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当世奇才!

大唐皇帝李治焦灼的身影,正在殿内来回踱步。

自从收到李世民和长乐在万年县失踪的消息,他的心就一直在悬着。

如今关中天灾肆虐,时局不稳。

当此纷乱之际,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万一老爹和女儿遭遇流寇,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所以。

李治在第一时间就下了严旨,让宫中戍卫军前往万年县寻人。

“陛下勿急,太上皇和公主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安然归来!”

长孙无忌见状,急忙上前宽慰。

“但愿如此吧!”

“辅机啊,你说上天是不是真在惩罚朕?”

“为何这些天灾人祸总是接连不断的发生?”

李治停下脚步。

脸上尽是疲惫之色。

自从登基以来。

他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立志要打造出一个大唐盛世。

可偏偏老天要跟他唱反调。

在这三年间,天灾几乎没断绝过。

“陛下切莫自责,眼下大唐的困境在粮食!”

“若是各地官仓粮食充足,各地饥荒自然会迎刃而解!”

长孙无忌嘴上虽在劝慰。

可心里同样对粮食一筹莫展。

“缺粮之难,非奇才不能解!”

李治摇头,喟然叹道:“只可惜满朝百官,竟无人能解朕的粮食之难啊!

近几个月。

朝堂上每天都在为粮食朝议。

有提议卖官的。

有提议鬻爵的。

甚至还有提议增加赋税的……

但李治哪会采纳这种自毁长城的谏议。

最后只好把募捐提上了章程。

然而事到如今,募捐也没募出个所以然来。

“启禀陛下,太上皇和公主回宫了,此时已到了殿外!”

这时,一名御前内侍忽然奔进殿内,躬身禀道。

“陛下,臣没说错吧!”

长孙无忌闻言,当即面带微笑道。

“哈哈哈,朕心头的大石总算可以放下了!”

李治愁容一舒,顿时大喜过望。

正在说话间。

一道清脆而悦耳的声音,已从殿外传了进来。

“父皇,质儿回来了!”

紧接着。

一老一少两道身影缓缓走进殿内。

他们正是李世民和小长乐。

“儿臣见过父皇!”

“拜见太上皇!”

李治和长孙无忌急忙迎了过去。

齐齐向李世民拱手一拜。

“不必多礼,都平身吧!”

李世民淡淡瞥了两人一眼,而后向御座走去。

作为太上皇虽没实权。

但其尊贵是不言而喻的!

哪怕是要坐龙椅,李治也不敢有什么意见。

所以,李世民很不客气的坐上了龙椅。

“父皇,此次陇西祭祖之行,您辛苦了!”

李治抱起长乐亲昵一番,又向李世民说道。

“朕倒乐得其所,在宫里憋久了,出去跑一趟人也神清气爽了!”

李世民捋了捋胡子,意有所指道。

“嘿嘿,父皇开心就好!”

李治抚掌讪然一笑,又问道:“只是您在万年县……为何突然离开千牛卫?”

“爱钦这是在怪罪朕擅作主张?”

李世民斜睨李治。

语气顿时有几分不满。

“父皇误会儿臣了!”

“儿臣是担忧您离开千牛卫,遭遇危险!”

李治急忙解释。

没办法。

在老爹面前,他可不能端起皇帝的架子。

“朕在万年县离开千牛卫,是为了微服私访!”

见儿子态度还算端正。

李世民虽心有不满,但没有继续刁难。

“微服私访?父皇为何要微服私访?”

李治大感诧异。

不仅是他。

就连长孙无忌同样满脸惊诧。

要知道李世民退位之后,就不再掌权理政。

如今居然私自去微服私访!

他要干什么?

难道想借此机会招揽民心,重新复辟?

“当然是为了筹集粮食!”

“如今大唐的饥荒迫在眉睫,而你朝中那些不争气的百官,却对此束手无策!”

“所以朕只好亲自出马,去民间筹集粮食来替你解忧!”

李世民老当益壮。

说起话来中气十足。

直把长孙无忌听得脸皮阵阵抽搐。

因为他也是不争气百官中的一员。

“原来如此!”

李治点点头,又随口问道:“那……那父皇是否筹集到了粮食?”

“粮食倒没筹集到多少,不过朕在万年县郊却寻访到一位当世奇才。”

李世民扫视两人。

忽而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万年县还有当世奇才?”

“父皇且说说此人姓甚名谁?”

李治眼眸一亮。

立马来了兴趣。

“此子名叫李忠,虽然年不到弱冠,却有着一身惊世之才……”

接下来。

李世民开始细细讲述在李家皇宫的奇遇。

李治和长孙无忌两人越听越震撼。

他们万万没想到。

当此天灾频发饥荒横行之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