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于家人上门

开春正是走亲访友的时候,赵家在镐京没有什么亲戚,抵不过身份放在这里,赵益下属的家眷来的比较多。

花氏叫林翩翩跟着应酬,林翩翩不喜欢这样的场合,带着儿子和老太太出门游玩躲清静去了。

阿庆忙着准备剿匪的事情,也天天往外面跑。

没有办法,花氏只得一人打起精神,叫了赵剑鸣三姐妹跟着应酬客人。

姐妹平日里对上自己那双不着调的父母很有底气,在花氏这个让人敬重的大伯母面前还是很听话的。

加上之前在榆城时也参与过不少宴会,一些小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像模像样。

有人打下手,花氏轻松不少,“唉,阿庆若是像你们乖一点就好了。”

赵剑鸣笑道,“那就不是阿庆妹妹了。”

她们不是乖,只是喜欢这样的生活罢了。

吃穿不愁,又习得女儿家赖以生存的本领,和以前那种生活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

跟着接待客人,她是乐在其中的。

这辈子只要爹和娘不折腾,弟弟成长起来,有大伯一家做后盾,她们姐妹几个的日子就不会太差。

这话说的花氏舒心,虽然她经常觉得女儿太过另类,和平常的闺阁少女完全不一样,但她身上的鲜活生动总是让她觉得人生就该这样肆意自在。

抛开危险性不谈,她还是乐意看到女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qupi.org 龙虾小说网

“十五灯会的时候,叫你三叔三婶带着你们一起出去看灯会,别拘在家里待傻了。”

“那就先谢谢大伯母啦。”

初六这天,于丛辉夫妻带着于坦上门,带了不少礼物过来。

提前打过招呼,赵益和花氏都在家里等着。

花氏带着于夫人去了花厅,打过招呼闲话了一会儿,赵益叫赵湛带于坦去自己的院子说话。

于夫人笑道,“也不知道我家那小子能不能跟大公子玩到一处去。”

说是玩,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赵益已经让长子接触政务,派了人手把手亲自带赵湛。

能和赵湛处到一处,对他们未来的仕途也有帮助。

更何况丈夫隐隐有跟她透露过,赵益的野心不止于整个陕西,他又是个非常打仗的人,从他参军之后,几乎没有打过败仗。

观其行事作风也不像是农门出身的人。

他的儿子赵湛又极其聪慧,跟赵湛接触过的人无不对他赞不绝口,文武双全对他来说也不过是一句极普通的夸赞。

别看他年纪比于坦小,资质摆在这里,跟在他身边儿子也会受益无穷。

花氏“他们都爱读书,应该有共同话题。”

“这倒也是。”

做父母的凑到一起就喜欢说孩子。

刚搬来镐京也没多长时间,又是年关比较忙,于夫人难得有说话的人,说到于坦就忍不住打开话匣子。

“我家那口子倔得很,又只有阿坦这么一个独子,一直管教得很严。一心想让阿坦继承他的衣钵上阵杀敌,逼得又紧。

阿坦喜欢读书不喜欢练功,有一次看书入了迷练功迟到了,愣是将孩子的书撕了个稀巴烂。

后来孩子听话了,才对他读书看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不是上次孩子遭了大难差点丢了性命,估计他还是跟之前一样冥顽不灵。”

“爱之深责之切,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跟命比起来,孩子这点喜好不足为道,于将军也是个好父亲啊。”

于夫人诧异出身不高的花氏居然能说出这番话来。

到不像是大字不识的农门妇孺。

不过也是,她虽然之前并未与花氏深交,但看她手下的产业和下面的几个孩子就知道是个聪明有手段的。

更何况赵大将军后院干干净净连个妾都没有。

“可不就是这样。”

“咱们都是从榆城过来的,当作姐妹一般多多来往,也好有个说话的去处。”

于夫人笑意深切了一些,“只要你不嫌弃,我求之不得。”

“咱们两家的关系还挑这些,你大我一些,以后我就厚着脸皮叫姐姐了,姐姐叫我惠心就行。”

如今赵益是丈夫的上峰,怎好这么叫。

花氏劝道,“他们归他们,我们是我们,不冲突。”

于夫人笑,“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惠心。”

在赵家待了一段时间,下人来唤于坦该回去了。

赵湛带着于坦去后院与花氏告别。

过垂花门,穿过长长的抄手游廊,刚上台阶转角,就见一鹅黄色身影噗通一声趴他们脚下。

赵剑鸣四肢匍匐在地,恰巧趴倒在赵湛和于坦中间。

手里拿的一束黄色腊梅也散了满地。

赵湛伸手将人拉起来,“大姐,咱们都是平辈,见面倒也不用行此大礼。”

注意到居然还有外人在,赵剑鸣尴尬得脚趾扣底。

“呵呵,阿湛,有客人在啊,我还有事先走了。”

赵剑鸣袖子捂脸,尴尬得落荒而逃。

赵湛在后面叫她,“大姐,你的花不要了?”

于坦已经将地上的腊梅一枝一枝捡起来。

“哎呀!”

赵剑鸣急慌慌返回来。

于坦将一把腊梅递到她手里,赵剑鸣接过道了一声谢谢落荒而逃。

“刚才那位是?”

“我二叔的长女,我大姐。”

于坦点了点头。

往前走,他一脚踢开路中央一颗占道的石头。

到正院拜别花氏,接上于夫人,一家三口从赵府离开。

回去的路上,于夫人问儿子感觉如何。

于坦略一思索便道,“大公子天分甚高,待人接物也不错,对我很是和善。”

赵湛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说来惭愧,他虽然喜欢读书,却也只知道死读书。

于丛辉在旁边插了一句,“不仅懂的多,功夫也很高,他现在年纪还小,假以时日成就绝对远超大将军。”

于夫人“这么厉害,怎么很少听到那孩子的名号。”

“赵家给大公子请了两位名师亲自教导,加上在榆城时大将军极少让他在大家眼前露面,不知道很正常。”

于丛辉提醒于坦,“大公子虽然年纪比你小,但学识能力都在你之上,万不可因为他年龄而小觑,多跟着他学学。”

于坦应声是。

随即又叮嘱于夫人,“立业先成家,阿坦年纪也不小了,亲事赶紧给他物色起来,早点成亲咱们也好抱孙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