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徐行

贾逵出这趟远门,跟我当年比,心情可是大不相同。

这书生怕马,更不敢上马,我只好送了他一头耕牛代步。书生骑了这头老牛,缓缓离开城门。

他终于有条好裤子了,身上穿的也是扛风耐冷的羊袄。牛背挂着褡裢,里面装满了馍馍;我为他写的荐书,被叠了三五层,小心翼翼揣在他怀里。

走前,贾逵求我,让我把举荐信原封不动抄上四遍。我问为啥,他说怕丢。

也是我好脾气,惜才。

怀里一封书信,左右鞋里藏着两封书信,兜裆裤里还有一封。

我真想路上冒出来个壮士劫了这孙子,再把他怀里那封举荐信撕个粉碎。我很好奇,如果曹孟德展开他鞋里或者裆中的信纸,看到我情真意切忧国忧民的话语,会不会感动到熏出眼泪。

我、郝昭、牛盖、成廉,我们哥四个在城门口为贾逵送行。

贾逵骑着牛,珍重地向我们拱拱手,策牛扬鞭,奔前程去也。

贾逵回首,一如我当年回首。

牧马河缓缓在城边流淌,风和日丽。贾逵心想,此一去,再回乡,定当建功立业;由来不禁豪情万丈,得意洋洋。

送客有送客的礼数,我们得等贾逵走远了再回城。

遗憾的是,贾逵的牛太慢了,并且贾逵比牛更加磨叽。

“大人,众兄弟!且多珍重,后会有期!”贾逵倒骑牛背,对我们拱手。

“珍重!珍重!”我们连忙客气。

等了一炷香,贾逵走了没有一百米。

“兄弟们,珍重啊!等我回来!”贾逵再拱手。

“珍重!珍重!”

又一注香,贾逵走了可有二百米,还在视线范围之内。

“大人!感谢啊!兄弟们,珍重啊!”贾逵再三拱手。

“珍……珍重!”我回礼,身边的哥仨已经盘腿坐在地下了,面有怒色。

送一个磨叽的人出门,实在残忍。说话间,贾逵的牛已经停蹄不动了,低头啃开了路边的青草。

“大人!各位兄弟……”贾逵又又又又拱手。

“滚!”

城门下,四人异口同声。

郝昭跑过去,一脚踢在牛屁股上。老牛飞奔,贾逵险些掉下牛背,终于走远。

惊魂甫定的贾逵,被惊牛驮着,一路钻进了城外的勾注山里。伸手摸摸怀中,书信没有颠簸出来,贾逵长出口气。

定了定神,牛蹄子刚刚放缓。忽然一声鼓响,山林间涌出百余名步卒,簇拥着一个少年出来。

那少年头裹黄巾,赤裸上身,肌肉虬结。手持一杆长柄大横刀,胯下鲜卑胡马,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惊的贾逵说不出话来,早被步卒拽下牛背,粽子一般捆吧捆吧抬走。

“英雄,我……我是到洛阳的游商……”

少年微笑道,“管你是官是商。并州大饥,你褡裢里能有两袋子馍馍,反正不是穷人。人皆饿,你独饱,粮食是正道得来的?你这种人,先杀后问,没有一个冤假错案!”

少年的稚脸上收了笑容,大呼道,“左右!给我抬下去砍了,把那牛收拾干净,今晚吃肉!”

直唬的贾逵面如土色,瘫倒在地上。贾逵道,“壮士!我冤枉!我写封信,让雁门的家人来赎我可好?”

少年又笑,“你家能拿出来多少粮食?好啊,写吧,先写上两千石粮食,晚上送不来,你得死。”

“两千少了,我想写两万石。”

少年大怒,“我在勾注山剪径,原有四不杀:僧道不杀,妇孺不杀,贫民不杀,读书人不杀。弟兄们劫你两袋馍馍,拿你逗逗闷子,没想动你。你敢耍我!”

贾逵闻言,心先定了一半。缓缓道,“并非耍笑壮士,你有所不知。城里起了变故,太守被下属刺死了,雁门现在正是无主之郡。壮士你带兵进城,粮食、女人,要多少有多少,还在乎区区两袋馍馍?”

少年不言不语,心里只是琢磨。

“郡里几个职务卑贱的小吏,都是我的兄弟。我写封信过去,让他们今晚打开城门,壮士你领兵杀进城去,手拿把攥啊!”

那孩子毕竟十七八岁,被贾逵一番忽悠下来,早已经云山雾里。

接到信时,已经快薄暮了。我心里好笑,贾逵这孙子还真遇到强人了。可怜曹孟德,贾逵到了京城,把鞋里或者裆里的荐书呈上去,孟德哥想不哭都不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