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战前准备

再贾行制作火箭弹舱的这两天,德州那边撤退下来的乡兵和士绅百姓到了,乡绅一百多人,百姓一万余众,民团士兵三千。

这些人济南城还是安置得下的,那些小王府,即一些郡王府很多房子自崇祯十二年满清军队撤退后就一直没人居住,只是这些房屋早已破得不成样子,罗虎为了让德州百姓尽可能好的安顿下来,早就派人进行了修缮。

其实来济南的士绅和百姓还是绝对的少数,这些人在德州之战时表现出了坚强的抵抗意志,不但给守军做饭送水,还拿出钱财来犒赏军队,是一批真正的大明子民。这次来济南,他们是害怕满清到来之后找他们清算,人性总有善有恶,八旗来个“检举揭发”他们的命就不保了,所以宁可背景离乡,也不在德州任人宰割。

守卫德州的这些乡兵也不乏忠勇之人,当初大顺朝派往山东德州的地方官执行“追赃助饷”政策,对德州的官绅富户严刑拷打,手段非常毒辣。德州秀才谢毕等人忍无可忍,发动百姓诱杀了酷吏,拥立朱帅钦为盟主,号称“济王”,并训练民兵,发布檄文,誓要忠义勤王,中兴大明。

罗虎对这些德州的军民非常敬佩,只要是忠义之人都是他保护和以后依靠的对象,就是以后山东无法坚守,也要把他们都带走。

在罗虎的要求下,德王府很多房子也都空了出来,用以储存火药、器械和粮食,这些物资足够城内军民坚守两个月。

德王府是济南城的最后一道堡垒,哪怕外城破了,德王府也要坚持到底。

罗虎又视察了城外情况,那些靠近护城河的房屋都已经拆除,所有的桥也拆了,改为吊桥。

济南的城墙是十分坚固的,城墙周长六千多米,高十二米,宽十米,城上建有城楼十一座,敌台十三座,旗台五十五座,垛口三千多个。东、西、南三门各设有瓮城,内外二层门,门上均有二层城楼,四门官厅各二座,炮楼各四座。

西面的泺源门将是敌军的主要进攻方向,由卢常捷负责,由于赵兴护送坤兴公主去了南京,他手下的六百重甲兵归卢常捷暂时指挥。郝有义带一百火铳兵和五十名炮手坐镇西门,受卢常捷节制,他的其他火铳兵和炮也按情况分配给各门营管了。

西门再加上预备司的两千人,共计兵力三千七百五十人。

然后是南面的舜田门,由徐忠负责,辅以德州民团,兵力共计四千人。

东面的齐川门由李巡负责,辅以济南当地民团,合计兵力四千人。

北门汇波门是水门,城墙之外是排水区,到处都是河道和淤泥,根本不能展开大规模的战斗。城墙和大明湖相连,就算是能攻进来,也会马上面对水波荡漾的大明湖,所以它既不是进攻的重点,也不是防御重点。这里由陈雄负责,加上预备司,合计兵力三千人。

其他军队为重甲骑兵营和韩胄的夜不收队,加上战车司的五百辅兵,合计一千八百人,这些是机动部队,哪里顶不住了就往哪里填。

罗虎自信满满,整个济南城共有兵力一万六千多人,满清只要不是倾巢而出,要攻下济南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再加上白衣卫不断在城内外盘查,那些满清间谍也难以发挥作用。

罗虎料定,豪格不可能带上他掌管的两黄旗和正蓝旗的所有军队,他最多只能凑上两万人,而且其中一万还得辅以汉八旗的士兵。

要明确的是,现在把所有士兵拉出去和豪格野战是打不赢的,但是在守城中不断消耗对手,在对手其筋疲力尽时再出城一战,未必没有胜算,而且罗虎还有自己的杀手锏——火箭炮车。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一旦某一门被攻破怎么办。

罗虎盘算在这时可以进行巷战,用麻袋封堵街区,层层防御,步步撤退,直到退守德王府再战。

古代城墙一破想要巷战打退敌人是不可能的,因为一般攻击的一方的兵力至少是守城方的五到十倍。但罗虎的实力与对方很接近,利用封锁街区的形式,辅以手推炮车和燧发枪,敌人想快速扫荡也是不可能的。

另外罗虎在城墙之上建设了很多低矮的避炮棚,以木料为支架,辅以麻袋等重物,可以有效避免飞石的伤害。

为了适应环境,磨练队伍,士兵们走上城墙进行了三天的演练。各级军官进行了重点部署和要点说明。士兵对于守卫中城墙、角楼、堡楼,堡门之类的守城战术均已熟悉,各类守城的用具,皆已摆放于城墙头之上。

万事具备,罗虎开始视察他的大杀器——火箭炮车。

是日试验地点换成了泺源门门外,这里是满清的重点进攻区域,很可能也是火箭炮大展身手的地方。

观看试验的将领只有柳和尚,这时杜铭佑、贾行和十几个工匠带着一辆满载火箭弹的四轮马车出来,立定,打开马车上的木板,露出了黑乎乎的发射仓,上面有五十个整齐排列的火箭弹。

柳和尚看傻了,这东西着实怪异,不过一瞧就知道必然是很厉害的样子。

“准备。”杜铭佑让工匠准备试射。

“放。”一声令下,工匠开始一个个点燃导火线,火箭屁股上冒着白烟,挨个飞上天空。

“这也太壮观了。”柳和尚感叹道。

罗虎笑了笑,道:“这才只有一辆战车,要是二三十辆一起发射,你想想八旗兵会怎样。”

柳和尚已经脑补出了一个美妙的场景,冲锋的八旗兵一片哀嚎,到处是喷射的火焰,到处是横冲直撞的弹头,战场上一片火海。

“那可够他们喝一壶的了。”柳和尚笑道。

“所以,这时就是你我的表演时刻了。”

柳和尚一拍脑袋,原来这就是罗虎他大力扩充重甲骑兵的原因啊,原来他就没打算一直躲在城墙内被动挨打。

……

豪格这边,本来他的实力是很强的,他直接掌握的军队有正黄、镶黄和正蓝旗共六十多个牛录的兵力,手下有图尔格、索尼、图赖、鳌拜、谭泰等一批能征善战的部队,但是由于西部战事还比较胶着,他只调动了正黄旗,以及孔有德的汉军正红旗两旗兵力,加上一路投降的队伍,合计不过两万人,部将也只带了鳌拜和谭泰二人。

豪格是满清太宗皇帝皇太极的长子,他这一生战功卓著,天聪六年七月,封和硕贝勒,崇德元年封和硕肃亲王,同年掌管户部。

去年皇太极死后,他与多尔衮竞争皇位,由于各不相让,只能各退一步,立了豪格的弟弟福临为皇帝。在今年四月,因为言语侮辱多尔衮被削爵,之后跟随清军入关,清定都北京后,仍封肃亲王。

因为没当上皇帝,豪格对多尔衮耿耿于怀。虽然多尔衮这个小他三岁的叔叔也没当上皇帝,但至少他已经是大清的摄政王,掌握了绝对的权力,而自己现在是斗不过他的。豪格现在只能低头,只有在南下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战功才能获得更高的威望,继而积攒下资本,以图东山再起。

豪格面相冷峻,不怒自威,他宝座下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刚投降的汉将——当初在德州城逃跑的陈德。

陈德历史上参加了太原之战,他在那时投降了满清。在这个时空,虽然他父亲陈永福被多铎偷袭而死,但是国仇家恨早已被他抛掷脑后,面对满清的强大,他贪生怕死,剃发表忠,做了满人的走狗。

豪格还是很重视陈德提供的信息的,只是对他的人品很不感冒,一直没用正眼瞧他。

陈德跪在地上,也不敢抬头看多尔衮,只是低声把罗虎部的信息全都透露给豪格。

“此人善用奇兵,而且喜欢避实就虚,喜欢迂回作战,专挑对手的软肋进攻,他手下的帮手一起征战多年,彼此信任,感情很好,上阵能同生死共进退……”

“好了,这些本王都知道了。”豪格不耐烦地打断他,道:“他在火器使用上有什么过人之处,都给本王一一到来,据巴哈纳说,上次死于他火铳下的士兵不在少数。”

“火器,火器……”陈德想了很久,道:“这小子发明了一种燧石击发的火铳,威力较大,填装方便,是一种很厉害的玩意。”陈德道。

“哦,你可有那种火铳?”

“小人没有,当时他们只装备了火器部队,还没给我部配发。”

豪格失望透顶,对陈德道:“好了,你下去吧,记得,沿途多抓些壮丁,我的正黄旗勇士可精贵,不能让他们在明军第一轮打击下有丝毫损伤。”

“小人遵命。”陈德行完礼就灰溜溜地走出了豪格的大厅,这走狗也不好做啊,得时刻看主子的脸色。

陈德走后,豪格笃定巴哈纳是输在罗虎的精良火器上了,他这次进攻山东,准备制造更多的盾车,还要制作云梯,配上五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想必可以轻松碾压对方的守城部队,至于罗虎犀利的火枪嘛,他准备以火器对火器,他的正黄旗拥有鸟铳、鲁密铳、斑鸠脚铳等各种火绳达七百余支,这样的火器装备足以压制罗虎的火器兵了。

在豪格准备进攻山东的时候,远在山西战场,大顺军是节节败退。

首先是大同的陷落。守大同的是制将军张天琳和明降将姜瓖,姜瓖原本就是明朝的大同总兵官,顺军进军北京途中,驻守坚城的姜总兵不战而降,满怀希望等待李自成的封赏。

可李自成看不上这种不忠不义的小人,一进城竟命人把姜瓖绑了起来,拔出宝剑就要斩杀他。多亏制将军张天琳一把拉住,为姜瓖求情说:“杀了姜瓖,以后谁还敢投降?”

张天琳绰号“过天星”,是与李自成差不多时候起义的民军领袖,后来主动归附了李自成,资历深,威望高,很得李自成器重。他为姜瓖求情,李自成当然给他这个面子。

李自成命令姜瓖协助张天琳镇守大同,但经此一事,姜瓖对李自成怀恨在心。等李自成兵败山海关的消息传到大同,他便杀了张天琳,背叛了大顺。

随后晋西北的保德州也投降了,清军从保德州西渡黄河,突然袭击陕西省府谷县,与镇守陕北的一只虎李过激战半个月,占领府谷、葭州一带,兵锋已经到达陕西。

陕西是李自成的老窝,他现在的想法是尽量战略收缩,集中兵力,休整之后再与满清较量,所以包括山西,以及整个河南都是可以放弃的。

听说要放弃河南,第一个起来反对的是李岩,李岩本就是河南人,而且他认为:河南战略位置重要,守住河南就可以巩固关中,所以他向李自成要两万精兵,主动提出去河南发展。

原本的剧情是,李自成听到李岩要去河南,以为他要背叛自己,加上牛金星从中陷害,李自成便设计杀害了李岩。

但,这世界已经没有牛金星了,因为李自成从山海关回来后就没再回过北京,在北京的老牛一听李自成败了,便从北京慌慌张张地跑出来,不想最后被吴三桂的人逮住,直接给处死了。

能说上话的还有宋献策,宋献策平日与李岩交好,一番言语,反正都是什么李岩忠心可鉴之类的说过去,李自成还真就把李岩给外放了,不过两万兵马是不可能给他的,李岩最后只带走了三千兵马,与妻子红娘子一起离开了大顺。

来到河南后,李岩当然不会蠢到真的用这三千兵力平定整个河南地区。他早已对大顺的愚昧失望头顶,知道这些人只善于打仗,不善于治国,终究成不了大业。

由于罗虎弃顺归明并且做了大明山东总督的事已经被西来的贺世崇传开,李岩决定,趁河南还是三不管的时候,率兵投奔罗虎。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