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马周

道门的人反应很快,晌午送去的信,下午日落时便来人了。

来的还是老熟人袁天罡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的李淳风,这李淳风看起甚是清瘦。

“武王殿下,你这是什么意思?光明正大的挖我道门的人?”

“孙师兄乃我道门神医,人所共知,如今竟诱得他改投鬼谷门下,你鬼谷并不涉及医道吧,何必让大家都下不来台。”

袁天罡一来便是一通质问。

“凡是都是可以商量的嘛,道门没有了孙神医,也不会少块肉,但若是被人发现丹药里有剧毒,这就不好了,道门也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缓过劲来,最倒霉的是我乃嫡长子,继承王位的第一人选,到时我登上帝位后你们也不可能好过。”

“所以呢,这做人,得要学会看大势,如今大势在我这边,那就乖乖顺从便好了。”

“你们放了孙思邈,丹药的事情我一个字不提,外加将来我若称帝,替你们压制佛门如何?这个筹码很划算吧?”

李桓说的很淡定。

“太久了,如今陛下正是壮年,若是等武王殿下登基,等到猴年马月?”

“那你以为多久对付佛门合适?”

“最多三年,三年内若是道门能稳压佛门,孙师兄的事情我亲自压下来。”

“好,就三年。”

对于李桓来说,相比于道门,佛门的危害更大,侵占的田地更多,正好可以利用道门来清理一边佛门,又白得一个孙思邈,一举两得。

李桓瞥了一眼袁天罡身后的年轻人说道:“这位是?”

“这是我的弟子,李淳风,还不过来拜见武王殿下。”

李淳风上前拱手行礼:“贫道李淳风见过武王殿下。”

李桓脸上露出了邪恶诡异的一笑。

挖一个是挖,挖两个也是挖。

老袁,你可别怪我呀。

“听说你在算数一道颇有研究,可是真的?”

李桓问李淳风道。

“粗通一二罢了。”

“正巧我这里有一本基础数学,留在我这里也无用,便赠与你了。”

说着往屋里走去。

少时,李桓的手里多了一本基础数学残卷。

李淳风的眼睛一直盯着这本书,但是不说话。

“武王殿下,做人要厚道,别太过分了,当着我的面挖人?”

袁天罡气的脸都绿了。

“袁天罡,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送本书而已,愿不愿意来我鬼谷门下,那是他的意愿,谁能干涉?”

“哼!”

冷哼了一声袁天罡气呼呼的走了。

李淳风瞥了一眼师傅又斜了一眼基础数学,在做着艰难的抉择。

“说了是送你的,又没让你脱离道门,将来我若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你来就是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帮,看你选择。”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李淳风将书收到衣服内:“多谢武王殿下厚赐。”

说完也转身离去。

想要挖李淳风是不可能的事,这个时代讲究师徒传承,师傅就像父亲一样,背叛师门的后果是要被贴上欺师灭祖的标签的,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

翌日清晨,唐小婉来了。

“殿下,找到马周了。”

“人在何处?”

“他原来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现在就在门外,我把他请来了。”

这时李桓才想起来,马周确实有一段时间是寄宿在玄武门事件的那个常何家中的。

少时,唐小婉扛着一个大麻袋便进来了。

???说好的请字呢?你是不是对请这个字有什么误解?……李桓吐槽。

“我让你请人,不是让你去绑人。”

说着便上前解开麻袋。

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儒服公子惊恐的被套在麻袋中。

“你们是何人?这里是长安城,乃天子脚下,岂是尔等胡作非为之地,若是识相的速速放我离去。”

随后马周愣住了,眼前的抠脚大汉不见了,却见一十三岁的少年人站在他的身前。

“你也是被他们抓来了?”

马周问道。

“先生误会了,绑你的人是我的手下,是我要见先生。”

“交代的时候说的好好的,是去请人,手底下的人下手没个轻重,惊扰到先生了,失礼了。”

马周一脸懵,请人能这么请的嘛?你家是这样请人的吗?

见李桓对他还算客气,心中的戒备放下不少。

“不知公子怎么称呼?找我所谓何事?”

李桓浅浅一笑。

道:“我乃武王李桓,今日请先生来,是想请先生出山的。”

“草民马周,见过武王殿下。”

一听说是武王,马周立马从麻袋中站了出来行礼。

李桓的大名现在长安城还有谁不知道的?仅凭一万人便击退十五万的突厥人,这一壮举早已人尽皆知,唐人尚武,最敬佩的便是这样的人物。

马周在心中对李桓也是敬佩不已。

扶起马周,李桓问道:“我想请先生出任蓝田县县令,不知先生可愿往?”

这故事有些曲折离奇,马周一下子有些反应不过来。

还以为是被贼人绑了,结果是来请自己做官的,看那少年的模样,不像是说谎,而且自己一个无权无势的小人物,不值得撒谎。

“武王殿下不是在说笑吧?”

虽然敬佩李桓,但是他想不通为什么会是他,他与李桓素未谋面。

李桓又是怎么知道他的,这些问题萦绕心头。

“先生觉得像吗?”

李桓随手给他倒了杯水压压惊。

“只要先生点头,明日圣旨便会下来。”

马周在犹豫,当年愤然离职,多有年少轻狂之意,如今已然成长,没了当年那份狂傲不羁,成熟了许多,也正是想一展抱负的时候,正在发愁没有门路,然而现在机会就这样轻易的送到了马周的面前,巨大的幸福感劈得马周有些晕,他幸福的有点懵。

县令啊,而且还是长安边的县令,可比其他地方的县令高出好几个等级来,因为这里离帝国的权力中心很近,只要你干的好,很容易就能得到皇帝大臣们的赏识,升官那不是手到擒来?

“好,既然武王殿下不嫌弃在下,在下定不辱命。”

马周一口答应下来,生怕李桓反悔了。

“时间很紧,先生明日便上任吧。”

接下来的时间,李桓便开始给马周派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新粮食的种植,虽然现在并不是种植的最佳时间,但是能种的,尽管产量可能受到影响。

“殿下,真有这样高产的作物?”

马周也是见多识广之人,并不相信李桓的描述。

“到底有没有先生明日到了蓝田县一看便知。”

马周将信将疑,但想到若是真的,那这可是件大功啊,凭借这份大功,将来在官场上的升迁都是有大优势的。

而且如此高产的作物问世,史书上定会留下一笔,到时他马周作为推广者,也会留下一笔,名利双收的好事啊。

想到这里马周便开始有些晕了,今日的好事太多,多的让人有些受不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