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想结交认识

看一出戏?

曹操和潘肃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疑惑之色。

一旁的孟俞则是一怔,眼眸中闪过一丝厉色。

孟俞虽然能力不强,但并不代表他傻,能在绝境之中想出左右逢源的生存之法,必然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不然也不可能一步步坐到绣衣御史的位置上。

虽然绣衣使大不如前,更是连太平内卫都不如,但绣衣使毕竟延续了三百余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底蕴还是有的,

他之所以来这荡阴城,明面上是出于绣衣御史的职责,看一看冀州军到底是个什么模样,以他的身份,必然有资格拜会张冀州,趁机打探一下冀州军进驻河内郡的虚实,是否会对洛阳产生威胁。

当然,

私底下,孟俞也是想来瞅一瞅,十常侍这边和何进一党对张冀州的一个真实态度。

有时候听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实际看一看,才知道两方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而毕岚口中所说的看戏,根据绣衣使密探传来的消息,的确有人打算借着张冀州入城时,行刺杀之事。

至于是谁人想让张冀州死,绣衣使没有兴趣知道,因为想让他死的人太多了,但谁会真的动手,绣衣使已经着手去查了。

只不过最后的真相指向哪一方已经不重要了,反正孟俞也不会上报,能利用则利用,不能利用也无所谓,只当是一场意外罢了。

毕竟只有张冀州死了,青州才会重新回到朝廷的掌控之中,至于冀州,必然大乱,而那时,朝廷才有机会将冀州拿回来,绣衣使的势力才会重新覆盖冀、青两州。

无论怎样,对他孟俞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毕岚是如何看出端倪的,既然毕岚能察觉,恐怕太平内卫潜伏在荡阴城内的密谍和游枭也能察觉出来。

孟俞心里一沉,看来此次,绣衣使不能袖手旁观了……

曹操见孟俞和毕岚都沉默了下来,不由开口问道:“两位大人觉着,待冀州军进驻河内郡之后,何时才能出兵凉州平叛呢?”

毕岚看了曹操一眼,抿嘴一笑,摇头道:“曹都尉可是问错人了,杂家可不懂打仗啊。”

朝廷以巩固司隶防线和出兵凉州平叛为名,召冀州军入司隶,天下人皆知,曹操也是想以此为由试探一下

他想知道,待冀州军进入司隶之后,十常侍这边和何进一党下一步该怎么做。

毕岚虽然看重曹操的才华,但是在曹操还未真的依附他们之前,他是不会向曹操透露半点实情的,而一旁的孟俞更是看都没有看曹操一眼。

潘肃起身,给大家斟茶,然后又聊起了他听说来的凉州战事,将沉闷的话题给拉了回去。

只是聊着聊着,街面上过去了一队郡兵,看人数,还不少。

这话题,难免又被拽了回来。

毕岚看着街面上的郡兵,开口道:“看来冯珲倒是不傻。”

孟俞冷笑道:“能做到一郡太守的人,又能傻到哪里去。”

说着,孟俞瞥了一眼毕岚,试问道:“河内郡太守冯珲,不是你们的人吗?”

“什么你们我们的人,咱们都是陛下的人!”

孟俞冷哼一声道:“也是不知道毕常侍口中的戏,还看不看得成。”

毕岚笑道:“这戏能不能看成,不是杂家说了算的,而是张冀州愿不愿意配合来演。”

孟俞面色一沉,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淡淡道:“这茶太苦了,老夫喝不惯,就先走一步了。”

说完,孟俞转身离去了。

此时包厢里,就只剩下毕岚、曹操和潘肃三人。

曹操朝毕岚拱了拱手,问道:“毕常侍觉着,那位张冀州,到底是个怎样的人?”www.

毕岚看了曹操一眼,心道,这曹孟德竟对张冀州如此好奇,不过想来也是,毕竟曹孟德也是行伍之人,之前又与黄巾军打过仗,之前跟随的皇甫嵩就死在张冀州的手里,所以难免对张冀州比较好奇。

毕岚笑笑,淡淡道:“一个奸猾的真小人。”

曹操问道:

“听说,张冀州年纪轻轻却能运筹帷幄,知兵事,擅谋略,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毕岚眉头一挑;

他的确与张昊有过几面之缘,从在隆虑道口见道张昊第一眼,到后来朝夕相处了一段时间,又在洛阳城内有过几次交集。

说实在的,

张昊虽有过人之处,但他很难将“张昊”和“运筹帷幄、知兵事、擅谋略”联系到一起。

毕竟很多计策都出自沮授和田丰,仗也都是下面的将领去打的,甚至青州有一半的地盘都是张尘替他打下来的。

“不过知人善任罢了,事情都是别人做的,他只喜欢待在屋里喝茶汤。”毕岚淡淡道。

至于为何冀州军骁勇善战,毕岚也是不理解,就说在接受招安之前,张昊打的那几场仗,

靠的都是将士用命,否则,也实现不了沮授和田丰的计策,

而招安之后的那几场在青州的仗,跟冀州军有什么关系,压根儿就是人家黄巾军去打的。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却坐拥两州之地,说起来,还真是有些不敢相信。

曹操又问道:“听说张冀州和袁御史相交莫逆,感情深厚,以兄弟相称?”

毕岚开口道:“不,他们之间不过是逢场作戏,表面上称兄道弟,暗地里恐怕恨不得对方早点死了的好。”

“…………”曹操、潘肃。

这一点,毕岚很有发言权,

因为,

袁绍和张昊的第一次见面,毕岚当时就在场。

他亲眼见识过张昊在和袁绍相谈甚欢背后,那恶心至极的表情,

再加上袁绍在洛阳遇刺,遇刺的时候,刚好是张昊离开洛阳后的几天里。

虽说他没有证据来证明张昊就是幕后的指使者,但仔细一想,也不难推测出来,毕竟袁绍是何进一党的人,袁氏四世三公,更是天下士族之领袖。

当今天下,能一下出动三十余名训练有素的死士,排除掉何进一党所代表的的军方,和士族豪强,也就只剩下十常侍这边和各州刺史了。

首先,十常侍这边并没有动手,而各州刺史大多与袁氏有旧,就算没有交集的,也不会去做行刺之事,袁绍死了对他们并没有好处。

所以推测下来,也就只剩下张昊了。

毕竟当时朝廷已经有意让袁绍出兵青州围剿青州的黄巾军了,张昊为了不让袁绍带兵去青州,行刺杀之事倒也说得过去。

何况后来,袁绍斩杀了黄巾将领管亥,张昊向其讨要尸首,袁绍并没有给。

所以这梁子,没那么容易解开。

曹操哈哈一笑,不由感慨道:

“如此说来,这张昊还真是性情中人,若有机会,我还真想结交认识一下那位张使君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