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为国家发奋图强

陆瑶她们人少,弄的更快,早就在一边等着李树兰他们了。

徐梦合她们是渭州本地的,所以给的优待也多一些,听她说一口人六升黄面呢。

也有一些人想继续南下,都收拾收拾东西,开始赶路了。

“娘,咱们沿着这条路,最近的有个平县,大概两天就能到,到时候咱们可以去买点东西,粮食价格不会便宜。”

“嗯。”

“还有,渭州和瑞州交接地带,有士兵等着,只要咱们到了就会给咱们安排,只不过其中隐晦也不少,需要一笔银子打点。”

这道理她懂,若是人家给你分配到麻烦事多,一点天天净给你糟心的地方,又或者说特别偏远,去个镇去个县还要走一天两天的,可就不好了。

他们也想过好日子。

“这你放心,我会和瑶娘他们说的,还问了啥?有了解些梁渊朝目前各地的情况吗?”

“洛州府朝廷已经派去赈灾的银子药草太医,其他受洪水灾害的,也有赈灾银子,娘你可知道这赈灾银子怎么得来的吗?圣上下旨在京都北门建造了一个功德碑,凡是捐献银子粮食药材的,都可以刻在上面,并且整治贪污之人,抄家得来东西……”

李树兰听的很认真,没想到当今圣上还有这种魄力,不过也是能成为一代帝王的,还是从众多皇子杀出重围的,岂会是庸俗之辈?剩下的都是些杂七杂八的事儿,瑞州哪个地方安全些,哪个地方繁华些,他们一路上会遇见的城镇啥的。

差不多了,李树兰就让他去帮忙了。

她看向一边的陆希海,他听的很认真,面上看不出来他的想法:“你有什么看法吗?大海。”

陆希海脸上有些纠结,欲言又止道:“娘,若是不给银子,此人是不是不会和三哥说那么多话?”

“这你想必已经知道结果了吧。”

“可是那人本就是为边听做事儿,怎么还有私收银子呢?不怕上面的官员处置他吗?”

“你怎么会知道他是官府的人呢?怎么朝廷给人家银子了呢?他穿官府的衣裳了吗?”

陆希海摇摇头,那人一身平民装扮,看着也不像是官府的人,官府的人都是穿着统一衣服的。

“这不就对了,官府不给人家俸禄,还要人家口舌一天,人家会办事,但是不会实心办事,咱们给人家银子得到想知道的消息,这只不过是以物易物各取所得罢了,人家毕竟也要养家养孩子。

但是大海你要知道,若是以后你当官,切记不能收取任何人的钱财来满足人家的需求,但是也要懂得换位思考,懂的最基层的人的辛苦,懂得百姓生活的不易,做一个为民谋幸福的好官。”

“娘,儿子必定牢记您的教诲,但是儿子还有些疑问。”

“有什么就说出来,娘也只不过是一介妇人,说的话肯定不如那些先生大家,你听听就成。”

“娘,你说这圣上处罚了这么多京都贪官污吏,为何这地方的确没有整治呢?”

“儿子啊,你说我朝现在困境有多少?”

“北疆蛮狄入侵,洛州府瘟疫肆虐,土匪犹如草般春风吹又生,东边海匪昌盛,渭州府邢州府洪水灾害,其他各国虎视眈眈,可以说是内忧外患。”陆希海认真的分析着,这还是上学堂时候,听其他学长说的。

李树兰看着陆希海,道:“内忧外患内忧外患,圣上登基不过三月,就已经处置不少官员了,有官员下马,就要有官员补上,若是处置太多,补不上的话,这还怎么运行?不是不处理,是时候未到啊,做事儿都要循循渐进,逼得太紧会狗急跳墙。”完整内容

“还有啊儿子,国家越是在危难关头,你等少年之辈就更要发奋图强,为国家复兴而奋斗。这也是你的机遇,定要好好读书,不说让你大放异彩了,只希望你做个有识之士,等咱们安稳下来啊,你要做的事儿可就多了……”

陆希海听着母亲的关怀之词,还有母亲说的道理,他觉得受益匪浅,母亲的看法他觉得比一些读书人还要高些,听的极为认真,还有什么迷茫的也都一一提了出来。

母子俩相谈甚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