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大理寺,都察院

等处理晚沐天波的事情后,朱慈烺就看向孙承宗和徐以显。

“兵部和国防部,除了辽北战区之外的四个战区,发布一道军令,就说要在四大战区,选拔七万精锐出来,调入京营海军,军令下达后的,一个月后正式开始选拔,识字的将士优先。”

朱慈烺说着,又道:“江南战区,和河北战区,云广战区,辽北战区,都要开始建设海军,招募海军。”

“每个战区,陆军人数暂时满编二十万人,海军十万人,陕川战区因为不设海军,陆军就三十万人,下令各大战区,开始招募兵员,招满为止。”

“另外,你们去跟工部沟通一下,海军的建设和战船的打造,辽北战区那边的海军基地已经定下了,基地也在建设了。”

“我们来看看另外的海军基地位置。”

说着,他就让人打开大明的地图,而孙承宗和徐以显两人也是认真仔细的记录着。

“河北战区的海军基地,就定在山东登莱,江南战区就定在台湾,云广战区就定在琼州府。(也就是海南岛)”

朱慈烺指着地图上的几个位置说完,又指向台湾,继续道:“目前台湾是被荷兰人侵占了,过后本宫就派军队过去的,江南战区那边就先招募满兵员,先训练着,等台湾收复回来再建设海军基地。”

“还有,传令卢象升,让他不用来京了,派一万精锐,去二连浩特驻扎。”

“知道了殿下。”

两人也是一边听,一遍记录,一边练练点头。

“我们在看这张地图,这里有一个岛屿,叫做济州岛。”

朱慈烺这次看向范景文,说道:“这个岛屿已经脱离朝鲜,归入山东省管辖范围内,你找个得力的人过去,任职济州知府,顺便带几万灾民移民过去。”

“好。”

范景文也接过地图,然后认真看了起来,毕竟是海上,还是要记一下位置的。

朱慈烺在交代了一下别的事情之后,就离开了国防部,就朝着都察院走去。

“把大理寺卿凌义渠,和刑部尚书冯英交过来。”

朱慈烺对很多方面都需要看看,然后改进一下,或者是完善一下大明的律法,比如都察院和大理寺,就需要扩大一下执行的范围,在京城待着其实作用没那么大,全靠巡查御史,和别人举报了。

要是地方上的百姓被官员欺压了,还要万里迢迢赶来京城告状,搞不好京城还没到,人就在半路没了,现在又没有火车,高速之类的交通工具,恐怕有很多想来京城告状的百姓,估计都在半路消失了。

不是被暗杀了,就是累死,要么就是迷路,或者饿死,被打劫,或者被官府的人拦截了……等等一切情况都有可能,所有都察院只能派巡查御史到处去巡查。https:/

而大理寺的责任,类似于现代的法院,但是只在京城罢了,处理各省的刑事案件,其实也就是看看,整理一下当地官府的刑事案件而已,最大的作用就是皇帝要办那个人,就会来一句三法司会审,然后大理寺就忙起来了。

除了一个三法司会审的作用之外,其他方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朱慈烺打算要完善一下这个制度,扩充一下都察院和大理寺的职权,进一步的防止那些腐败的官员,贪赃枉法。

“臣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参见太子殿下。”

“臣都察院右都御史施邦曜参见太子殿下。”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都察院的两位左右都御史,和一众都察院的官员站在门口,一见到殿下走近,就立刻快步上前去拱手弯腰行礼迎接。

“免礼,我们进去说话。”

朱慈烺抬抬手,就率先走进都察院的衙门。

“怎么样,举报多不多?”

朱慈烺来到大厅之后,就在主位上坐下,然后看着下面站着的众人,笑道:“都坐吧。”

“谢太子殿下。”

众人也都是纷纷弯腰道谢,不够第一时间还是没人敢做,殿下可以跟你客气,但是你自己不能当真。

不过众人,看见李邦华大大咧咧的坐下之后,也都跟着坐下了。

能进来跟殿下说话的官员,一共也没多少个,除了在京的几个正七品的巡查御史之外,就全部都是正四品的,左右佥都御史了,加起来也没有二十人。

事实上,很多官员都盯着都察院御史的头衔,大部分都是什么佥都御史,但是实际上这些人都没在都察院办事,都在外面各省任职。

比如以前的那些巡抚,都是有加封左右佥都御史职位的,所以印象中都察院人好像很多一样,但是高品级的官员也不多。

“启禀殿下,外面的一百多位御史各有上报,臣也派人下去核实了,如事情属实,也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李邦华站起来回道。

“嗯。”

朱慈烺压了压手,示意对方坐下,然后就看向施邦曜,笑道:“从左副都御史升上来为又都御史,办事办的可还好嘛?”

“臣些殿下恩典,里大人对臣很照顾。”

施邦曜立刻站起来拱手道。

“施大人做的不错,没出什么纰漏。”

李邦华也是说道。

“那就好。”

朱慈烺接过邱致中递上来的冰镇酸梅,喝上一口,继续道:“江南那边是重镇,本宫打算在南京重开都察院,但规格不是按照京城这边一样的。”

“我的意思是,在除了北京之外,的南京,和其他十三省,外加关外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首府,都要建设一座都察院衙门。”

朱慈烺放下碗,用手帕轻轻擦了擦嘴唇,继续道:“都察院的职责我就不多说了,外面一百多个巡查御史,也无法完全的监察道这么多地方,一些除了首府之外的其他府州县,乃至村镇,依旧又不少百姓被欺压,而无法得到公正的对待。”

“启禀,殿下,刑部和大理寺的人来了。”

就在这时,外面一个太监走进来禀报。

“传他们进来。”

“臣冯英,凌义渠参见太子殿下。”

两人走走进来,就看到立马坐着很多人,心中疑虑殿下叫他们来都察院干什么,而且这里i看来好像是在商讨事情得已样子。

“你们两个找个位置坐下。”

朱慈烺说着,就继续道:“正如刚才所说的,御史无法覆盖到这么大的面积,而百姓受了官员的欺压,要跑来京城告状,恐怕是不容易,所以需要在每个省的首府建立都察院,让当地的百姓,可以就近检举状告那些贪官污吏。”

“臣以为可以,这样确实是能很好的遏制那些贪官污吏作乱,也能起到实时监督作用,也能让老百姓们可以快速的检举状告,让那些贪官无法在地方上一手遮天。”

李邦华很快就能明白太子殿下的意思,也能立刻领会,当然不会有什么反对的意见。

“臣也认可。”

施邦曜也是站出来符合道。

“好。”

敲定之后,朱慈烺就继续说道:“大理寺也是一样的,在每个省的首府建立一座衙门,专门处理当地的刑事案件。”

“殿下,刑事案件都被大理寺处理,那刑部的按察使呢?”

冯英心中一跳,有点慌张,立刻问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