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生财之道

曾浩回到阳谷县差不多一个星期了,这个星期他一直在做一件事,如果能成功,他的财富将会疯狂增长,成为整个聊城,哦不,整个河东路的首富可能都不用多长时间!

而这件事,是跟前几天他受邀到李知县府上做客时受到的启发。

前几天晚上,曾浩处理完裁缝店的事情,回到家门口,发现李知县正在等他。

“大郎,来我家里,我给你看一样有价无市的宝物!”李知县神秘兮兮地说。

于是曾浩便好奇地跟他过去。

来到家里,李知县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精致的小木盒,然后郑重地提醒曾浩:“你做好心理准备了吗?待会见到后,可千万别把眼珠子都瞪大掉!”

曾浩见他说得这么神秘,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轻轻点了点头。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李知县一边说一边缓缓打开木盒。

曾浩:“……”

李知县该不会是想表演个魔术吧……

木盒被缓缓打开,露出里面白色的东西。

“铛铛铛!怎么样?!有没有被惊讶到?!!”李知县一脸炫耀地看向曾浩,却发现曾浩不但没有惊讶,反而是一副失望的表情。

“前面看你说得那么厉害,我还以为你会拿出什么东西呢,结果就给我拿出一盒白糖,这有什么可惊讶的?”曾浩无语道。

“白糖?”李知县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这种称呼,“这叫糖霜。”

“所以你刚才跟我说的有价无市的宝物就是这一小盒……糖霜咯?”

“不然呢?!”李知县瞪大眼睛。

“不是,我就纳闷了,就这种普通调料能有多贵啊?”曾浩说着想伸手去拈一些尝尝。

李知县却猛地盖上盒子,差点夹到曾浩的手指。

“能有多贵??”李知县像看白痴一样看着曾浩,“这种糖霜是福建特有产物,而且制造过程极难,一年也就产一百多斤,全部都要当作贡品上供给皇族,民间有钱都买不到,你说是不是有价无市的宝物?

这次还是因为我一个世交好友在福建糖厂工作,才偷偷给我带出来这么一点,否则我这辈子都见不到这种宝物!”

曾浩没听清李知县后面的话,因为他现在心里充满了激动和兴奋——他会制糖,会制这种白砂糖!

自从见识到宋朝的繁荣,尤其是餐饮业的繁荣后,曾浩潜意识里就认为,像白糖这种家常调味料,肯定也普遍了。

其实这是错的,而且大错特错。

这个时代的确不缺糖,不过绝大多数为蔗糖、红糖、沙糖、黑糖等,至于像后世的白砂糖,虽然也已经出现了,不过正如李知县所言,只有制糖业发达的福建掌握了这门生产白糖的技术,但这技术还很不发达,产量非常低。

但曾浩会制这种白砂糖,而且技术并不复杂,在明朝神作《天工开物》里就有记载——黄泥水淋脱色法。

曾浩庆幸自己曾经看过《天工开物》,并且还记得这种方法,不然他就错失了一个来钱快又简单的机会!

原本他最初的商业设想是打算靠一手炒菜技术,把酒楼开遍大宋朝,直到垄断酒楼行业,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再慢慢涉足其他行业,越做越大,最后成为整个大宋朝的首富。

自从这几趟出门远行见识过很多世面后,曾浩回头想想这最初的商业设想,才发现是有多么幼稚可笑。

先说炒菜这门手艺,的确,炒菜在这个时代还没有流行开,但在首都东京城那些顶尖大厨里,这门手艺早已经被玩出花来了。

各种各样的炒菜菜式,曾浩作为一个吃货穿越者,在后世都没见过几道。

单说曾浩在回阳谷县前,陪潘金莲到东京其中一间比较上档次的酒楼吃饭,其中有一道菜叫“蟹酿橙”,怎么做的呢?

将黄熟带枝的大橙子截顶,挖空中间果肉,留下些许橙汁,然后将蟹黄、蟹油、蟹肉放进这个大橙子里面,用原先截去的带枝橙顶盖回原处,再用酒兑水蒸熟后,放入少许精盐及醋,然后上桌。

端上来的这道“蟹酿橙”,仍旧是一个大橙子,不细看,看不出有被切开过的痕迹。

大橙子底部及四周还用菊瓣、玫瑰花和兰叶来衬托,不说口感怎么样,光是这卖相曾浩就给个满分。

看过这道菜,你才会明白什么叫食不厌精,烩不厌戏。

然后他尝了一口,好吃到差点让他哭出来!

后面还上了好些菜,比如三鲜笋炒鹌子,蜜冬瓜鱼,酥琼叶,羊舌签等等。

每一道菜都色香味俱全,曾浩每吃一道菜,就受打击一次。

吃到最后,由炒菜带给他的自信已经彻底被击碎了。

这间酒楼还不是东京城最顶尖的酒楼,就已经把菜做得这么好吃,曾浩不敢想象像樊楼那种最顶尖的酒楼,做出来的菜将会精致、好吃到什么地步!

所以说曾浩想单纯靠一手炒菜技术就想称霸宋朝的酒楼行业,简直是痴人说梦。

再说垄断,虽然宋朝没有什么“反垄断法”,但宋朝商业的水太深了,尤其是在奸臣当道的宋徽宗时代,没有背景的商人不说搞垄断,只要生意做得出色一点,立刻就会被同行业里的那些“龙头”给逐渐吞并掉。

在这个时代,每一行最顶尖的那几位“龙头”,主导者都肯定不是商人,而是他们背后的官僚。

没有背景的曾浩,生意可能连聊城都走不出去,更别说跟行业龙头竞争,搞什么商业帝国。

但如果曾浩能把这个时代紧缺的白砂糖制作出来,不说其他的,但原始资本的积累肯定很快。

说干就干!

曾浩到糖铺直接买了一百斤红糖,他毕竟只是理论知识丰富,还没有实际动手操作过,真动手很大概率过程中会失误几次。

糖铺的老板认识曾浩,见到他买了这么多红糖,便贴心地叫铺里伙计亲自把红糖送到曾浩府上。

买完红糖,曾浩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杂货铺,买了个很大的酿酒木漏斗。

买好这一切,他便兴冲冲地往家里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