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赵普再相

潘美府中的详细情形自有王继恩的耳目传到赵光义耳中,三位宰相不阴不阳的态度令他感到些许不满,倒是赵普的高声赞颂又一次赢得了赵光义的圣心。

赵光义传旨叫王继恩宣赵普来见驾。垂拱殿上,赵光义微笑看向赵普,心里着实欢喜。他为这一老臣的无条件倒戈感到无比开怀,他回想到太祖朝他的处境和如今赵廷美一样,时时受到赵普等人的监视,令太祖对他既信任又忌惮。这种忌惮的感觉正是如今赵德芳经历的,赵德芳涵养良好诗书礼仪精通都对这种忌惮的感觉感到窒息难受,何况赵光义本就不想居于人下,那时的他常常抓耳挠腮、坐卧不宁,心情是一会儿好一会儿坏,就像时时被幽灵盯着,这种苦赵光义至今还记忆犹新。所以对赵普至今怀恨在心,但人总是会记的好东西,而淡忘坏的东西。

赵普在赵光义即位以来的种种表现堪称完美,时时考虑到赵光义的感受,时时把赵光义捧到天上。这样的臣子加上以往针对现在又倒戈的满足感难道不是上位者最喜欢的吗?

赵光义先是假意问候道:“赵卿,最近可安好?”

赵普装作诚惶诚恐地答道:“幸得官家惦念,老臣一切安好。”

赵光义接着问道:“赵卿迁为太子少保留京城奉朝请实是朕担心赵卿年事已老,身体上撑不住,所以给了个闲职,如今看赵卿精神奕奕,神清气朗,倒是感觉委屈了赵卿一般。”

赵普闻言,那还不是问弦歌知雅意,马上表态道:“官家明鉴,老臣虽然五十多岁,但五十者正当其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老臣依然盼望能给官家尽绵薄之力,效犬马之劳。”

赵光义满意地点点头,笑着道:“赵卿为国为君尽忠之心我看的真切,况且赵卿于太祖朝便高居宰相之职,为我大宋那是劳心劳力,不留私心。今我看宰相人选该换换了,薛居正慵懒,沈伦、卢多逊刚愎,这三人身居高位却不思尽心,换为赵卿来当宰相可能超过他们?”

这是赵光义的最后试探,明着说要赵普替换他们,可是又疑问道可能超过他们,意思是要赵普不能三心二意,必须一门心思为他效劳,要是也是三心二意,那换下他也是在弹指之间。

赵普哪有不懂的道理,忙不迭地应道:“官家放心,我若再相必比前朝还要努力,必然使我朝较之太祖朝还要繁盛,一仰赖官家之圣眷,二幸老臣尚有些许经验,故老臣对于超越他们三人确有信心。”

隔天,赵光义发旨罢黜薛居正、沈伦、卢多逊,薛居正、沈伦不再留用,致仕回家养老去吧。唯有卢多逊和太宗相睦,迁为兵部尚书。宰相为赵普和李昉。

薛居正不久病死在家中,这一庸庸碌碌之人毕竟当做宰相,赵光义下旨追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惠。可以说一生也是辉煌无比了。

沈伦此人其实清介醇谨,对于事情一般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倒不是他对太宗不满,而是一惯谨慎惯了,倒反而给人一种心机深沉的感觉。此时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遂心平气和地致仕而去。

倒是卢多逊开始对太宗不满了,一是对太宗任用赵普顶替自己感到不满,二是自己此时才四十六岁,身居宰执后贬为兵部尚书让世人怎么看?自己的脸面往哪儿搁?

于是,卢多逊开始悄悄活动起来,他盯向了赵廷美,赵廷美此时是半公开的储君人选,按照“金匮之盟”赵廷美此时正是担任储君之位的开封府尹,齐王。和当年赵光义的开封府尹、晋王一样,卢多逊想着既然赵光义是从这条路上上位的,那自己巴结赵廷美最后肯定也会重登相位的。他却不知赵光义不像其兄赵匡胤般仁厚,最后给了赵光义可乘之机。赵光义此时一直盯着赵廷美呢,就巴不得他出点什么事儿,好就此大做文章。

赵普为相以后,老怀宽慰,精神越发焕然一新。他重回权利中枢,往日里门可罗雀,如今府中门槛都被踏破了。来送礼请安的、来巴结求官的、来攀关系拉拢的,一时间赵普的宰相府成了宋朝最密集的朝臣聚集地。大部分太祖朝的旧臣都来相贺,太宗朝的底下官员们像六部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等都急着向新上司奉承邀宠。赵普一个个接待,开怀大笑,深情款款地不以高位者自居,毕竟尝过了人情冷暖,怎么也得留点心防范他人来使绊子、设圈套。

李昉为参知政事,也是宰相之一。他一边厢继续编纂着《太平预览》,一边开始处理政务,由于其老成持重、宽厚待人的品行赢得了朝野间的赞誉。大家对他不像对赵普的刻意讨好,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敬仰。李昉心里的目标也达成了,当初官家让其编纂类书的功劳如今变现了,成为了参知政事以后,官位到了顶峰,人生还有什么遗憾了呢?他于是更加勤勉努力,在编书和执政两方面都处处尽心,使得赵光义深感没有看错人。

望日朝会上,赵光义对着大臣们言道:“今科殿试也该开始了,我意此次殿试两位宰相赵普和李昉做监考官,前三甲可由我来定夺。还是要和以往一样,不可掉以轻心,使大宋栋梁之才遗漏。”

赵普和李昉率先出班应道:“遵旨!”

接着赵光义说道:“我大宋自开国以来,一直都三教并行,对于儒释道不曾偏颇,今接奏章道开化寺和普贤寺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但寺内凋敝不堪,年久失修,我意工部牵头选一员外郎督修此二寺,另外可在开化寺建一宝塔,名为大圣宝塔即可。在普贤寺筑一铜像,不可小气,不可让百姓对朝廷感到敷衍了事。”

工部尚书王永忙出班诺道:“谨遵圣意!”下了朝,王永来到衙门,忙部署此二事。侍郎张亮问道:“今上意督修此二寺,似乎对于佛家更加关心啊,如此似乎和太祖朝相悖,不知官家为何此等想的?”

王永忙神情一振,回道:“张大人有所不知了,当今官家和太祖稍有不同,太祖心思全在统一大业上,于这些宗教之事不甚关心,只在道教上略微重视些。今官家春秋鼎盛,富有四海,文治武功皆想超越前朝,又岂能裹足不前,墨守成规呢?”

张亮忙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那我等工部官员以后可派上大用场了,全国佛寺道场甚多,每年光修缮维护之费便不是一笔小数目,要是开工建塔盖寺更是一大开支。我工部终于不再是清水衙门了。”

王永道:“甚是,可是自你以下郎中、员外郎,皆不可捞油水、中饱私囊,些许不足我可不理会,但是出了大事,我以国法罚之不说,官家可是会龙庭震怒,掉脑袋都不是不可能的!”

王永此话说的明白不过,底下官员中饱私囊者定有之,身居尚书侍郎也会收到他们的贿赂,但是事情可不能闹大,闹大了到时谁也保不了谁?连他尚书也是官家一念之间就可罢免的。

时光如流水般前进着,这日,终于开始殿试了。

偌大的紫宸殿里,摆满了案桌,案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案桌下铺有一软席,圆圆的丝质制成,显得此次殿试的重视程度。赵光义高坐于龙椅之上,殿内四柱外坐满了大臣。为首的是赵普和李昉,六部尚书和侍郎也在其列,但是稍靠后些。

此时的殿试内容都为三道大题目,“一赋一诗一论”。

举子们天不亮就到了皇城外的左掖门外等候,然后有阁门使带到紫宸殿进行考试。举子们早早地起床,吃些饭食,拉空体内粪便,精神抖擞地便来考试。须知进入殿试者,大多能为官,宋朝对于进士待遇优渥,可即时为官,不须经吏部考试。

由于大宋刚刚平定了北汉,赵光义高兴劲一起,此次殿试赋的题目便由他所出。名为《六合为家赋》,举子们先是正襟危坐,然后沾沾墨在明亮的宣纸上郑重写下第一道题题目:六合为家赋。

时间在悄然无息中度过,举子们或是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或是提笔思索、仰视殿内大柱,只见一张张宣纸上立刻写满一篇篇文章,这些都是大宋朝未来的精英,此刻正在接受大宋官家对他们的第一次考验。

以往殿试规矩不同,稍早时太宗总以最早交卷者点为状元。最后使得举子们都重视速度而忽视内容,所以有次考试太宗故意点最后一名交卷者为状元。这是改速度为质量的一次改革。

后来,也有规矩,点燃一支蜡烛,蜡烛燃尽就要交卷,这算是一次公平的较量,速度快者可再审视一遍,速度慢者有了参照物,也好提高速度来应考。

此次殿试监考官赵普和李昉由于新任监考官,他们便商量着出一项新规,以示于和以往不同。

他们的规定是不论时间,即使到了夜晚也可。但官家可随时离开,最后点了前三甲必然是要交于官家察看的。

果然到了夜幕降临,交卷者也寥寥,毕竟有的是时间,多修改一分就多一分文采,只见大殿内六部官员们多有离去的。但监考官赵普和李昉则喝着碧螺春斜坐在公案上。他们目光在一名名举子身上扫过,没有发现任何作弊事件。

当然举子们不屑也不敢。不屑者是因为到了殿试环节,哪个人肚内没有几篇锦绣文章,不敢者则是到了天子跟前,煌煌天威之下,哪个敢作弊?

最终全部交卷了,大臣和举子们陆续走出大殿,此时赵光义早已在垂拱殿批阅奏章,对于考试情形也不去留意,马上结果就会报到他那。

赵普和李昉都是诗书大家,对于诗词歌赋策论都内行无比。所以经他们法眼一看,质量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此次殿试涌现的最杰出的三个人分别是李沆、寇准、王旦。但是他们俩没有权利决定谁是排名第一、第二、第三。这个权力是在赵光义手上。

到了戌时,他俩将所有文章带到了垂拱殿面圣。

赵光义看着他俩问道:“今科考试多少人啊?”

赵普答道:“共一百名,录取八十八名,前三甲我和李大人审视下观之李沆、寇准、王旦三人有济世之才,可点为三甲。”

“哦,把他们卷宗拿来我看。”

赵光义花了半个时辰看了他们三人的诗赋论,李沆老成持重文风朴实有见地。寇准言辞锋利但颇有大将之风,不卑不亢。王旦谨慎博学,言辞华丽但内容不失庄重。

“这三人我看确属难得之才,我大宋有福矣。我意点李沆为状元,寇准为榜眼,王旦为探花。不知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圣上所见和我等一样,我等谨遵圣意。”

结果放榜出来以后,李沆和寇准、王旦皆欣喜不已。此时李沆三十三岁,一朝状元郎,好不风光。他恰巧听到了寇准和王旦也是前三甲之列的,不由地多看了两眼。

寇准此时才十九岁,便得中榜眼,放至历史上也属少数天才类的,故看到榜后得意洋洋,两眼放出异常夺目的光彩。

王旦此时二十三岁,看到自己为探花郎,也是心中一大喜。自己寒窗苦读十几载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份荣耀感在三人心中大涨,三个人很快对上了眼。寇准大声吆喝着:“李兄,王兄,我们三人且去醉烟楼饮酒一番如何?”

李沆和王旦也沉浸在喜庆之中,哪有不应之理?如今自己翻身了,那以后的生活将焕然一新,今日得中,去放肆饮酒一回不妨事。何况人生之这等喜事又是几人能享有的?

在醉烟楼的二楼靠窗处,窗外一条小河泛着烟波浩渺,偶有零星小船驶过,船上风流才子和佳人小姐闲聊着,这一风流景象显示出此时大宋的繁荣鼎盛。

李沆和寇准王旦举杯痛饮,连干了五碗酒,恐有二斤之多。本来神志清楚的三人一个个醉倒在了桌上,口里还连连念叨着:“来,李兄、王兄......”

秋天的风吹过这一条小河,掀起了一阵阵涟漪,小船里的寻常百姓或者公子小姐们都沉浸在一种安宁祥和的气氛里。太平盛世,好不快哉!

酒肆老板见三人都醉倒在桌上,也不知其来历和住处,但见三人皆举子装束,而且神采飞扬,吐口不俗,便料定三人必是高中金榜之人了。这样的人巴结还来不及,怎能舍得让人哄抬走?于是就放任着他们三人醉倒,大不了这一桌生意不做了,也不能得罪了将来的朝廷大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