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咱们去投奔太初道主吧!

不一会儿。

农部尚书便来到了御书房中。

“微臣参见陛下。”

农部尚书是一个身材消瘦的老者,留着一撮山羊胡,身穿尚书官袍。

“快快请起。”

“谢陛下。”农部尚书恭声说道。

“陛下,臣率领农部全力培育道薯,终于,在昨日将道薯的种苗培育出来,只是....”

“只是什么?”

李世民连忙追问。

农部尚书小心翼翼的看了李世民一眼,随后斟酌的说道:“回禀陛下,只是这产量,只达到亩产900多斤!”

李世民惊讶到了。

“为何这产量相差如此之大,那车迟国的道薯便能亩产四千斤,咱们培育的这只能亩产千斤都不到?”李世民追问说道。

农部尚书摇了摇头。

“陛下,臣..不知!”

“此事朕已知晓,这段时日辛苦爱卿了”李世民拍了拍农部尚书的肩膀。

“微臣不敢,那微臣便告退了。”

...

李世民看着农部尚书离去的背影,脸上闪烁着阴晴不定之色。

其实。

亩产九百斤的产量,对于现在的大唐帝国来说,已经是极为的了不得了。

对比起大唐帝国目前吃的大米,以及大麦等主食,完全超过了好几倍。

只是这产量虽高,但却不能拿去比较,若是和车迟国的这原产道薯比起来的话,四千金..九百斤,着实相差太大了。

一时间。

李世民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

第二日。

皇宫。

朝会大殿。

李世民端坐龙椅。

一众大臣纷纷在大殿的下方站好。

农部将道薯的种苗培育出来的消息,这些大臣们都已经知晓了。

并且还知晓农部培育出来的只有亩产九百斤,而车迟国的道薯原种则能够亩产四千斤。

这一次的朝会,主要探讨的事情便是这道薯的问题。

“咱们大唐培育出来的道薯只能亩产九百斤,车迟国的原种可亩产四千斤。”

龙椅上。

李世民幽幽说道,目光扫过下方一众臣子。

“诸位爱卿举得,对此事有何看法?”

听到自家陛下的问话,一众大臣你看我我看你,却一时间没有谁拿出个注意来。

现在的大唐帝国。

又一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边是相差整整亩产三千多斤粮食的种苗,一边则是大唐帝国天朝上国的威严。

到底选哪一个...都是很难抉择的事情。

忽然。

大殿中的一个身穿胃甲的,头发花白的老者开口说话了。

“陛下,臣觉得大唐乃天朝上国,那车迟不过一偏远小国,若是以袁道长和李道长去交换这道薯,无疑是将老祖宗好不容易打下的名望..给丢在地上狠狠的践踏!”

此话一出。

众臣皆是无比惊讶的望着这个开口说话的老者。

真是罕见,这位在朝会上几乎不怎么开口的。

开口说话的,正是之前要在梦中斩那泾河龙王,在天庭还担任人曹官的魏征。

听到魏征开口说话。

龙椅上的李世民也有些吃惊。

“魏征,那依你之见,觉得此事应当如何处置?”李世民询问说道。

此刻的李世民心中也是纠结万分,他又想要维护住大唐的面子,又想要得到实惠。

魏征昂起头颅,目光中泛着精铓。

“陛下,咱们先用这亩产九百的道薯,等到数年之后,国库积攒足够的存粮后,出兵攻打车迟。”

“道薯这般天赐之物,合该咱们大唐拥有,车迟国这等偏远贫瘠之地,简直是暴殄天物!”

此言一出。

朝堂上的众人眼前一亮。

特别是上一次朝会上,扬言要出兵攻打车迟国的老将军,更是第一个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觉得魏丞相所言有理,那车迟不过偏远效果,在吾等大唐雄军下,定然是杀他个溃不成军。”

这...

李世民心中叫苦。

若只是凡俗间的碰撞的话,他李世民有这个自信,即便是对上任何国家,都能够战胜之。

那车迟国在李世民的心中不算什么,但是那车迟国的大国师太初道主..却犹如一根鱼刺卡在喉咙,根本没办法处理。

但偏偏魏征将此事提了出来。

眼下。

却是不好向上次一样,用大意道德去指着魏征,让其不要在提及此事了。

沉默了片刻。

“唉”

李世民在心中叹了一口气。

“魏征,朕..是担心那车迟的大国师呐”

听闻此言。

魏征却是嘴角微微上扬。

“陛下若是担忧那太初道人的话,那便是没有必要。”

“微臣除了在咱们大唐担任宰相之外,还是那天听的人曹官。”

李世民点了点头。

这一点他当然是知晓的,当初魏征要在梦中斩龙,可是把他给吓了一大跳。

不过..这与魏征是不是人曹官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你小小的人曹官,能够匹敌那太初道主?

紧接着。

便听到魏征继续说道:“陛下有所不知,修为一旦到达玄仙会契合天地,便再也无法参与大规模的凡俗战争。”

“所以,即便是咱们大唐帝国与车迟国交战,那太初道主最多在幕后辅助,却无法直接参与战场中,屠杀普通士兵。”

魏征神色无比自信的说道。

此言一出。

李世民顿时吃惊不已。

没想到天地间还有这么一个规则。

如若是这般情况下的话..那此事还真的可以按照魏征所言去做,先屯粮,再出兵车迟。

说实话。

李世民对于释门还有道门,都是一样的讨厌。

作为大唐帝国的皇帝,作为人族气运中心的人皇,头顶上却被压着天庭以及佛庭两座大山。

凡是做任何事,都要考虑释门以及道门的想法。

这对于一个皇者来说,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

所以。

太初道主也好,释门也罢,在李世民的心中,都是如同虎豹豺狼般的存在。

“陛下..万万不可!”

就在李世民准备开口同意魏征的请求时,大殿之中的袁天罡终于坐不住了。

只见袁天罡一脸的愁苦之色。

“陛下,那车迟国并不是什么偏僻小国,相反非常的强大,除了没有咱们大唐疆域辽阔之外,处处..都比咱们大唐强大。”

袁天罡苦口婆心的劝说着。

此话一出。

顿时炸开了锅。

所有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世上还有什么人族帝国,比大唐帝国还要强大的。

还说什么大唐帝国除了疆域之外,任何地方都比不过那车迟国。

这简直是..妖言惑众。

“混账,袁天罡,给你面子叫你一声袁道长,不给你面子便是臭老九!”

“咱们堂堂天朝上国,你竟然说比不过那偏远贫瘠的西方之地。”

“启奏陛下,这袁天罡在大殿上妖言惑众,微臣建议将其道宫遣散。”

...

所有的大臣,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亦或者双方还是政敌。

在此刻统统都将矛头指向了袁天罡。

高台上。

李世民亦是眉头紧皱。

原本就很不爽道门的他,此刻又听到袁天罡的这般法言语,心中的怒火也是被挑了起来。

“袁天罡!”

李世民一声呵斥。

“若不是看你是咱们大唐帝国道官,关系到咱们大唐帝国的脸面,早就将你逐出大唐,让你去寻那强大的车迟国。”

在说道‘强大’两个字的时候,李世民加重了语气,显然是在嘲讽袁天罡。

噗呲

鲜血溢出。

袁天罡气息萎靡。

在这朝堂上受到如此侮辱,就连自家陛下也开口抨击自己。

这样的一番话,你知晓在袁天罡心中,会造成多大的阴影吗?

吐了一口鲜血之后。

袁天罡感受着这浓郁的恶意,心中只感觉无比的悲凉。

“微臣...身体有些不适,先..先告辞了”

袁天罡低着头,双手抱拳。

说完这些话之后,便拖着踉踉跄跄的身躯,直接离开朝堂大殿。

看到袁天罡的离开。

不管是一众朝堂上的大臣,还是龙椅上的李世民,都只是冷眼看着,没有任何一个人挽留。

至少。

在大唐帝国,整个道宫的作用,仅仅只是在举行什么祭祀的时候跳大神而已。

没错。

在大唐帝国六部的礼部官员眼中,袁天罡道宫的存在,就和跳大神一样。

直到袁天罡离开了朝堂大殿上后。

李世民这才继续开口说道:

“正所谓独人计谋短,众人智慧高,还望诸位爱卿踊跃发言,商讨这道薯之事!”

这句话一出。

一众大臣心中顿时明白。

这是陛下已经给道薯之事,定下了基调。

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顺着陛下的思路,将确定好的事情给完善。

让一众大臣们做决定,信奉中庸之道的他们绝对不会去做。

但这种已经做了决定,完善细节的事情,他们就非常乐意了,宁愿少做,也不要去犯错嘛!

“启奏陛下,微臣有一提议。”

“爱卿请讲!”

开口的大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自信的微笑,然后便悠然说道:

“陛下,微臣觉得此物叫做道薯,无疑是给那道门脸上添光!”

“不如将其换一个名字,取一个属于咱们大唐帝国的名字!”

听闻此话。

李世民眼前一亮。

的确。

若此物还唤做‘道薯’的话,那算什么意思?

心念于此。

李世民对着这个开口话说的大臣点头表示赞同。

“爱卿所言有理,此物还唤做道薯的确有些不妥。”

“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此物叫做称呼好?”

当即。

一众大臣们便开始交头接耳,积极的讨论着关于这‘道薯’的新名字。

最终。

商讨了许久。

众人一致决定,将道薯重新命名为‘唐黍’

....

长安城。

道宫。

三清大殿中。

一道人披头散发,手上拿着酒葫芦。

吨吨吨

大口的酒水下腹,让道人的眼神变得更加的迷离。

“贫道一生清廉,兢兢业业为大唐帝国祈福这么多年,换来的却是这般。”

“不公”

“陛下,您..不公啊!”

袁天罡身形晃动,手中的酒瓶猛的摔打在地面上。

瓷片渣滓溅射的到处都是。

这个时候。

咯吱

大门被打开,李淳风迈步走了进来。

看到面前这有些疯疯癫癫的袁天罡,李淳风只感觉胸口无比的疼痛。

两人搭档这么多年,早已经结下深厚的羁绊,眼下看到对方如此模样,自然也是备受打击。

“天罡,在这三清大殿中,莫要这般...”李淳风神色无比的担忧。

袁天罡惨笑一声。

“正所谓小隐隐于林,中隐隐于世,大隐隐于朝。”

“原以为能够在这朝堂中大展拳脚,将吾门发扬光大,结果...结果...”

说完之后。

袁天罡将目光看向了三清道祖的神像。

噗通

毫不犹豫的便跪倒在三清神像面前。

袁天罡神色无比的虔诚,望着三清神像,口中轻声的喃喃念叨着。

“道祖,弟子该何去何从?”

恍惚间。

他开始喃喃念叨着‘道经’,念着在青云山上领悟到的天地至理。

袁天罡想要从这无尽的天地至理中,寻找内心深处的答案。

随着种种玄妙的经文不自觉的念诵着。

面前的三清神像竟然开始出现重影,分成了六尊神像,后面又分化成为十二尊神像。

渐渐的。

整个房间中,都弥漫着三清神像。

袁天罡只以为是自己喝醉了,所以看东西变成了重影。

直到一声好似缥缈的微弱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太初...太初...

轰隆

袁天罡身躯颤抖,一个激灵间便清醒了过来。

顿时。

漫天重影消散不见,在耳边环绕的‘太初’两个字,也没有了声息。

但是。

袁天罡心中的某一颗早早就被埋下的种子,却悄然间生根发芽。

这一刻。

他想到了车迟国的种种事情。

在车迟国,那里的百姓对于道门无比的崇敬。

在车迟国,那里的朝臣对于道门亦是非常的尊重。

甚至...朝堂上三位国师所说的话语,比之车迟国王还管用。

更重要的是。

在车迟国,袁天罡在百姓的身上,感受到了一股从未感受过的‘精气神’。

那是一种源于骨子里的自信。

心念于此。

袁天罡的眼神越发的坚定。

“淳风,随为兄前往车迟国,投奔太初道主吧!”

李淳风心中一惊。

不过当他对上袁天罡的神色之时,没有丝毫犹豫,便重重的点了点头。

(https:///b/69/69045/)

1秒记住猎文网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