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老朱:大明是个烂摊子!

老朱气得两眼发红,

这老二好几年没在眼前了,

再一回来,竟然成了这副德行!

朱元璋最气的是上下倒反天罡,作弟弟竟然和他大哥是那种态度!

而且,对自己也是一点尊敬都没有!

他有个当儿子的样吗?!

有个当弟弟的样吗?!

太子朱标朝着老七朱博递了个眼神,老七朱博会意点头,

屁颠屁颠的就跑出去捡鞋了,

将玉履捡回来之后,老七朱博蹲在地上,

“父皇,穿鞋。”

朱元璋脸色好了不少,提脚踩进鞋里,

太子朱标适时的上前,

劝道,

“父皇,二弟他也是性格使然,

这事让他一下子没接受,

等到他想好了之后,我带着他来给您赔罪!”

朱元璋拂袖冷哼,

这一个个都不让他省心!!!

眼看着朱元璋气消了不少,老四朱棣却在一旁嘟囔道,

“不止是二哥接受不了,我也接受不了!”

“嗨!”

老朱转身看向朱棣怒目而视,

“老四!你再给咱说一遍!”

老四朱棣自小在宫中就皮紧的很,

三天挨一小揍,五天挨一大揍,

都已经彻底练出来了,

所以,

老朱一瞪眼,朱棣是一点都不怕,

朱棣满脸苦色的看向朱元璋,

哀叹道,

“爹,您就别吓唬我了,

您要是手痒的话,我让您打一顿也行!

可是这事不是这回事啊!

您砍了我们的俸禄,五弟、六弟、七弟他们都还好,

我和二哥那破地方,哪有油水可捞啊?

爹,实话跟您说了吧,

您年年给我补的俸禄,我是一分都没花到手里过!

全都贴补燕地官府了!

这还都不够呢!

您儿子在燕地是扎着腰带,过得紧巴日子!

您要是砍了这些钱,我真得上街要饭了!”

朱棣一番话真情流露,https:/

说得朱元璋一阵沉默,

老朱分藩建国,大封宗室之时,

定下了一条规矩,

分封不赐土,

封爵不临民,

食禄不治事,

大体意思便是,分藩出去的藩王基本都是去享受生活的,

但是在封地内,却没有过大的权力,

除了贴身的护卫之外也无兵权,

封地的政务也交给地方官员治理,

总之就是,

你是老朱的儿子,你就那封地享福就行,

其余的事情你都别管!

所以,

朱元璋若是砍了俸禄,

对于这些藩王而言,是从头砍到了脚。

在这些藩王之中,还有着异类,

那便是老二、老三、老四三人,

他们与寻常分藩享福的皇子不一样,

这三兄弟是镇守边境的塞王!

老二,秦王,

老三,晋王,

老四,燕王,

他们相比其他藩王,有着极大的权力,

可以算是一方诸侯。

但是,

管的事情越多,他们需要的钱就越多,

更何况还是在边境,

虽未必年年用兵,可却要一直养兵,

光军费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可老朱并没有区别藩王和塞王(边境藩王)的管理方式,

都是由上库统一拨款,

藩王们,如老五、老六、老七,

这钱是够用的。

可塞王们,这钱是绝对不够用的。

甚至,大多时候,他们都没见到这钱,

这钱就瞬间用没了!

老二没办法,这才想到了多生孩的馊主意。

说到底,还是一个字,

穷!

老三朱棡在旁适时的叹了口气,走到四弟身边,

彻底表明了态度,

“爹,你要揍四弟的话,

也算我一个吧。”

太子朱标一瞪眼,说道,

“三弟,你这是干什么呢?!”

虽然嘴上这么说着,

但,朱标确是暗中朝着老三朱棡递着眼神,

让他别再拱火了!

可老三朱棡置若罔闻,毅然站在朱棣身边,

这次他必须得顽强抵抗!

朱元璋规定王不见王,

这些兄弟们常年见不到一面,

如果不把握住这次机会,

等到都重新被打回封地之时,便彻底没机会了!

到最后,啥苦果都得自己咽下去!

朱元璋看向老三朱棡和老四朱棣,

这两个小子都是坚决的眼神,

算是跟老朱卯上了!

老朱实在是不好发作,叹了口气说道,

“唉,咱也理解你们,在边境确实没啥税收。

更何况你们还得养兵,手里哪有钱啊....

但是,

若是皇室宗亲拨俸这事儿,一直这么下去的话,

咱大明早晚被拖垮!

你们是藩王,是大明藩王,

前面还有大明两个字!

没有了这江山社稷,你们还是啥藩王啊?

孰轻孰重,还是得拎清啊!”

老朱又是重重叹了口气,说道,

“这样吧,咱个人给你们每年发钱,

咱有钱就给你们三兄弟多补点,没钱就少补点.....”

老四朱棣一听这话急了,

“爹!你手里也没钱啊!

你若是这么补贴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

您看您,除了这身黄袍啊,

哪件衣服不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

恨不得一根蜡烛掰成三瓣用!

不行!绝对不行!

这事不能这么办!”

老四朱棣前面闹归闹,但是心里还是心疼他爹的,

老朱哪里像个皇帝?

倒像是个农家汉一样!

朴素到了极点!

本来这就让兄弟几个心里不好受了,

老朱还要反手补贴他们,这让他们怎么能接受?!

老三朱棡摇了摇头,沉声道,

“爹,您这招不行。

现在边境塞王还没有封满,若是以后各个边境塞王都封出去了,

您要都能补贴上?!

这完全就是个无底洞!”

老三一句话让众人沉默,

确是如老三所说,现在大明边境并没有全数分封完,

老二、老三、老四,三兄弟也主要是集中于北边,

以应对北元犯边。

如今不止是北面,大明西边和南边都有着异动,

这些地方,早晚也得分出塞王。

到了那时候,

老朱能帮衬了一时,能帮衬了一世吗?!

父子几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

他们怎么都想不明白,

老朱家都已经有了整个天下了,

怎么日子还能过得这么紧巴?!

还能这么穷?!

他娘的,钱都哪去了啊?!

老朱心里实在是不好受,

但其实大明这么穷,与老朱的关系还真不太大,

老朱建立明朝之后,

直接就把汉高祖刘邦那套休养生息的政策照抄过来了,

减税、鼓励开荒、开山泽之禁、与民休息....

在此之上,老朱还创新了不少新法子,

朱元璋确实不懂经济,

但他照着前人的成功经验去抄,总抄不错错吧!

再说了,

他老朱不懂经济,那汉高祖刘邦就懂了?!

他当皇帝前,不也是个混混儿吗?!

怎么汉朝几年就修养回来了,

咱大明就不行呢?!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前朝不同,

汉朝之前是秦朝,

秦朝一统天下,祖龙手底下的都是士大夫出身的官员,

他们懂政治,懂经济,有才能,

把国家搞得很好!

秦始皇这么大动土木,但是从来没听说过秦朝国库啥时候差过钱,

秦二世而亡,

刘邦带着一堆泥腿子,直接就把秦朝的天下接了过来。

完全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什么汉承秦制、布衣将相,

说得挺好听,

说到底不就是没啥水平,照着秦朝一顿抄吗?!

汉朝之前有秦朝这么个大爹,

祖龙把一套治理国家的模板,

揉碎了嚼烂了,喂到了汉朝的嘴里,

而明朝之前是谁?!

元朝!

元朝入主中原,根本没啥治理天下的心思,

就是祸害就是造!

临末了,被朱元璋赶出中原之前,

还把中原的财宝带走不计其数,

带不走的也就地烧了,

反正是不留给汉人!

朱元璋接过来的是一个大烂摊子,

足足十五年,都没有让天下休养过来!

老朱也没办法啊!

老朱也很急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