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刘铜的觉悟

大周朝制,女子满十六岁才能出嫁,但皇室女儿,却要满十八岁方可出嫁。

这是太宗皇帝定下的祖制。

当年太宗皇帝最疼爱的小妹和女儿,双双在十五六岁时难产而死。

太宗皇帝深感女人生产时的艰辛凶险,本要下旨将全国出嫁女子的年龄定在十八岁。

后因阻力太大无法施行,就改为只针对皇室公主郡主。

过了年,明珠郡主、明柔郡主和明溪郡主,就到了十八岁出嫁的年纪了。

“陛下,礼部左侍郎图凌之子图珲玉树临风才高八斗,可为明珠郡主良配。”

“陛下,大理寺卿季世宝的公子季远扬文武双全,可为明柔郡主良配!”

一个个大臣和嫔妃,纷纷向柴进举荐几个郡主的良配,这些人的目的鲜明。

因为太宗皇帝的缘故,公主郡主的地位都很高。

此消彼长,驸马郡马的地位就有些低。

更显著的特点,就是不能担任实权官员。

可以获得虚爵富贵,但仕途算是毁了。

有才学和抱负的人,都不愿意成为驸马和郡马。

但是,有着多个儿子的大臣世家,还是非常乐意能娶到一个公主郡主的。

要是娶了明珠郡主当儿媳,将来太子登基,也能跟着发达。

要是娶了明柔郡主当儿媳,将来秦王夺嫡失败身死,也不会受到牵连。

太宗皇帝规定,皇室获罪,祸不及皇室女。

新皇可以杀了柴蓝玉,却不能祸及柴蓝豆。

这种几乎没有风险的投资,深受世家和重臣的青睐。

是以,在重臣和世家眼中,郡主的受欢迎程度,远超过一般公主。

“朕知晓了!”

嫁孙女,内库得出一大笔的嫁妆,柴进想想都肉疼。

这嫁孙女的嫁妆,肯定不能从内库直接出。

柴进听从源天师的建议,要打造十二楼五城,银海铜山,九层黄金棺椁的皇陵新布局,内库的钱远远不够用。

“安逸还没到京师吗?”

柴进想到了安逸,这贼厮鸟在北疆瞒着朕赚了那么多钱,不让他吐血,岂能消心头之恨。

“陛下,安逸上奏,为了进献陛下闷倒驴,要晚些时候启程。”

刘铜小心翼翼地回答着关于安逸的话题,上次给他的教训太大了。

“传旨安逸,多进献闷倒驴来!”

上回六十大寿,安逸进献的十坛闷倒驴,柴进打开一坛,酒太烈他不喜欢,剩余九坛舍不得赏赐还放在酒窖里。

应该拍卖掉的!

柴进升起这个念头,就让刘铜负责将九坛闷倒驴拿去拍卖。

“奴婢领旨!”

刘铜这才明白,安逸在陛下的心中,有着不一般的位置。

诗词!

刘铜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

陛下好诗词,不是一般的好文采名声,放眼天下,也只有安逸能在这方面投其所好了。

和安逸为敌,的确是错了。

我真傻,好端端的无冤无仇,跟安逸为敌,脑壳真是被驴踢了。

希望能补救!

我是不是可以学余茂春?

刘铜的脑海里又升起这个念头。

原本一家独大的元翟,因为余茂春的另起炉灶,使得朝中两派相争势均力敌。

之前,魏进忠一人独大。之后,刘金发起挑战,将魏进忠挑落马下。

现在司礼监刘金一人独大!

咱家是不是?

刘铜陷入了权衡利弊中。

……

温室宫!

作为得宠后宫二十年的宠妃寝宫,富丽堂皇奢侈无比。

容嬷嬷走来,在杨贵妃的身边,轻声道:“娘娘,昨夜陛下去了温泉宫。”

杨贵妃正在把玩着玉器,闻言手一顿,秀眉一皱怒道:“可是有那对广陵瘦马在旁?”

“不但有广陵瘦马同泡温泉,还有萧佩佩在旁抚琴。”

“砰”

杨贵妃怒火澎湃,将手中的玉器砸得粉碎,气得胸膛起伏不定。

这贼厮鸟,要是没有老娘为他续命保命,早已经被那些老贱人派的狐媚子给吸成干尸了。

现在恢复了些许元气,就将老娘弃如敝履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老贼欺人太甚,上次愈儿差点身死的账还没清算,这回新账旧账一起算。

“去告诉源天师,只要能让本宫当上皇后,本宫亏待不了他!”

源天师,是元翟找来的风水大师。

上个月,源天师利用所学,说服了柴进。

效仿天上白玉京,将皇陵改成十二楼五城的格局,以银海铜山围绕九层黄金棺椁,以此带来生生世世的富贵绵长。

柴进龙颜大悦,任命源天师为皇陵督造使。

杨贵妃要当皇后,把那些老贱人彻底扫入冷宫,独尊后宫让人无路可走。

……

成国公府。

苏大强收到北疆送来的家书,匆匆来到后院。

苏北望抱着长女苏婷婷,时不时地亲上一口,宠爱得不行。

说来也怪。

当初第一个生的是闺女时,苏北望是无比的失望。

之后生了两个儿子,苏北望在高兴劲过了之后,两个儿子就是草,闺女倒成个宝,终日抱在怀里。

苏大强对此毫不意外。

在苏家,儿子只是传承血脉的工具人,女儿才是真正的心头肉。

呃,苏有容例外!

“公爷,大将军送来的家书!”

苏北望将女儿交给奶娘,拿过信看了起来。

“裁军已经完成,比计划中顺利,鼍郎要过完年初六才启程离开……”

家书里都是北疆正在进行的事务,并不算是机密。

只是听闻北疆发展好,可苏北望的脑海里没这个概念。

不知道北疆的具体情况,是以裁军是苏北望最为担忧的事,见裁军顺利完成,也就放下心头巨石。

“强叔,明日成叔和通叔就要到京师了,我得出城去迎接。”

“理当如此,还得设下隆重家宴,老奴这就去准备。”

……

余茂春和元翟插手兵部。

以同样的方式,将兵部尚书何哲之抬入内阁,成为内阁第五个成员。

就在余茂春和元翟开始争抢兵部尚书一职的归属时,何哲之向柴进力荐,由兵部右侍郎虎一臣担任兵部尚书,最为合适。

柴进想起当初张俊其临死时的举荐,又见余茂春和元翟争得厉害,心生反感就钦封虎一臣担任兵部尚书。

致使余茂春和元翟竹篮打水一场空。

虎一臣来到何府。

“下官拜见阁老!”

“贤弟不必多礼,请座!”

“谢阁老!”

虎一臣落座,接过婢女端来的茶水,捧在手里暖着,天实在是太冷了。

“阁老,镇北军副帅郭通调任左侍郎,他空出来的副帅一职,您认为何人可以补充其职?”

“元翟余茂春都没有点将,咱们也不提,静观其变!”

“若是元翟余茂春点将呢?”

“他们一点,你就出班举荐司空镇海。”

司空镇海,原镇东军的副将。

十年前镇东大将军赵天琦,被卷入衡阳王一案中被满门抄斩。

镇东军的骨干被杀的杀,贬的贬,镇东军也就名存实亡。

司空镇海有楚王舅舅的这个身份,得以幸免,但也被赋闲在家十年。

“阁老英明!”

虎一臣深知这张牌的威力。

“衡阳王一案,也该重现天日。蒙冤者,也该得以昭雪。当年的凶手,也该得到清算!”

虎一臣一凛,问道:“阁老,可是因为安逸的缘故。”

“没错,安逸是关键人物,由他来揭开衡阳王一案,最为合适。”

“阁老,当年的凶手和帮凶,如今的权势更大,这阻力,实在是太大了。”

“衡阳王一案若是昭雪,也是打击朝中奸佞的最好机会。于公于私,不管阻力有多大,都必须将这个盖子解开!”

何哲之的神色异常坚定。

“阁老,下官舍命追随!”

虎一臣的神色,同样异常坚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