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戏说新加坡港口

8月26日,在香江短暂休息几天,何宇跟随和记黄埔以及东方集团管理层乘坐专机来到新加坡。

新加坡开始对最大的新加坡港升级改造,不少国外巨头公司涌入新加坡,和记黄埔当然不会缺席这么重要的项目。

自从石油危机爆发之后,日本、欧美无数跨国公司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加坡,此时的新加坡遍地都是各种工厂。

随着新加坡进出口业务不断增加,破旧的新加坡港早已无法承担庞大的港口贸易,严重制约了各个公司的进出口业务。

新加坡的经济也只是刚刚起步而已,自然没有庞大的资金独自重建新加坡港,为了快速完成港口重建工作也只能对外寻求合作伙伴。

说的直白点,新加坡要吸引国外的公司参与到新加坡港的投资,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共同持股。

当然要是朝鲜也这样的招标的话,大家会有多远就躲多远,新加坡的发展潜力可是无比的巨大。

新加坡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是全球最大燃油供应港口和第二大货运港口,2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600多个港口。

新加坡有有5个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船泊位达到54个,连接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装箱港口仅次于沪市的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加油港位列世界第一。

新加坡港,西临马六甲海峡的东南侧,南临新加坡海峡的北侧,这个港口是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战略地位自然不用提。

马六甲海峡无论在经济或军事上而言,都是重要的国际水道,可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相提并论。

欧洲、非洲、中东的货轮都是走的马六甲海峡,同样也是西亚到东亚的重要通道,天朝、印度、印尼、日本这些人口超级大国自然绕不开马六甲海峡这个航线,号称生命线。

马六甲海峡自然成为各国眼馋的一块肥肉,因为这个黄金通道更是发生了不少战争,不少国家甚至想把马六甲海峡国际化。

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自然反对外部力量介入马六甲海峡,三方在1971年11月签订了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公约,宣布三国共同管理海峡事务。

新加坡港是新加坡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的中心,主要工业以电子电器、炼油及船舶修造为三大支柱部门。

新加坡港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超级迅速,未来是世界上电脑磁盘和集成电路的主要生产国,炼油业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

荷兰皇家壳牌、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等全球巨无霸石油公司,在新加坡建立石油提炼和仓储基地,产业的规模效应也使得新加坡船用成品油的价格很低。

新加坡港位于国际航线的要冲,已发展成为国际船舶燃料供应中心,往返欧亚航线的船舶大部分只选择在新加坡或鹿特丹两地加油。

新加坡港拥有一个40万吨级的巨型旱船坞和两个30万吨级的旱船坞,能够同时修理的船舶总吨位超过200万吨,是东南亚最大的修船基地。

在为船舶提供维修服务的同时,新加坡港还提供国际船舶换装与修造一体化的服务,也为新加坡的修船业带来了更多的生意。

新加坡同全球发达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分享全球自由贸易权利、提升国际竞争力,新加坡的自主性当然更彻底。

自由通航、自由贸易,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对大部分货物免征关税等等,方便了货物的流通,节省了贸易成本,逐渐成为国际航运、贸易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发展成为东南亚发达国家,自然离不开李耀光优秀的管理能力,新加坡国父的地位自然不是媒体吹出来的。

如今新加坡港有了进场的机会,各个国家的巨头公司自然不会错过,新加坡港本来就很牛逼,未来只会更加牛逼。

九十年代开始,新加坡开始改革港口管理体制,把港口的管理和经营职能分开,设立新的部门管理港口业务。

好吧,其实就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要求,对港口进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和私有化,剔除一些不够格的合作伙伴,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大風小说网

九十年代的股份改革还是超级牛逼发展战略,在“金砖四国”的天朝、印度、俄罗斯、巴西建设“飞地”工业园区,在全球范围内抢占集装箱运输市场。

九十年代末,21世纪初,全球航运业再次爆发式进入繁荣时期,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竞争的自然更加激烈。

马来西亚在柔佛州建立丹绒港,距离新加坡港仅仅不到30公里,为了与新加坡抢国际航运生意自然是手段层出不穷。

马来西亚直接大幅度降低港口的收费标准,同时挖新加坡港大客户墙脚,全球第二大海运公司——长荣集团直接改换门庭。

当然现在的长荣集团还是一个小蚂蚁,成立也才不到七年的时间,在东南亚航运领域连100名都进不去。

未来的长荣集团的老板张荣发是世界新船王,被誉为“海上之帝”,在全球的集装箱运输、货柜码头、国际仓储物流领域位于全球第一梯队,当然也有航空、航天科技、酒店、金融等等公司。

李超人的和记黄埔、包船王的环球航运,这两家公司在七八十年代全方位吊打长荣集团,可惜大家都选择了更赚钱的房地产行业。

马来西亚这么横,印尼自然也不甘落后,在北苏门答腊省附近建设瓜拉丹绒港,大家都叫丹绒港。

印尼同样打起全球第一大海运公司马士基的主意,丹绒港码头收费只有新加坡港的一半,另外还将丹绒港30%股份转让给马士基,并且参与码头的经营管理,马士基对印尼开出条件,感动的默默流下眼泪。

随着新加坡港业务饱和,马来西亚和印尼为了分一杯羹各使手段,但也并未动摇新加坡港的根基,新加坡反而发展的越来越好。

天朝自然也不会放弃马六甲海峡的生意,于是要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市修建马六甲海峡上最大的港口——皇京港。

皇京港自然是推进x带x路的重点工程,不过也只能自己意淫下而已,皇京港始终是一个黄粱一梦工程。

新加坡港,和记黄埔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