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就不能回一封给我吗

想到之前的种种,太子妃心里就憋屈。

叔叔婶婶,对九妹妹,那真是捧在手心疼着的。在她刚满十岁的时候,他们夫妻二人,天天打听各家的男孩子,就是为了替九妹妹选一个好夫婿。

可谁知道,九妹妹一个都没看上!

拖了几年,他们才知道,原来,九妹妹早就心有所属,非君不嫁了!

可是,永宁侯是谁?

那是大燕最难啃的硬骨头,倔!

他不想做的事情,谁也不能强迫他。

九妹妹就这么等着

一等,就等了这么多年。

眼看着她都十七了,婚事还没有着落,可把叔叔婶婶急坏了。

好不容易,今年永宁侯回京了,他们一心只想成全女儿的这份痴心。

没想到,永宁侯竟然是油盐不进!

“她对侯爷的这片真心真意,就是石头都要感动落泪了。妾就不明白了,怎么侯爷就娶不得她吗?”

自从长春宫九妹妹落水的事情后,太子妃早也劝、晚也劝,就盼着九妹妹能对这个铁石心肠的男人死心。

哎,郑秀媛对阿治,那是没得说的。

太子也是知情人,作为一个旁观者,他觉得,阿治娶郑九,没什么不好的。

可他偏偏就不喜欢!

太子妃越想越伤心,她想起九妹妹红着眼睛说:“今生,除了永宁侯,我谁都不嫁!”

她这心里,就不得劲。

“九妹妹是个死心眼,她救了我们这么多次,我们帮帮她,好不好?殿下,若是她配不上侯爷,妾多一句都不敢提。可是,九妹妹天仙一样的人儿,和侯爷算得上天作之合了。”

“殿下,侯爷一向听你的话,你能不能劝一劝他?”

太子苦笑,听他的话?

阿治那臭脾气,父皇的话都不听,他哪里说得动!

就像这次,他丢下一句,要去宁州看一看,人就没影了。

明明知道,宁州那边已经有人去查案了。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他去凑什么热闹?

他不同意,父皇也不同意,可他人呢?

还不是直奔宁州而去了?

对上太子妃暗藏希冀的眼光,他又不能一口拒绝。

哎,左右为难。

太子妃还在孕中,这几日也受了惊吓。

罢了,郑九配阿治,也不错。

“等阿治游历回来,我会劝一劝他的。”

一晃就快过年了。

崔承东连人影都不见。

他上过两道密折。

没人知道他写了什么,反正皇上不催他回京过年了。

崔承东给覃练捎了一封信,说是在外游历,不回京过年了。

这可把覃练气坏了!

可是,想骂人,总要找得到他人在哪里!

他还给陈令月送了信。

“宁州的雪,还是那么大。昨夜,我吃了一碟烤板栗。记得你说过,你也爱吃,我让人捎一麻袋给你。宁州的板栗又大又香,好吃。……”

“林神医在宁州也不清闲,天天出去采药。不过,你放心,他并没有落下对我的治疗。陈四,再扎两次针,我就好了,你不要担心了。……”

“我从来没有注意过,宁州有这种花。这花如桃花一样粉嫩,却能熬得住宁州最凌冽的北风,不知道怎么,我看到花,就想到了你。”

随着这一叠厚厚的信件送回来的,还有那一盆不知名的盆栽。

难得的是,枝头上居然有几朵花苞。

陈令月噙着笑意,低头嗅了几下,虽然没有开花,却有隐隐的香气溢出。

她接着看信。

“花送给你,你好好养着。这花,就唤作‘皎月’吧,如何?”

“陈四,你收了那么多的信,就不能回一封给我吗?”

陈令月又看了一遍,才把信折起来,放进盒子里。

不知不觉,这个盒子,已经满了一半了。

永宁侯自从去了宁州,送过三次东西回京。

每一次,都捎了不少东西回来给她。

人参,宝石,皮货、肉干,林林总总,什么都有。

陈令月并不想要。

可暗卫认死理,不要就背着包袱在墙边蹲着。

天寒地冻的,她能怎么办?

宁馨院的库房,原本还空着一半的,现在塞得满满当当的,都要装不下了。

跟着东西一起回来的,还有他的信。

不是一封信,每次,都有好几封。

陈令月哭笑不得。

她从来不知道,他有那么多话要说。

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些信,抚慰了她的心。

他在信里,没有说多少情话。可是,字里行间,却处处透露着对她的思念。

她觉得,读完信之后,她和他,靠近了许多。

那夜,他的怀疑,曾经让她陷入重重矛盾之中。

郑秀媛的事情,更是让她裹足不前了。

这些信,莫名地,给了她勇气。

陈令月轻轻抚摸了“皎月”的绿叶。叶子的脉络在她手中滑过,她心里一片宁静。

她本身有秘密,为什么要责怪他怀疑她呢?

不管如何,他还是选择相信了她的话。

这就够了。

她的心里,仿佛拨云见日,瞬间明亮了。

欠了人家那么多封回信,该动笔了。

“天气冷,整个人都懒怠了。手握毛笔的时候,冷飕飕的,我就偷懒了。眼看就要过年了,你回来吗?……”

“冬日梅花绽放,闲来无事,我和几个丫鬟一起,做了梅花糕。虽然我动手不多,但也出了力,给你捎一些过去,当做回礼了。……”

“我很喜欢这盆‘皎月’,等我寻了人,问一问,该怎么养着它。来日,有机会和你一起赏花,可好?”

“下次不要再送东西给我了,我这宁馨院小小地方,塞不下那么多,你这是给我出难题呢?日后还要搬过去的,多麻烦!”

崔承东他们一路快马出行,比孙建、严云京早到庆州几天。

庆州是汪童的驻地。

他是举报人,陈四又说他有问题,那么,汪童就要重点盯着。

李林甫那里,也要盯着。

他虽不相信李将军叛国,可凡事不能先入为主。

他分了几个人,去宁州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在他们来了之后,过了几天,孙建、严云京也到了庆州。

他们刚到,就马上联系了汪童。

汪童痛心疾首向两位钦差诉说发现李林甫通敌叛国的过程,孙建和严云京开始查阅证据。两位钦差兢兢业业,殚精竭虑。

经过一番查探之后,李林甫叛国,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孙建痛心疾首:“没想到,李将军竟然真的叛国了!”

严云京沉默不语。

孙建马上八百里加急,送了密折给皇上。

京城给他们的密折,也很快。

十二月中旬,皇上密令他们,押解李林甫入京。

严云京心事重重,和孙建、汪童一起,前往宁州。

他们要抓捕李林甫,将他押解入京候审。

崔承东躲在暗处,看着这一切发生,他没有现身。

因为,他找不到破绽,那便只能等。

只要是假的,那么在入京之前,一定会有变故。

汪童这里,绝对能有突破!

果然,在大家去到宁州之后,便发生了一件事情。

汪童终于露出马脚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