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海知县的调令

唐顺之闻言,在一旁用炭笔将朱翊镒的话记在一个小本子上。

这世子爷脑子非常好使,每日安排的事情也多,关键是还不定时问哪件事进行到哪一步了,现在整的唐顺之这个头号秘书每日得带个本随行,要不然真怕给忘了。

船队一路南下,过了山东南四湖,便到了南直地界,一众官员在运河徐州码头等候,为首的乃是南京礼部尚书尹台。

“世子爷,尹尚书是嘉靖十四年进士,与严嵩是同乡。”

朱翊镒还没下船,唐顺之便在耳边说道。

“同乡?”

朱翊镒有些吃惊。

“是同乡,而且之前严阁老还想和他结姻亲,但是尹尚书拒绝了,于是。”

唐顺之两三句话,朱翊镒便明白了这尹台不是严党,但是不是徐党,还有待观察。

心中有数,朱翊镒两步跳下栈台,一阵寒暄后,朱翊镒邀尹台上了自己的船,船队继续南行。

“国公爷,咱这护驾吗......”

安远侯柳懋勋对魏国公徐鹏举请示道。

因为倭乱,南直这片不太平,怕出什么事,作为南京守备的徐鹏举便让柳懋勋带了一队军士随行护驾。

不过现在来看应该是用不着了,南京来的这些少爷兵让朱翊镒的西山卫衬得,都没地看了。

徐鹏举又看了看朱翊镒船队上的那些军士,随后对柳懋勋道。zuqi.org 葡萄小说网

“心葵啊,你爷三十多年前还领军出征安南呢,你爹二十多年前还在广西平乱,咋到了你这里就给我把兵练成这样了。”

“唉!”

徐鹏举长叹一声,摇摇头也上了自己的船。

柳懋勋看了看徐鹏举的背影,面上虽是恭谨,但心里还是撇嘴。

‘娘的,你还有脸说我,你祖上徐达那是什么人物,打的蒙古人都鬼哭狼嚎,王宝宝都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到你这,还不如我呢,起码我爹和我爷还等领军出征呢。’

柳懋勋随后一挥手,军士各自登船,坠在船队后面,一路向南而去。

“殿下,这是胡宗宪在江浙这几年的征税记录,正税和剿饷和徭役等杂七杂八的加起来,杭州已到了十税五、苏州到了十税六,若是不是江南鱼米之乡,百姓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朱翊镒的座船上,尹台拿出一个账本递给朱翊镒。

朱翊镒接过来翻了翻,心道这他娘的还没到杭州,就先来告状的了。

不过胡宗宪这烂账他不想管,里面不光有严党的,还有嘉靖的,遂将账本合上,放到一边,笑着对尹台道。

“江南我是第一次来,尹尚书先给咱说说江南风土吧!”

见朱翊镒并没有跟着自己走,尹台心中一凉,心道早就听说裕王世子聪慧,果不其然。

于是便将江南官场上的的事大略说了一遍。

等到了南京,尹台下了朱翊镒的船,众人在此分别。

“账本递上去了?”

送别朱翊镒后,南京六部的其他尚书在码头将尹台就围了起来。

尹台闻言点了点头,众人又问。

“殿下怎么说?”

尹台望着朱翊镒远去的船队,摇摇头道。

“殿下啥也没说。”

众人:......

见众人有些失望,尹台捋了捋胡须,又幽幽的补充了一句。

“世子携兵锋而来,这江南的天总归要变一变喽!”

过了南京,朱翊镒没有再走运河,而是直接沿长江南下,而且没去杭州,直接到了松江。

朱翊镒也没有进城,直接在黄浦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扎营,然后在一处大帐前挂上了总督办公室的牌子。

当日,便有数道政令发往东南七省。

‘常年招募各省民壮,每月五钱银子;常年招募各省船匠、铁匠,每月保底一两银子。’

‘各府、县输送民壮、匠人数量每月排名,连续三月排名末位者,免!’

‘购官民五百料以上船只,市价多两成交易。’

几日后,在福建抗倭的俞大猷接到一道调令,命他率军北上松江。

而在杭州淳安的海瑞也接到一道调令。

“恭喜太爷、贺喜太爷。”

淳安县衙,海瑞正对着那道文书发楞,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恭喜之声。

海瑞转身往门口看去,只见县里的县丞、主簿、典史、教谕等人正满脸堆笑的看着他。

这些人是发自内心的为海瑞高兴,当然也是为自己高兴,因为海瑞终于要走了。

“太爷这次荣升上海知县,可谓是一步青云啊。”

几人说着,迈步进了堂屋。

海瑞请几人坐下,给几人倒了水。

“知县升知县,这算哪门子升官?”

虽然这几人在海瑞看来也不能算是合格的官吏,但好在这几年也被自己使唤着出了不少牛马力,没功劳也有苦劳,海瑞他们还算客气。

“太爷,话不是这样说的,你去上海,这是世子爷钦点的,这等于什么?等于您的大名进了世子爷的法眼,干好上海这一任,以后平步青云就指日可待了。”

淳安县丞笑着对海瑞恭维道。

这次他托了海瑞的福,海瑞走了,他直接转正了,成了新的淳安知县。

看着淳安县丞嘴角止不住的笑意,海瑞又想起一事,忍不住又安排了一把。

“县里民壮的事,你得抓紧安排一下,一个月五钱银子,还管吃管住,这是好事,县里能出去的青壮尽量都去,干一年能挣一家人的嚼谷,但是也不能强迫百姓,之前胡宗宪在这的时候,赋税都收到了四成半,百姓可经不起折腾了。”

那县丞听了心里虽有些不舒服,但跟海瑞时间久了,也知道他没有私心,嘴上便应承了下来。

几人本想给海瑞张罗送行,但被海瑞拒绝了。

怕徒生事端,当日海瑞和家人收拾一番,便从县衙后门悄悄走了。

不过海瑞刚打开门,就见县衙后门外面也围了一群百姓。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谁对他们好,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

胡宗宪在杭州都收五成的赋税,也幸得海知县帮他们顶着,他们比杭州还降了半成,徭役啥的也少些。

为这事,海知县没少替他们去杭州找胡宗宪。

今日得知海知县要走了,他们便自发的聚到了县衙,想送海知县最后一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