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百姓苦

《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全本免费阅读

苏辰跟着出来,就看到乾清宫主殿前的空地上,停着满当当三车的红薯,还都是那种个头特别大、品相特别好的。

想做个农民,也不是特别容易的。

以为红薯大丰收得等到秋后了,没想一夜之间就送到跟前这么一大堆。

---

和苏辰一样发懵的,还有此时已经到了淮南地界儿分发甘薯的陈挺,他这次回家一趟,跟村里收了好几车甘薯。

然后一路到淮南,一车都还没分发出去呢,就有人上门来求购甘薯了。

一车,一两黄金。

陈挺想打听人家是哪儿的,其实他不为了卖甘薯的,就是想把祖先好容易弄来的甘薯传开,把他们陈家的名声打出去。

江南这地方,物产丰富,以前他爹在这边做生意,跟人推荐自家的甘薯,根本就推不开。别的不说了,光是那处处有水的地方就容易生长的藕,便能让江南人民对红薯不屑一顾了。

于是他爹又转到河南山东,跟当地结交的一些较好的朋友送了甘薯,但根本没有激起多大浪花。

自从引进来,因着产量大,甘薯一直被贵人们看不上。

一大车甘薯能卖到一两银子,便是高价了。

这时被人用一两金子一车的价格买走,陈挺心里又好奇,又升起些期待。

上午带着家里的下人跟遭灾的地方放了些甘薯,陈挺就带着两个心腹去打听。

到底是哪家贵人,把甘薯看到眼里了?

暗绣阁的下一级暗探桂平,和一个手下一路便装,很轻松地跟着陈挺走了一天,此时看到他到处的打听。

手下对桂平道:“老大,这个姓陈的,每次发红薯都说他祖先的功劳,有邀卖人心之嫌啊。”

陈家的人都说那东西是甘薯,不过上面传来的话是卖红薯的陈家,他们便都称之为红薯。

桂平看陈挺一直在找人打听之前是谁花钱买他的红薯,摇摇头,道:“这个人没什么可疑的,走吧。”

去湖北跟荣老大会合。

两人找到暗绣阁在当地的点儿,骑了两匹马便向北而去。

这途中所经过的地方,有一部分是孙延龄叛军所占的地界,这家伙最不是东西,皇上命他为抚蛮将军对抗吴三桂,他竟然放个屁的功夫就和吴三桂沆瀣一气了。

打着恢复大明天下的口号,在反叛地作威作福,一路走来这多少村子都被屠杀干净了。

可那些老百姓还真有蠢的不行的,竟然觉得这样的大明比大清还好。自从三藩反叛之后,各地响应的农民不计其数。

难道他们的皇上,为天下百姓做的事不够多吗?

桂平揣着一肚子的疑惑,到了湖北,很快和在此地查访大皇子生活很急的荣广汇合。

荣广和一个老人家闲聊了半天,看见桂平,指了指道:“我兄弟找来了,先告辞。”

老人喝了他两杯茶,挺好说话的,道:“告辞告辞。”

桂平先说了陈挺为人,然后说起在湖南地方的见闻。

荣广道:“孙延龄多行不义,但咱们的军队,未必也有多好。”

大哥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支持那些叛军不成?

荣广带他去了一个地方,只见小小的一个村庄,到处有浓浓的黑烟,在无风的空气中平缓飘散。

“这是什么人干的?”这里是没有被战火波及的地方,难道是土匪?

荣广走过去,跟随正在村里灭火的暗绣阁暗卫一起,将一铲土盖在一处火堆上,火堆里隐约是一个小孩的尸骨。

桂平捡到一个东西,怒道:“这是朝廷的兵干的?”

荣广道:“这就是百姓们会继续反叛的原因,有些朝廷的兵将对反叛的三藩恼火,都撒在了百姓身上。”

去年皇上派图海平叛察哈尔,图海带着临时征召的八旗家奴组成的队伍,能迅速北上,靠的就是在路上的抢掠激励。

当时朝廷着急平叛,都默许了图海的方式,但没想其反面影响来的这么快。

桂平说道:“要奏报上去吗?”

其实现在平三藩是重点,一些兵将如此漠视百姓,皇上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处置。

荣广道:“咱们就是皇上的眼睛,不论大事小事,一律要奏报。”

“二叔又大捷了?”

皇宫,因康熙前期妃嫔制度不那么明确的缘故,生过好几个儿子的荣格格独占着一片宫殿,钟粹宫。

钟粹宫里常年缭绕着名贵的香料,进进出出的人都沾染着这股香味。

这位荣格格是个明艳美人,只是微微上挑的眉毛带着一股莽撞自大的愚蠢,打发了前来报喜的小太监,她对边上的一个嬷嬷道:“你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