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愁容满面

“而且呀,咱们的猪场赶上猪价跳水,都亏过两次了!好不容易现在猪价稳定,能回本一些,他们又来捣乱!”

“听说是袁老爷的小舅子,在自己的地盘上把生意做砸了,跑来康城想东山再起的,因为袁老爷是靠着正房的嫁妆发家,所以不好多说什么……”

“不是、不是,我可是听说,是袁小小姐的舅舅,特地给袁小小姐报仇来了!你们不是知道嘛?为了内个谁,咱们东家,可是毁了跟袁小小姐的婚约!”

“啊?那这算什么报仇嘛?要是我,赶紧找个比东家还有钱的嫁了,才算是好报仇呀!”

“谁知道他们这些少爷小姐的?再说了,东家风流倜傥,男的看了都喜欢,何况是女孩子?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家的……就不肯呢?”

猪场伙计口中的“东家”,便是沈睿。

而“内个谁”,自然就是沈绾柠了。

不过沈绾柠忙着回家数钱,听就听见了,倒也没有在意。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堂屋。

门闩检查了三遍,才将家里的银钱全部拿出来,细细清算了一下。

“加上今天收的,一共五百六十两,余九百零八文。

奶奶、娘、弟弟,你们都说说,这钱想怎么分?”

沈家三人看着眼前白花花的银两,眼睛都直了。

此时听到沈绾柠的问话,他们一个个惶恐道:

“哎呀哎呀,这种事情,绾柠你自己安排就好啦。”

“本来也都是你挣的钱,现在家里吃饭穿衣都靠你,咱们已经很不好意思了。管钱这种事情,娘帮不上忙,你要是有活儿安排我做,我倒是都能帮你!”

“姐,我年纪还小呢,就更没我什么事儿了吧?”

“你都快十七啦。”沈绾柠先回了沈大狗的话。

郝淑兰听了便说:“是呀,你姐姐十七岁的时候,都生了大宝他们三个了!什么时候你能娶媳妇,生三个?”

葛秀芬道:“别指望他,他昨个儿还缠着大宝、二宝、三宝跟他玩儿,被我重孙孙们嫌弃了,自己在树下偷着难过呢!”

沈大狗被说得很不好意思,脸通红的重复道:

“我……我还小呢……”

沈绾柠很是“同情”他。

小小年纪,就要得到现代人三十岁才能得到的——催婚体验了。

“没事儿。”沈绾柠笑着说,“大狗又乖又勤快,总会有姑娘看上他的。”

郝淑兰和葛秀芬认同的点了点头。

接着葛秀芬说:

“绾柠,这钱你安排吧,咱们都听你的!”

郝淑兰说:“对!”

沈大狗说:“嗯!”

沈绾柠便道:“也行吧。”

她从家产中拿出三锭五十两的银元宝,分给葛秀芬、郝淑兰、沈大狗一人一块,又道:

“奶奶、娘、弟弟,咱们一家人,谢字我就不多说了,反正家里生活、带三个孩子、还有我养猪,都多亏了有你们帮忙!

所以这五十两,你们先各自拿着做私房钱。”

她说罢,又另外捡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转而递给了葛秀芬:

“奶奶,你一直管着家里吃喝拉撒的账,这是咱们一家人的生活费,钱你看着用,用完了就跟我说。”

葛秀芬小心的接下,连连叹声说:

“哦哟——哦哟——这个钱,哦哟——够我给家里,花上三十年的啦!”

沈绾柠笑道:

“不至于吧?奶奶,我计划你能花个一两年就行了。听我的话,咱们不用太抠搜,哈哈。”

她说着将桌子上的钱分了分,又道:

“剩下的这些,还得拿一百两做小猪场近期的开支,短工每月的工钱、猪圈维修、耗材、请种猪什么的。

另外……咱家也该配置一辆马车了,我在城里打听过,经济适用一些的,连马带车,要七八万。

这样算下来,还余个十三万。就存在我这儿,做以后咱们搬去城里,开真正猪场时要用到的启动资金吧。”

沈家三人听着,脸色从欢喜到不可思议再到愁容满面,葛秀芬第一个说:

“这这这这钱也太不经用了点?我的私房钱我不要,给你一起存着!”

郝淑兰和沈大狗,也连忙将五十两银子放了回来,说:

“我的也是。”

“姐,我也是。”

沈绾柠忙给他们推回去,又道:

“不差钱~你们忘啦,咱家在养的十窝猪崽,马上又能卖了,再过两个月,村民们养的一百七十多头肉猪,也要出栏了,到时候把猪崽钱和饲料钱收回来,还差这百八十两的么?”

“不过……”沈绾柠顺带说道,“先前是说,这半年就要搬去城里,但现在看来,钱是不差,却也不够多。

而且村里人帮咱养猪挺积极的,如果这次收钱回来,没什么人扯皮,也还可以带着他们再养两轮。

到时候多攒些钱,去城里才立得住脚。”

葛秀芬、郝淑兰和沈大狗听得连连点头,纷纷表示:

“绾柠,你考虑得太周全啦。”

“娘可真是省心。”

“都听你的。姐姐。”

沈家的马车很快买回来了。

火红的布条扎在车头两侧,连马儿的头上也簪了一朵大红花。

三个孩子在车厢里蹦蹦跳跳。

村民们在外头羡慕不已。

唯独郝淑兰心事重重。

沈绾柠发现了,便走去问她说:

“娘,你这是怎么了?从城里回来,就一直不太高兴的样子,是看上了什么东西,没买成,心里还惦记着么?”

郝淑兰摇了摇头,略有些尴尬的道:

“是……你舅妈捎村上人给我带话,刚才在城里遇见了……说是……你外公外婆动不了,还单独住在老房,而他们已经搬到一里地外的新房去了,还说……挪你外公外婆需要人手,让我这边出几个,否则就不搬……”

沈绾柠很快想起来了——

郝淑兰的娘家,远在一百多公里以外。

话能传到她的耳朵,事情都不知道过去多久了。

当初她是家里的幺儿,上头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照顾着,父母也相当疼爱,可以说是被宠着长大的。

后来她的姐姐们相继出嫁,父母虽有心留一个小房子给她,随她出嫁、入赘都好,但嫂子一过门,就横竖看她不顺眼,逼着她三天里就找了人家嫁出来。

找到的,便是桥头村沈家了。

那时葛秀芬已经没了丈夫,跟儿子相依为命,家里状况可想而知。

若不是有人介绍,恐怕都没机会帮儿子寻到媳妇。

嫁到沈家后,捉襟见肘的经济,山高路远的距离,生出来需要养活的孩子,使得郝淑兰前十年里只回了三次娘家。

可谁又不想念自己的父母呢?

更别说还是需要担心的状况。

沈绾柠当即道:

“便出人手过去就行了呗!

娘,正好你也挺久没见外公外婆了,咱们家现在有条件,你就多带些东西,坐着马车回去看他们吧。

这次,舅妈肯定不会连碗水都不让你讨来喝了。”

“绾柠……”郝淑兰颇感动,又问:“可是马车你不要用么?”

“我还有一辆老牛车呀。”沈绾柠说,“只是现在,村里人养猪,有什么问题都要找我,小猪场我也得盯着,实在走不开,就不能跟你一起回去了。

至于人手……要不要我给你找几个搬运工?”

郝淑兰连连摇头:“不得不得,阵仗太大,可能你舅妈又会有意见,还是,我带上大狗就行了。”

这时,葛秀芬走了过来:

“我也去吧?本来回娘家这种事,该是家里男人陪着的,但是绾柠的爹走得早……我这个亲家母,也该去看看亲家二老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