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负笈游学 第75章 终归还是意难平

文秀小和尚前脚刚走,一身大红衣裙的云初晴就进了房间,两人相遇于门口,微微欠身致礼。

“若是有所嘱托,云姐姐告诉妍冰便是,怎还亲来了此处?”

“还不是想念那位不懂女儿心的傻郎君,他不去寻我,我便只能寻上门来了。”

林沐揣揣,不知做何言语,云初晴见状再启话头。

“对了,往常沐弟弟不是都唤吾晴姐姐吗,今日怎生变化?”

林沐解释道:“近日痴迷于一本话本小说,其中有一仙子,名唤云霄,是个恬静优雅,毫无缺憾的人儿,本以为其能安享大道,但最后的结局却被圣人压在麒麟崖下。”

提到云霄娘娘,林沐明显面容一黯。

“沐弟弟可是惋惜云霄娘娘的际遇?”

“多少有些,晴姐姐如何知道这云霄娘娘?”

攻略公子,自然要将他的爱好全部琢磨的透透的。似这个年纪的少年,从不会少稀奇古怪的遐想,而公子不忍卒读的话本小说,更是极为重要的参照。

所谓话本小说的精髓,不正是代入感?

只要搞清楚公子感兴趣的部分,照方抓药,不愁不能将其抓的死死的。

讨公子欢喜以便自己能够暗中控制,这可是自己辛苦前行的目标,也正是自己的长处所在。cuxi.org 猪猪小说网

“我曾有幸拜读过《封神演义》这部大作,对于在大劫前期能够保持清醒,入劫后敢与圣人动手的云霄娘娘极为敬佩。无论结果如何,云霄娘娘的仙生都已经足够精彩,便是上了封神榜后,还有沐弟弟这样的人惦念,着实令人羡慕。”

“有劳晴姐姐开导,是我太过矫情了。”

云初晴玉手拂过林沐面庞,“傻弟弟,似你这般的性情中人,才最是能惹得小娘子春心萌动。

对了,沐弟弟还未说明为何唤我云姐姐呢,莫不是想说姐姐也会如云霄娘娘那般,过得潇洒而肆意?”

“初读封神得闻云霄之名,便觉意难平,该是怎样的天地造化,才能生出这般灵秀的女子。而这种感受,恰恰与初见姐姐时一般无二。”

绕了一大圈,原来在这里等着,这小傻瓜一本正经的说起情话来,还真让人觉得有点可爱。

似是不胜娇羞,云初晴以衣袖半遮面,云妖精还是云妖精,就这一下,便让林沐口干舌燥。

要不然我干脆从了她?挥挥头将这个没出息的想法甩到一边,赶紧说正事。

“晴姐姐,这个小和尚可曾验明了正身?”

目光流转,云初晴眼中带着几分幽怨与娇嗔,似是在责怪林沐不解风情。

林沐憨笑两声,“非是弟弟愚钝,只是再不将话题转向别处,弟弟今天就舍不得放姐姐走了。”

“姐姐也想留在这呢。

好了好了,看你那一脸的紧张样,好像姐姐能吃了你一样。

这个名为文秀的小和尚确实是无戒法师门下的弟子,也是无戒法师在六合寺惟一的弟子。年纪虽小却精通佛法,被视为佛门末法大劫的希望所在。

无戒法师圆寂之后,六合寺掌门方丈亲自教导这个小和尚,如今悬空寺现世,为了找寻佛法精进的机缘来到此处。”

“所谓佛门的末法大劫究竟是个什么路数?一直喊着末法大劫,但实际上除了武宗灭佛,佛门的传承并未有什么大的挫折。”

“沐弟弟说的不错,佛门中人,尽是些口号喊的响亮,实际上却少有作为之人。末法大劫,不过是一帮惫懒的老和尚想要寻个说法,让年轻的僧人保持奋进,以此永固佛门地位而已。”

林沐心道:晴姐姐的说法未免太过苛责,佛门中人可是极有进取之心的,光是悬空寺出世之事,便有如此数目的僧人汇聚此地。若真是有灭门危机,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乌泱泱的光头会挺身而出呢。

“照此说来,我这文秀师兄还是佛门中极为重要的佛子,但来人与我交谈之时,言语中似乎有所隐瞒,这可不像是出家人所为。”

云初晴秀眉轻皱,沐弟弟自然不会胡言,那这小和尚又为何要有所隐瞒?莫不是这是师门传统,师兄总要坑上师弟一下?

想到这,云初晴不禁露出自嘲的笑容,与沐弟弟接触多了,总是会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应该还是应在悬空寺之事,悬空寺多重宝典籍,便是遁入空门,有几人敢说自己六根清净?”

听起来这个解释确实比较合理,不过自己并没有前去看这个热闹的想法,文秀师兄这般防备就没意思了。

只是林沐此时并不清楚,他与佛门的缘法纠缠,远远超乎他的想象。

正事三言两语说完,接下来事态发展自然会有教中天机堂通报给自己,到时候再根据事态发展制定策略便是。

不知为何,林沐的思绪又回到了云霄的悲剧结局之上。为了兄长愤而出手,凭借手中的混元金斗削去了阐教十二金仙的顶上三花,太清圣人出手,才将其镇压,上了封神台,无缘大道,成了天庭中的送子娘娘。

只是话本小说而已,何必如此在意,待哪日得了闲,重写封神就是了。

哄骗自己的最高境界,就是以作者之身重炼风火水土,再启封神。

“沐弟弟莫不是还在为云霄娘娘感怀?”

“不错,我也当真称得上是无可救药,不过是那位许先生用以吊人心弦的苦情角色,我竟无端又陷入感伤之中,叫晴姐姐见笑了。”

除去身份不谈,沐弟弟确实是个浑身冒傻气的少年,对于这世间险恶,少了许多认知。

“让姐姐来猜上一猜,便是沐弟弟心知书中不过是虚构之言,却终归还是意难平。觉得像云霄娘娘这般完美的女子,自然就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相称。”

林沐身上那没来由的悲伤仍在,道理自己都懂,可偏偏掩不住心中的悲苦。

“晴姐姐说的不错,想是我读书读的入了魔,真是活脱脱一个书呆子。”

“弟弟可知,存世的那儒门圣人,年轻时也是个书呆子呢,为探寻旧日圣人道路,生生在翠竹前坐了几日,没寻到什么道理,倒是大病了一场。”

林沐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位颇多轶闻的儒圣身上,倒是暂时忘却了云霄之事。这位圣人还有一个传闻特别有趣,与佛门也有所关联。

话说儒圣成圣之前,入寺庙拜访久负盛名的禅师,两人论道之后,此时不过是个书生的圣人四句便将禅师劝的还了俗。那几句正是:

“禅师俗世尚有家否?”

“有。”

“家中可还有长辈健在?”

“家中老母尚在。”

“可曾想念家中高堂?”

禅师沉默了良久,才满脸羞愧的答道:“心念母亲久矣,那是我惟一的母亲啊。”出家之人,本应该看破红尘,悟透生死,说出想念母亲的话,与他的身份极不相配。

“想念母亲有何羞愧之处?这是人的本性,所有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情。”

听到书生所言,禅师默然无语,只见两行清泪。

第二日,这禅师便打点行装,与主持告别,不做闻名遐迩的禅师,回到母亲身边尽孝。

自此之后,便是儒圣精通三教义理,也少有高僧愿与其坐而论道,毕竟前车之鉴仍在,若是自己也被劝的还了俗,岂不是贻笑大方。

自己此行游学的终点,也正是儒圣所在的会稽。到时便能跟随在这位名满天下的圣人身边请益,以儒圣性子,说不得会发生多少有趣之事呢。

见林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面上满是喜色。云初晴与妍冰使了个眼色,便悄悄离开,正事已经妥当,今日就暂且归去。驯养公子,非是一日之功,需得缓缓图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