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心怀纤纤玉梦一场

已入深秋的山上一片叶落萧萧的景象,凉风嗖嗖的在耳边响起。这莫名正走在山中往山下而去,还没有到山脚下听见有人唱道:

昨日高墙庭院深

今有天涯断肠人

屈指富贵有几多

只怨今生只怨恨

走近一看是一砍柴的樵夫在唱。这莫名心里已经有数了,暗自庆幸,那姬桃必定是化为灰烬了吧。这下了却了一桩自己的心事。气喘吁吁地回到自己家換了干净衣服,驾着车子往邓府家里去了。进入院子,凉风习习,见到湖里荷花尽开,水波荡漾中九皋摇着小船正在其中游玩,口中叨叨着什么诗。看那样子心情大好。直接朝岸边走去。转而想起山上的事情;这人世间历朝历代的人,那个不是因为钱财呢?他姫家,这邓家不都是吗?我也不例外啊。心里全然不一点悔意,大步走到湖边桥上,往湖中的九皋喊道:“公子上岸吧要起大风了……”那九皋那里理会,站在那里诵读:

庭院深深杨柳堆烟,

雨横风狂门掩黄昏。

乱红飞过春暮百草千花寒,

双燕陌上相逢,

水阔敲秋韵万叶千声。

柳外轻雷池上雨,

堤上逐画船绿杨楼外秋千。

东风从容垂杨紫陌遍芳丛。

春事绿暗红嫣。

暖风绿杨庭院。

桃李己过秋尽染

陌上初染暗垂珠露,

远水孤云消魂寒。

正在此时,天空落起雨来,不大一会儿便一遍淅里哗啦的雨声。这莫名连忙往桥下边的亭子里跑去准备躲雨并等待九皋从湖里出来。心里想自言自语道:“什么远水孤云消魂,这下怕你是真的如此了……我说这富贵人家的公子咋那么长不大呢……”

坐在那里双肘杵在栏杆上,往那湖里望着。不大一会儿又见两个丫鬟带着雨伞往桥这边走来,路过亭子间见到莫名轻声责道:“你到好,眼生生看着小公子在那里淋着雨。”“我有什么办法呢?我喊他他听吗?此时公子诗意大发,你们止得住?”

两个丫鬟便撑着伞走至桥中,站在雨中,两个花一样的女子长发飘飘地站在那里,别是一番景致。

好一阵过去,听见有管家的声音从桥那边的大门口传来:“老爷回来了。”话音刚落,见到邓通由几个宫人族拥着走上桥了。

这莫名急得向湖里的九皋喊道:“小公子,我的小祖宗老爷回来了。”只见九皋这才转身摇橹从一片荷花丛中出来。这边莫名接着帮他收好船,扶着到了岸边:“我的祖宗爷,衣服湿透了……”一边脱了自己的衣服披在九皋身上。“我今天要正式向父亲提出迎娶姬桃入府的事儿”。“好呀。机会难得。听说那朝中这个事那个事多着呢,老爷日夜陪伴皇上……好不容易才有空回府哩。”

搀扶九皋回到房中更换了干净衣服,二人往厅堂去见邓通了。此时的邓通也是才到家一会儿,穿着一件紫色的袍服,仪表非凡地端坐在厅堂正面墙下的那座皇帝赐给的金碧辉煌的椅子中。夫人黄氏,坐在旁边。身后的墙上挂着皇帝赐给的一幅锦绣字画,画中显示着当时汉代著名的宫廷园林的山水风景。见到九皋进来,面露微笑地说道:“刚才在桥上听到你的读诵。我儿越发的长进了。”

九皋今天穿着一件白色的秋袍,面如白玉,眼若两颗黑色的宝石闪闪发光。听到父亲高兴的夸奖,便立即跪在地上埋头开始低泣:“父亲不知道儿的事情,所以这么说,儿是有愧啊……”

邓通见状惊诧万分立即问道:“我儿你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快快告知父亲。”又把眼睛盯着九皋身后的莫名。莫名连忙也跪下在地说道:“公子没有任何过错,都是我的不好……”“什么事赶紧说出来呀?”“九皋公子己经是有婚姻在身的人了……”“你说什么呢?”

两个老人大惊失色。

这莫名才将如何与九皋到了山上见到姫桃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个清清楚楚。

“居然拜堂成亲还入了赘?这不是儿戏吗?我们当父母的点儿都不知道!”“你这人到哪儿来的胆子,居然担着聘礼代表我们父母去什么姫家提了亲不说,还弄九皋去拜了堂入了洞房。”邓通夫人说。“我是见到小公子他自从见过那个女子回来后成日都打不起精神来……日夜颠倒……我才想出了这个法子。那家人老太爷是前朝什么官儿,改朝换代时候隐退居住在那里的,也算是有钱的人家。”“那干嘛不明正言顺地说清楚呢?”“之前听夫人您说等九皋十七岁才谈婚娶之事……又知道那老太爷是什么前朝的人怕老爷有忌。”“好了。都別说了。事到如今应该对人家负责到底,尽快让人准备重办邓家娶儿媳妇的宴席吧。把铜山的亲戚们都请回来。还有那边不是修了锦楼吗,留一座给九皋夫妻。一视同仁地对待。我累了,回屋休息会儿。”

说完以后,邓通自是回寝屋去了。夫人这才喜笑颜开站起来走去找管家搭理这邓家的这个娶亲的大事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