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天水围

4月20日,何宇站在尖沙咀的福记茶餐厅最大的包间中,开始指挥服务员上菜,今天可是招待香江黑白两道的大佬。

“谭家菜已经齐了,请k哥、刚哥、森哥、雄哥,,各位大哥用餐。”何宇对着香江各位大佬说道。背靠大树好乘凉啊,四大探长三大话事人,跺跺脚香江都会震动。

“这谭家菜真是极品,何生的厨艺真是没得说,真系好正,无得弹!”蓝刚夸赞道。

“一个月吃上一次,三天吃饭没胃口啊。”向华炎打趣道。

“各位大佬用餐开心就好,要是川菜就容易许多了”何宇尴尬说道。一个月一次就不错了,哥也很忙的。

“何生,你的LFC餐厅动作不小啊,在九龙这次四家同时开业啊。”k哥看着LFC餐厅真是有点眼馋,这次事情倒是成全了LFC餐厅,气势汹汹杀入九龙餐饮行业。

“LFC怎么说也是我们香江的牌子,我也希望早日走出东南亚杀入欧美,我们香江也有自己的餐饮品牌走向世界。”小打小闹这是为香江争光,各位大佬求放过不要打主意啊。

“说的不错,那些西餐店在我们香江高人一等,LFC要是偷了他们的老巢也不错,要是把中餐开遍全球就好了。”葛志雄夸赞道。

“大家也都帮忙罩着点,否则也没脸请何生做饭了。”

k哥,你真是我的亲哥,这句话期待很久了,有你们罩着就爽多了。

“能为各位大佬做饭是我的荣幸,谢谢各位大佬照顾。”看着各位大佬给脸这不正是自己目的,何宇连忙道谢,在香江也要好好苟着。

何宇心满意足离开了茶餐厅,不错啊今天,香江开分店也有保障了。当然该交的保护费还是要交的,大佬给脸自己也要识抬举,各个社团下面也是乱的很各自为战,话事人的话不一定管用呢。

4月25日,4家分店同时开业营业额还是不错的,都是九龙最繁华的地段,每天利润三四千当然和港岛的没法比,知足常乐吗。

各餐厅走上正轨后,4月28日何宇和王芳来到了新界的天水围地区。从中环乘坐天星小轮到屯门的青山湾,又乘坐渔民的小渔船到屯门的中心,随后坐着小破车到天水围。完整内容

一路破败的景象和港岛就是两个世界,港岛高楼林立白领西装革履,然而屯门这边衣衫褴褛的渔民划着小破渔船早上出海捕鱼。香江又不缺海鲜,渔民也只能自己贩卖赚着微薄的生活费用,家里的孩子也是从小就跟着出海在海上漂泊。上学,高昂的学费就是白领也难以承担,渔民的孩子识字就不错了。

“老板,内地是什么样子的?”王芳好奇问道。

国内的情况何况又不是这样,四九城出了二环都是农村,农民每天做工一天也赚不了几毛钱。

“也差不多吧,城里稍微好那么一些,农村和这里也差不多吧。”何宇感慨道。

“很多华资大佬不都是从内地来的吗,包船王可是香江的大亨啊。”王芳夸赞道。

“包船王出生在民国时期宁波一个商人家庭,包父常年在汉口经商,家庭还算富裕。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是浙省最大的港口城市,是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商帮——宁波帮。

13岁那年,包船王到上海求学,学起了船舶,后来进入了银行工作。1949年初,包船王与父亲一起携着数十万元的积蓄,到香江另闯天下。开始的时候,资金不够,在朋友的协助下,筹集了70多万美元,包船王也走上了航海之路。

包船王通过不懈努力和卓越见识发展为香江一代大亨,也是华人的楷模。”何宇介绍道,东南亚华人谁不佩服包船王。宁波人太强悍了,改革开放初期就全部外出做起以物换物小生意,其中成就了无数商业大佬。

“包船王只有四个女儿,那么多家产也不知道以后会便宜谁。”王芳笑着打趣道。

“包船王人生事迹也会写进香江历史,一代传奇人物功成名就。”何宇羡慕的说道。大家怎么都关心人家的家产啊,那女婿必须是欧美名牌大学的硕士,档次低人家能看得上。

“这天水围也是真够落后的,你介绍下这里的情况吧。”

“天水围原为渔塘。其南为屏山,北面是辋井村和米埔自然护理区,西面为厦村和虾尾新村,东面为冯家围和东头村,距离中环市区大约25公里。

这里被丘陵环绕交通不便,这里的人基本也走不出去,港府估计也不会规划这里。目前附近人口有不到八万,土地大部分都在这些村民手里,一尺也就1港币多点。这里缺水缺电工厂肯定不行,养殖场还是没问题的。”王芳苦笑道。我也没想到天水围这么穷,这里压根就没法运输啊。

“最合适的地方是哪里?”何宇问道。这里这么落后难怪李超人二十多年都没开发出来,港府不把交通问题解决了开发商肯定不会抽风开发这里,无利不起早吗。

“也就坑口村那里比较合适,靠近后海湾可以走航运,不过这里修建码头恐怕很难。”王芳郁闷说道。

“如何才能修建一个小码头?”这里海对面就是宝安,自己没能力建码头,要是靠渔船运输除非自己抽风了。

王芳:“应该很难,为这里村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村民担起运输的职责港府也不能说什么。运输我们就不能出面了,让村民去闹吧。”

“要是让包船王的公司运输呢?”

“包船王公司的那些货轮都是万吨级别的,我们这点小生意人家压根看不上。当然,我们走出香江勉强能搭上线,现在其实也可以找那些社团来运输。”王芳打趣道。

“先建养殖场再说吧,我们现在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以后问题以后说吧。”何宇无奈说道。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