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发生瘟疫

胡太医走上前:“在下乃当今太医院的副院长,沈姑娘是在下的亲传弟子。我从她七岁的时候开始教导她,她的医术大家尽可放心。”

众人了然,原来这一切都是有人刻意误导的啊。

人家姑娘不仅师承高,医术也很好,她师父可是当今太医。

药店的老板被将士们抓着扔到了地上,宋宸宇走出来,举手投足间很是威严:“在下乃武安候府的三老爷,宋宸宇,我可以证明,沈姑娘是清白的姑娘家。”

他看向沈明贞:“今日闹腾了一天了,我送你回家吧。”

“不敢劳烦将军。”

宋宸宇笑了笑:“那我派亲卫军送你,今日闹了这么大的动静,免不了有人会将这件事添油加醋。有亲卫队的护送,不会传出来不好的流言蜚语。”

怕沈明贞不答应,他特意加了句:“我们府里的老太太也很挂念你的安全,你若是不答应,他会怪我不照顾姑娘家。”

沈明贞应了,带着宋宸宇的八个亲卫队扬长而去。

宋宸宇看着眼前聘聘婷婷的女子,心里叹了口气。

终究,还是让她受委屈了。

他今日本在宫城当值,听到沈明贞的消息,忙和其他人换班,却终究还是来迟了一步。他心爱的姑娘,差一点儿,就要被这些人逼得走投无路。

天气暗沉,宋宸宇思索着朝堂政局,心想,若是朝堂上的这场风波能早早的了了,他便向圣上请命,求取沈明贞。

他现在还不能娶她。

朝廷政局波诡云谲,他不能把她陷入这样的漩涡中。

宋宸宇看着余下的亲兵:“将这些闹事的抓起来,一律关三天。

严重滋事者,去给刑部打个招呼,关上个一年半载的再放出来。“

至于宋太太——

他看了宋老太太一眼:“您觉得怎么处置宋太太?”

送老太太叹了口气。

这件事于情于理都是宋家做的不对。按理说,把宋太太送去官府也是应当的,但宋太太毕竟是宋家人,她不想因为宋太太一个人的事情让宋家蒙羞。

宋老太太忧心忡忡:“明日去把沈姑娘请过来,怎么处置宋太太,由她说了算吧。”

宋宸宇为媳妇说了话:“沈姑娘毕竟是未出阁的姑娘,脸皮薄,又碍于您的情面,大概不会说什么重话。

但此事到底是我们错了。

依我看,将宋太太打上二十个板子,关到宋家的梧桐苑里罢了。“

二十个板子?

能要了人半条命的东西啊。

宋老太太想说罪不至死,但想到沈明贞今日的遭遇,心狠了下来:“打!回去就打!看她还敢不敢干这些丧尽天良的事情。”

沈明贞的遭遇在第二天穿到了京城的各个角落。

众人说,药店里有一位沈家大小姐,师承名医,每日好心好意的为贫困人家看病不说,医术还很是出众。

奈何药店老板不知道受了谁的蛊惑,设了个计谋,想要将沈家小姐陷害到大牢里面。幸亏有宋将军英雄救美。

正在津津乐道地听故事的众人:哈?

宋将军?

那个少年成名难得一见的美男子?

宋将军怎么会赶来就沈小姐,两个人按理来说完全不认识。

难道说,宋将军喜欢这位沈小姐,才特意赶来?

众人啧啧了两声。

觉得这位沈小姐真是天大的好运气。

便是没有被宋将军看上,能和这样的少年说上几句话,也是一种荣幸啊。

多少女子期盼着的场面,被沈明贞遇上了。

这位沈家小姐真是走了狗屎运。

正在听故事的沈明贞,一口茶吐了出来。

“她们真是这样说我的?”

“那是当然,小姐不知道,您有多遭人嫉妒。”

沈明贞点头。

那位宋将军的确长的很不错,眉清目秀的。

虽然这辈子不会再嫁入宋家。

沈明贞坐在椅子上,懒羊羊地晒太阳,没一会儿,听见孙太太急匆匆赶过来的身影:“你听说边城的事情了吗?”

“什么事?”

宋太太很是焦急,眉头都皱在了一起:“今早你父亲下了朝,连家都没回,匆匆的去边城去了。

听说,那边发了大水死了很多人,尸骨堆积如山。

县令想要一把火烧了尸体,那些尸体的家人们不干,冲进来县衙,当场把县令打了个半死。

县令无法,只能命她们家人将这些尸体拖回各自家里安置。

哪知道,还没开始处理尸体,烈日便出来了。

高温下,即使有一部分尸体已经被各自的家人领了回去,仍然有大批量的尸体堆积如山,时间一长,便发生了瘟疫。

你父亲去边城视察了。“

孙太太喝了一口查,将边城的情况给沈明贞仔仔细细的说了。

最初瘟疫只在边城的几个小村子里。但不过才过来五天,瘟疫便席卷了整个边城。

听说,那边一半的人都感染了。

县令把身体健康的人挪到了城里的另一边,谁知道,这些人吃了边城的水,身体也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症状。

眼下朝廷在决定,是让边城自生自灭,还是派出大夫前去救人。

沈大人,正是去考察当地情况了。

如果感染者甚多,朝廷恐怕会封锁边城,往里面投入大量的火炮火油,将里面的病人活活烧死。

沈明贞感叹:希望边城无恙吧。

大概是朝堂放出了风声的缘故,京城的各大药店开始疯狂收集治疗瘟疫的药材和制药师。

沈明贞也买了一些药,一部分装进荷包,一部分做成了丸子,给沈家的人都分了一些下去,叮嘱她们最近少出门。

边城离京城很近。

若是连京城这边也有感染者出现……

沈明贞不敢想。

为了以防外一,只能让丫鬟小厮去买了几十斤几十斤的药物,她坐在院子里,教下人怎么熬药:“水开之后,将蓝鲫子,沙塘鳢,温温草……这几样放入水中,等上半个时辰,加入撅子药面,将药水熬成糊糊。

等到锅里的水快干了,便可以将药搓成丸子了。“

众人点头,经过一下午的努力,制出了六七百个药丸子。

沈明贞叫人快马送了一包给沈老爷。

见药丸子多出来很多个,便做主让下人们多做一些,给离边城比较近的百姓们分发了下去。

接连两日,都是沈家下人做药丸子,沈明贞在棚子里给京城众人发药丸。

第九日,朱姨娘也来了,和她一起分发丸子。

有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的老爷子走过来排队领取药丸子。沈明贞给他分发了三个下去,老爷子仍不满足:“给我几十个吧,我家里还有一些孩子和妇人,都等着靠你的药活命呢。”

沈明贞:?

她的药只有预防功效,并没有救治的功能啊。

难道说,京城中已经有了感染者?

她快速给师父去信,叫丫鬟和自己一同围了面纱,偷偷跟着老者去了他住的地方,守在街边。

胡太医很快来了。

他的身后还跟着十几个太医院的太医们。太医有条不紊,先是统一戴上了手套和面纱,再让临时从县衙调过来的士兵将老者住的屋子围了一圈儿。

“注意保护好自己,不要接触里面的人,更不要让他们碰到你们。”胡太医嘱咐。

众人答应了,他吩咐沈明贞后退五米,带着两个太医和两个士兵走了进去。

过了一会儿,胡太医面色沉沉的出来了。

他在水盆里洗干净了手,将脸上的面巾和外穿的袍子一并脱下,与其它太医的衣服放在一起,让士兵一把火烧了。

胡太医冲沈明贞点了点头:“这几个人是偷偷从边城,翻山越岭逃出来的。

据他说,边城还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

他们不想等死,纷纷冲过各种关卡逃了出来。

这些人是痛快了,但是京城……

京城却遭殃了。

瘟疫感染了会很严重,属于接连式的,一个接一个。

看来,要在京城建立一座专门关押瘟疫感染者的监狱了。

这样的人怕是不会少。

不仅要建立这样的监狱,还要安排士兵和太医挨家挨户的搜查。

胡太医朝太医们拱手:“诸位,此事干系甚大,光靠你我几十个人,没有办法处理这么多病人。

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今日起,每人招募二十个大夫,来负责为京城保驾护航。“

沈明贞举手:“师父,我帮您吧。”

胡太医将沈明贞推倒了一边:“现在的情况很不好,你一个女子,做这些事情不太合适。你若是有心的话,继续领着身价的人做一些防止瘟疫的药丸子吧。

以后你也不用再去辛苦的发放,我会安排专人去沈家查收。“

沈明贞便认真做了起来。

不只是朱姨娘,连沈老太太也做到了院子里,和她们一起煮药熬药。

沈明贞忙的一塌糊涂。

每日子时才睡,鸡鸣的时候便起了。

早把宋家的事情忘掉了脑后,还好宋老太太消息灵通,知道沈明贞在为瘟疫发愁,立刻将宋家的四十个家丁也送到了沈府,充当一些苦力。

有了这四十个人的帮忙,效率提高了很多。

制好的丸子的剂量从原来的每日五六百个成了一千多个。

可惜,沈明贞还没来得及高兴,便发现,没药了。

京城各大药铺里的药已经被采购一空,沈明贞守着家里仅剩的草药,去向胡太医请示。

胡太医正忙着商讨解决方案。

他睡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胡子拉碴地躺在地上休息,听了沈明贞的话,胡太医的眉头皱在了一起:“我们太医院这边也买不到药了,不要着急,圣上已经发了命令,命全国各地的药都加急送到京城。等上几天,就会有药都。只是——”

胡太医带沈明贞来到山上。

这里搭建了很多临时的砖瓦房,一排排的建立在山坡上。胡太医指着房子:“这些都是临时建的,每个房子里能装五百个人。但仍是不够用。我听宫里的陈公公说,边城那边的情况不太好,圣上已经给你父亲下了命令,要他炸城。”

沈明贞嗯了一声。

边城几十万人全部感染,父亲还不知道能否安好。

眼下只有这样的办法。

朝廷的兵力和财力有限,没办法同时医治这么多人。

又有不少人要枉死了。

那可是整整几十万人啊。

沈明贞觉得心痛,却又无可奈何,当下,只能弃车保帅,保住京城,才是最主要的。

沈明贞看着胡太医:”师父不要太劳累的,有什么问题,可以交给徒儿来帮忙。“

胡太医没说话,沈明贞转头,才发现胡太医睡在山坡上,就这样睡了过去。

沈明贞将自己的披风给胡太医盖上。

走到了胡太医的棚子里,听几位太医说话。

姓周的太医资历最年长,以前处理过一部分这样的事情:“眼下只有江江子这种药能医治现下的病情。但这种药很难采,数量也有限……

另一位医官答话:“大人你别考虑江江子这种药材了,眼下感染者甚多,我们只能用最普通的治疗瘟疫的办法……”

现在这种情况,去哪里找那么多江江子出来。

沈明贞了然。

这些太医医术高超,她们说的治疗瘟疫的方法,沈明贞以前听师父说过。

但这种药配置起来很难,现在大部分的大夫都去了京城的各个角落,帮助太医们一一排查。

已经没有多少太医能用了。

这些人现在是一个当两个用,恨不得把自己当成一条牛来使。

沈明贞知道他们有多累。

她开口了:“不如,将京城里会医术的女大夫们也叫过来。她们便是再不济,也懂一些医术,简单的配药和制药总还是会的。

这个时候,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份力量。“

太医们点了点头。

很快,便征用了五百名女大夫。

沈明贞因为地位高,城了这些女大夫的头。

她分配任务很简短:“诸位放心,大家都是女眷,朝廷考虑到女眷们身份不便的缘故,不会让大家接触病人。

眼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大人们熬汤制药。

现在我来分配任务。从一到第五十个人,来负责药材都运输与保存。从第五十个人到第一百五十个人,负责将制成丸子。剩下的一百多个人,负责熬制汤药,给太医们送药。“

汤药虽然麻烦了一些,但好歹药效比较快。

沈明贞在太医们身边看了三天,亲眼见到,以为症状很轻的患者,喝了两天汤药,吃了几天的药丸子之后,已经好了。

沈明贞大为惊奇。

胡太医看着她笑:“处理瘟疫的药材,从前朝便有了。只是瘟疫不常有,方子便也不常拿出来用。如今看来,使用这个药还是有效的。你不知道,他刚来的前几天,有多痛苦。现在已经活蹦乱跳的了。”

沈明贞给胡太医倒了一杯凉水:“师父别太劳累了,眼下已经有解决方法了。”

胡太医笑了笑,拍了拍沈明贞的肩膀:“如果你知道病人有多多,就知道我的压力有多大了。现在不是劳累与否的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