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浅聊京校外迁

“前几天,一场熊熊烈火将举世闻名的峨眉山金顶全部庙宇化为灰烬,烧毁铜门、铜壁、铜碑、铜塔,铜炉、铜瓶、铜镜难计其数;烧毁象牙佛、锡连灯、碛砂佛经书、古代名人字画等大约8972件;一个永德和尚,也葬身火海。

《北隆藏经》在全国只有两部,而金顶庙里珍藏的这一部是最齐全的,一共7600本,被大火烧为灰烬。

还好,华莱坞的峨眉派提前拓印了一份,否则也就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何宇想到这些很是唏嘘,在国外购买的古董还是留给自己建博物馆吧,真心伤不起,反正也都是封建遗留吗。

“他们对文物的保护工作也太不重视了,京城那边不少的老建筑也是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一些老字号的餐厅也都断掉了传承。

现在京城变化大的,我都快认不出来了,我听我爸妈说,天安门在1969年时候重建,你也只能在照片里回忆了。

京城饭店那里重新扩建,王府井那边的古建筑也都拆了不少,,,东单那边的变化也不小,很多古建筑也是因为扩建被拆除了,,,京城是彻底焕然一新了。”

冉秋叶想起大变样的京城很是唏嘘,不知道南锣鼓巷哪天会被拆掉,“china”,这不是拆哪吗?

“1969年的时候,还有时间重建天安门?那时候不是差不多空了吗?”

何宇很是诧异,虽然在1967年获得15亿美元天价,家人当时也都跑路到美国,但是1969年的事情还是知道一些的。

当时东方集团也是在年底发射卫星,风云社也是1970年真正的进驻京城,当年的事情还是从风云社那里了解了不少。

“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外迁的也很多,当时大部分市民也都搬到了防空洞,该上班的还是要上班的。

4月份的时候,国内提出了要准备打仗的号召,当时超过百万的军队也都驻扎在东北那边;8月份的时候,大批的政府机构人员被精简疏散,离开京城到各地的‘五七’干校;10月份,又发布了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的紧急指示,也导致了更大规模的在京机关团体单位的搬迁撤离。

我们1965年离开京城的时候,当时京城共有高校55所,在那一年的时间,有31所学校在京城消失了。

1969年秋,原有的55所高校中,华夏科学技术大学、京城农业大学、京城地质学院、京城矿业学院、京城石油学院、京城铁道学院、京城林学院、京城建筑工业学院、京城轻工业学院、京城机械学院、京城电力学院、京城水利水电学院、京城农业机械化学院等十三所高校迁出京城,外迁至陕西、云南、四川,河北、山东、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夶风小说

当时的华夏人民大学、华夏医科大学、京城政法学院、京城对外贸易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京城商学院、京城经济学院、京城广播学院、京城气象专科学校、京城外语专科学校、京城戏剧专科学校,这些学校不是被撤销,就是已经停办,现在还没恢复。

东北的高校也都是纷纷外迁到各地,实力最强的哈尔滨工程学院更是被拆分成十几所学校,现在也要不回来了。

华夏科技大学本想迁至河南省南阳市,京城地质学院有意落户河南平顶山,京城矿业学院都有意落户母校河南焦作,可惜都被惨遭拒绝。

河北省距离京城太近也很悲剧,当时京城电力学院和京城水利水电学院搬迁至河北邯郸,结果现在又搬回了京城。

其实最惨的不是河南,而是江西,当初江西可是接纳了清华大学、京城大学、华夏人民大学,妥妥的顶级高校集中地。次年,这些大学的分校刚刚建成,随后这些学校也都重新迁回了京城。”冉秋叶打趣道。

何宇听的也是无语吐槽,京城农业大学和京城农业机械化学院合并成华夏农业大学,京城林学院也就是京城林业大学,京城铁道学院是京城交通大学、京城轻工业学院是京城工商大学、京城石油学院是以后的华夏石油大学、京城地质学院是以后的华夏地质大学、京城矿业学院是以后的华夏矿业大学、京城电力学院是以后的华北电力大学、京城政法学院是以后的华夏政法大学,,,

这次京校外迁有不少省市获得了巨大的好处,不少回迁到京城的大学也开始了两地办学,当然安徽成为最大的受益省,也是颇为幸运。

当时中科大预备搬迁后,就分为两队,前往湖北沙市和河南南阳寻找合适的搬迁地址,可惜都遭遇了拒绝。

这两队回到京城后,中科大再次派出了两队,让他们前往江西省和安徽省考察选址。江西已经接受了清华大学、京城大学和人民大学,明确拒绝中科大落户。而来到安徽的另一个小队在安徽得到的热情招待,中科大就迁往了安徽省的安庆市,由于安庆办学条件过差,也就将中科大迁往省会合肥。

中科大的搬迁过程中,运货量足足达到了865吨,装运出书籍、器材等物件一共35000多箱,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的校舍给中科大的师生使用,满满的都是诚意。

中科大刚在合肥落户,其他大学也都开始陆续回迁京城,中科大也永远留在了合肥。中科大被无数的城市拒绝,合肥这边这么热情招待,搬回京城这还是人干的事吗。当然搬迁过程中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器材用具,流失了一半以上的教师,也是真的顶不住再次搬迁。

1969年的京校外迁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不少的大学被撤销或者停办,损失了大量的人才。教职员工陆续被分配到不同地区的不同工作单位,有的教师在干校一去达五六年之久,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中断或放弃了专业。

何宇想到这些很是唏嘘,这些大学要是都留在各地也是发展平衡许多,毕竟每个迁到的城市也都是经过多方面选择的。

何宇只能为大河北默哀,唯一的一个211大学也是在天津,省会更是数次迁移,去年才彻底把省会定到石家庄。

建国后,河北省的省会是保定;1958年开始,天津发展迅速,河北省会从保定迁到了天津;1968年,苏联关系恶化,再次把省会从天津迁回保定;1968年,河北省把省会迁到华北铁路的中心枢纽石家庄。

去年,周先生批示河北省政府,要求省会就定在石家庄,不要再提搬迁的问题,这才终结了河北省会搬来搬去的混乱局面。

要是从晚清开始细算,河北省会搬迁了将近20次,也是最会折腾的省会,妥妥的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