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沟通,做孩子的朋友

我的一个邻居最近正在为孩子的事发愁呢。

最近我很发愁,因为孩子刚刚到了3岁,他就越来越不听话,而且逆反心理强得很,我说什么他都要对着干。还喜欢恶作剧,有几次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把杯子里的水倒在床上,我看到后心里那个气呀,知道打他不起作用,但就是忍不住还是打了。

天天吃饭都受罪,我一般给他盛好让他自己吃,如果看电视的话,还能吃几口,要不然就到处跑,说我不吃饭。试着饿过他,但没效果,下次他还是这样。快上幼儿园了,怎么办,难道等到学校后听老师的话自然就好了?

这两天有点咳嗽,我熬了生姜萝卜水,加了红糖很甜的,但他就是一口不喝,软的硬的都不行,现在和他说什么,好像他都不在乎,也吓不到他。

我该怎么跟他沟通啊?

孩子到了3岁这个年龄,智力和心理上都有很大提高,家长们要经常跟孩子沟通,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多跟孩子沟通,才能使孩子建立更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跟孩子沟通,也要讲究方法。作为家长,如果想要跟一个3岁的孩子进行很好的沟通,就要放下父母的架子,像一个孩子一样跟孩子沟通,因为他们的心理只处在3岁的年龄段,用成人的沟通方式,他们理解不了。做孩子的朋友,像朋友一样跟孩子沟通,孩子才会理解你说的是什么。

相比来说,中国的家长没有西方国家的家长会跟孩子沟通,这是中国传统的思想造成的,中国的父母都比较含蓄,喜欢把自己的爱埋在心里,反而把不满经常发泄到孩子身上,而且很少跟孩子沟通,跟孩子之间很容易产生代沟,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大,代沟就越深。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孩子的交往,应该是平等和民主的,而不是独断的。作为家长,应该放下家长的架子,努力和孩子成为朋友,只有做到这点,才能使孩子敞开“心”来与你沟通。

一位家长在跟孩子沟通上深有体会,他讲述了一下自己的经历:

下班后我回到家,发现家里被儿子弄得乱七八糟的样子:水彩笔丢了一沙发,书也乱放着,于是我就对他说:“宝贝,把你的笔收起来!”然后我去洗手,他在沙发那儿等我洗好出来他还是在玩,没有整理水彩笔。

儿子才3岁,我没有生气,后来我换了个说法试试,我说:“宝贝,来让你的水彩笔回家吧,让他和他的兄弟姐妹在一起好不好,这样他就不孤单了。”“哦”,于是他就开始动身了,马上就把笔拿了起来,我说把笔套给套上哦。过了一会,他把笔都放在盒子里了,只是有的笔套颜色搞错了,我坐下来指给他看:你看这只红色的怎么戴了绿色兄弟的帽子呀,呵呵。他把笔拿了起来开始换笔套了,我又说你呀这叫“张冠李戴”,就是把姓张的帽子戴到了姓李的头上,搞错啦,呵呵。他听了也笑了起来。很快一切就都放停当了。

“来我们把盒子放到他原来待的地方,这样下次你用的时候就能很方便地找到它啦!”儿子主动地把水彩笔盒子放在了电视柜里。

从这件事上我总结一点经验,那就是要结合理论,在实践上跟孩子好好沟通。

有时候孩子会拿着一件他非常喜欢的玩具要父母跟他一起玩,或者不停地说这儿说那,父母因为忙就对孩子说一些责备的话,比如说“我正忙着呢,你自己上一边玩去”“你自己玩去吧,我没兴趣”用这些话来打发孩子,孩子因此受了委屈,而父母一点也不以为些,认为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的。

很多家长都意识不到,这样给孩子带来了多大的自尊伤害,孩子的热情就会慢慢消失,久而久之,就会对家长产生不信任感,而远离家长,从小就跟家长产生了代沟,对家长来说,教育孩子经常感觉到非常困难,反而认为孩子不听话,非常难约束,但是家长们往往认识不到,3岁的孩子也是一个人,一个需要尊重的人,他们有他们的自尊,有他们的情感需求,小孩子需要鼓励,在鼓励中他们的热情才会得到激发。如果在大人的呵斥声中,这也不好,那也不行,其结果是他什么事都不敢做,他们的激情和创造力就慢慢的泯灭了。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影响下,家长们一般都认为一个3岁的孩子懂什么,做家长的就要有个家长的样子。可是,现在的3岁的孩子,跟古时候的3岁的孩子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古时候一个3岁的孩子还在父母的怀抱撒娇,现在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认识很多字了,而且语言能力相比之下有很大的提高,孩子的心理也比古时候的孩子成熟多了,所以教育孩子就要改变那种“我说你听”的模式了。孩子的偶然冒犯就会惹来大声的斥责,容不得孩子的正当的辩解,孩子也往往迫于大人们的威严,既不敢怒,更不敢言。

在这种教育下,孩子往往是缺乏个性和创造力的。虽然在某些人眼中认为这样的孩子乖,但就是因为乖,孩子就成了一个平庸的,没有主见的人。孩子并不是一生下来就软弱,也不是一生下来就缺乏独立的意识,而是家长的不当教育使他们逐渐成为了一个平庸的孩子。

平等交流,或者说是像朋友一样地跟孩子进行交流,能让孩子的个性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充分地展现。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是独立的、有主见和意志坚强的。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有独创精神的。

现在的3岁孩子,已经有了丰富情感世界,所以,家长在跟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的时候,要更像一个小朋友一样跟孩子交流,只有把心态放得跟孩子的一样,才会在沟通中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从而在情感上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中国家庭的代沟比外国的明显,因为中国人的传统教育里无意中就将家长和孩子地位明显分开了,家长永远以家长的身份,居高临下对孩子进行说教,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这种说教式的沟通很容易使两代之间产生代沟。

在教育孩子,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抛弃一些传统的观念,试着寻找一些新式的或者是有效的方法。

传统的东西里有值得弘扬的,但也有的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要吸收一些优秀的东西,就像平等的沟通,朋友一样的沟通,放下大人的架子,或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或许更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