“这不前两天招待那几个人剩了点食材,明天雨水上学了,做顿好的。”三大爷,你今天可是沾大光了。

“柱子是有大本事的人,冉老师不用客气,柱子大气的很。”三大爷笑着说道,冉老师你要早点来学校了,我这不给你介绍下吗,我这媒人不也就。

“来我们喝酒吃饭,雨水你和冉老师就喝点女儿红吧,也没剩多少了。”何宇拿过三大爷带的酒,满上两杯。

“柱子,这是什么歌啊?”三大爷看着收音机问道,这收音机也太小了吧。

“这啊,友谊地久天长,是苏格兰民歌。AuldLangSyne是由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根据当地父老口传录下的。这首诗后来被谱了乐曲,这首歌亦被许多国家谱上了当地语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世界经典名曲。”这么经典的歌曲,何宇还是很了解的,要是钢琴、交响曲之类的自己是一问三不知。

“我也是听那几个外国人唱这首歌,问了下才了解的。”何宇解释了下,不能乱开挂。

“你这个收音机也是他们送的,怎么这么小?”三大爷好奇问道,长见识了。

“这玩意在国外也就几十英镑一百多美元吧,他们路上打发时间听的,走之前也送给我了。国外的半导体晶体管技术比较成熟,以后的收音机也是越来越小。来吃饭”何宇解释了几句,三大爷肯定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自己坦白从宽。

“英镑和美元是怎么换的?”三大爷问道。

“一英镑兑换人民币六块九毛多,一美元兑换人民币两块四毛六。这玩意你就是想换也没有门路。”三大爷你在想什么呢。

“冉老师,那这钱怎么差这么多啊?”三大爷问道,还是问大学生吧。

“这个,跟各国经济发展有关吧。”冉老师忐忑的回答道。

“汇率的产生的确和各种经济密切相关,1944年,在白头鹰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国家参与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也就是《布雷顿森林协定》,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是继金本位制崩溃后的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元的地位。汇率的变化和国家的黄金储备、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外汇储备息息相关。面额大小都没什么关系,以前还不是发行过万元大钞吗。”何宇说道,也是给小妹普及下最基本的金融知识。

“那美元为主,那白头鹰使劲印钞票不就得了。”何雨水天真问道。

“美元怎么可能随便印,印多了那钱贬值物价上涨,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当然白头鹰比较强大,可以多印通过多种手段调控放到国际上,当然会导致国际货币波动。这玩意复杂的很,都有精准的计算。”何宇看着三人一脸受教的样子,很是得意。“来,尝尝牛排怎么样”

“哥,你昨天给那几个外国人做的牛排可是生的啊”雨水好奇宝宝附身。

“国外那吃牛排都是五六分熟,饮食习惯不同,当然要做的生一些了。我们吃,八九分熟就差不多了”好累啊,这就不能扯到国外身上,否则就没完没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