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不变应万变

马秀姑的声音很大,瞬间就引来了旁人的侧目。

大殿里来听经的,多半是住在附近的村妇,平日里本就喜欢东家长西家短的打听,如今听到了这样的事,四周就有人竖起了耳朵,哪还有心思听普宁师太说的那什么割肉喂鹰的菩萨。

看着马秀姑那带着挑衅的眼神,秦兮若就意识到她是故意的。

只是让她想不明白的是,马秀姑在大庭广众之下为难自己,她又得了什么好处?

难道是仅仅只是为了让自己当众出丑?

秦兮若不解地皱了眉。

但想到这是普宁师太的讲经会,自己若与她起了争执,定会干扰到普宁师太和其他人,因此秦兮若也就压下心里的不快,敛了心神继续听经。

可马秀姑却没有就此放过她的意思。

见秦兮若不再理她,她便拽了秦兮若的衣摆,抚着上面的绣花纹饰,就发出了啧啧声:“之前我就知道你女红好,求着你帮我绣一方帕子都不肯,你总说自己没时间,推脱我……如今你总有时间了吧?”

马秀姑不提此事还好,一提起此事秦兮若的心里就有火。

她刚到舅母家的时候,是真将她们当亲人,将马秀姑当姐姐。

因为她们二人的身量差不多,自己带来的衣裳,只要是马秀姑喜欢的,自己便送给了她。

还有那些荷包、帕子等物,自己也没少给她做。

她倒好,转头就跑到外面去显摆,还拿着自己做的东西四处送人。

秦兮若得知此事后,就再没给马秀姑做过任何东西。

见她旧事重提,秦兮若不悦地抽回衣摆,冷冷地道:“我又不是你家的绣娘,凭什么要我给你绣?”

“你这人怎么这样?之前我娘可是拿出了压箱底的布料给惜时做了新衣裳,却什么都没给我做,你不得补偿补偿我?”马秀姑却突然缠起了秦兮若,那娇嗔的语气,仿佛二人是多年的好姐妹一样。

秦兮若不知道马秀姑在发什么颠,但看着有人向她们剔来嫌恶的眼神,她便知道她们打扰到其他人听讲经了。

“你要么在这好好听经,要么就出去。”秦兮若就瞪了眼马秀姑,不再说话。

没想马秀姑听了这话竟真的消停了下来,一脸恭敬地跪坐在她的身边,直到普宁师太的讲经大会散去。

姑嫂庙的斋菜虽有名,却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吃的。

毕竟花吃肉的钱吃几个素菜,务实的农家人都不愿做这种亏本的买卖。

因此前来听经的人,三三两两地回去了,只留下了她们这些在客院要了厢房的人。

这一次,马秀姑是彻底缠上秦兮若。

像是怕她又跑掉似的,马秀姑亲亲热热地挽住了秦兮若的胳膊:“好啦兮若,我知道以前是我的不对,可我那时候不是年纪还小嘛!你就原谅我的不懂事好不好?”

听着她说的这话,秦兮若就直想笑。

这人得多厚的脸皮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啊?

她难道真忘了之前是怎么欺负自己的了?

“表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出了大殿的秦兮若没了之前的顾忌,便不再忍她,“你之前做的那些事,你心里没有数吗?是一句不懂事就能敷衍过去的吗?”

马秀姑听着就哭了起来:“杀人不过头点地,你要我怎么做才能原谅我嘛!”

这话听得秦兮若就开始称奇。

“你为何一定要我原谅?”她嘲讽地笑问,“就算我不原谅你,也不会把你怎么样,你何苦跑到我跟前来又哭又闹?”

“兮若,这件事舅母也有错,是舅母没有照顾好你们姐弟。”冯氏又不是个傻的,今日秦兮若对她的嫌弃之意,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秦兮若如今抱上了宁王的大粗腿,眼瞧着就有好日子可过了,自己若还不同她打好关系,那才真叫吃了亏。

冯氏假惺惺地抹着泪:“你只说舅母亏待了你,可你怎么不想想,你舅舅名下虽有几亩薄田,可一年的收益也就刚刚够我们一家人的嚼用。先前是有你父亲留下的银两,所以我们还能吃得起肉,穿得起新衣裳,可后来……”

冯氏说到这特意顿了顿,还长叹了一口气。

“后来的事,你也知道了,抚养你和你弟的重担一下子就压到了你舅父的身上,他不得不捡起了你父亲的人脉,像你父亲那样当起了行商。起先他还只是在这附近的州县转转,每隔一两个月回来一趟,留下些银两来贴补家用,而如今他的生意越做越远,除了偶有书信回来报平安,竟没有捎回一文钱来,我们就只能坐吃山空。”

“我一个妇道人家,既要管着家里的事,又要愁地里的事,自然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就拉了你与我一块分担了。我知道,你会问,为何偏偏要磋磨你做那些家务事,从不让你秀姑表姐干活。可我哪是不让她干活呀!她那是完全什么都不会呀!我让她生火,她差点就把厨房给点了,我让她和面,她就把一袋面粉都给祸祸了……所以家里的活,我就只能指望你了呀!”

“至于你说你弟落水要吃药那回,那不都是没钱害的么!你舅母但凡手上有点钱,又哪会拦着不让你请郎中?后来你也瞧见了,你弟弟那病,不就把你身上的那点积蓄全都花光了么?后来我让你嫁罗屠夫,那也是没得办法了呀!我也不想让你前面给惜时治病的钱打了水漂呀!可放眼整个十里村,除了罗屠夫,还有谁愿意花这个钱呀……”

冯氏说得情深义重,好似她当时那么做真的是情非得已,众人更是听得一阵唏嘘。

那刘二太太更是嗔怪道:“马有财家的,这事我得说你几句,大家乡里乡亲地住着,你遇着了事竟不是先来找我们帮忙,却想着将外甥女嫁给村里的罗屠夫,那罗屠夫黄土都埋了半截了,你这不是把人往火坑里推么?好在秦姑娘福大命大,才有了今日的造化!”

秦兮若本还在奇怪今日舅母为何要这样一番唱念做打,在听得刘二太太的话后,她反倒明白过来。

她脑海里就闪过慕成雪说的“有所求”,于是她决定以不变应万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