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忽必烈与李煜的对决

接受刘整建议的忽必烈立马开始准备攻打襄阳的事宜。

“怀都,你与宋军交战,觉得对方如何?”

前行途中,忽必烈看着身旁的怀都不由得好奇的问道。

当初怀都灰头土脸的回来,忽必烈便知道怀都此战的艰难,怀都的实力忽必烈是知道的,能作为自己手下的名将,既然怀都没有问题,那么便是对方的实力不弱了。

“陛下,这伙宋军,与我们常见的宋军不同。

我们常见的宋军,战斗力孱弱,胆小无比,甚至比草原上的兔子还不如。

但是这一伙宋军,装备精锐,经我观察,披甲率大概能达到七成。

骑术精良,战斗意志也很强,在被我军团团围困,对方几次冲阵,都差点冲到我的面前。

在与怯薛军的战斗中,也不落下风。

要不是我军人数众多,又加上有怯薛军中的重甲骑兵,恐怕很难击溃对方,就是人数差两倍左右,也被其保存了大部分实力,逃了出去。”

忽必烈面色有些凝重,对方已经对自己有所了解,但是自己还尚未知晓对方的底细。

在忽必烈已知的宋军中,还从未听说有如此军队,要是真的精锐,又怎么可能一直没有听闻过呢。

忽必烈转头看向怀都,审视了一下,随后摇摇头,怀都不会在这件事上骗自己。

“陛下,前方发现大量人马,恐怕有三十万之数。”

正在前方探查地形的史天泽突然来到忽必烈身旁,将沉思中的忽必烈惊醒。

“你说有三十万人。”

忽必烈满脸疑问,当初你逃回来的时候,可是向我说有十五万余人,这才过去一月有余,人数便到三十万了。

“陛下,正是。

依臣的观点,恐怕南宋的军队,都在这里了。

只要陛下拿下这三十万宋军,一战灭宋就在眼前。”

史天泽看到忽必烈怀疑的目光,不由得拍着胸脯说道,脸上满是自信的表情,自己与南宋相交这么多年,南宋有多少家底,自己岂能不知。

当初襄阳之战,自己便知道南宋军队不多了,眼下拿出三十万,恐怕南宋皇帝已经开始砸锅卖铁了吧。

“传令下去,摆好军阵。

我倒是要会会面前这支宋军,看看是不是中原又出了一个岳飞。

史天泽你率领汉军世侯为前锋,探马赤军为左翼,由刘整掌管,怀都为右翼,掌管手中的怯薛军,我做中军。”

说着,忽必烈传令史天泽命令大军摆开阵型,与李煜所率领的三十万大军两军对垒。

“是,陛下。”

得到忽必烈的命令,史天泽、刘整、怀都找好自己的定位,开始与李煜两军对垒。

。。。。。。。。

“不愧是纵横欧亚的上帝之鞭,闻名不如见面,观其军容,便知是一支强军。”

李煜等人看着面前的元军,心声感慨,只见对面铠甲上的肃杀之气,就可见一般。

在他们看来,对面的军队,已经有了一种无敌的信念,也可以被称为军魂,身在其中的人,不知不觉的就会被其影响。

不过,李煜等人可管不了这么多,要与对面的元军在野战中好好的打一次。

李煜看着面前的局势,脑海中的画面浮现,都是来自李世民的传承记忆。

虽然第一次统率如此多的军队,但是李煜镇定自若,好像历经了无数次大战一般,心中已有了谋划。

“王翦、蒙恬,你二人上前,作为前锋,抵挡住对面的正面进攻,

霍去病、多尔衮,你二人掌管骑兵,分属两翼。

我与刘裕、尉迟恭在中军,调度局势。”

李煜上前,将命令一道道发出,自己以三十万人对五十万百战兵,自然是处于不利的位置。

更何况对方还有重骑兵,这让李煜有些难受,在古代战场之上,重骑兵的作用,与坦克也差不多吧。

一旦被重骑兵分散了队形,这时只要轻骑兵切割战场,自己的败局便定下了。

王翦、蒙恬的大秦长城军,作为驻守长城的军队,本身就对异族有着额外的伤害,当年蒙恬能却匈奴七百余里,便是靠着长城军,更何况,长城军的防御力也有所保障,想要抗住对面的前锋和两翼的袭扰应该不成问题。

自己两翼使用霍去病和多尔衮,也正是出于保护的需求,一旦对方两翼有所移动,自己的两翼骑兵必须要能顶住对方的压力。

不能让长城军两侧出现空洞,从而被对方抓住机会,切割战场。

霍去病本身对游牧民族就有着天克的特性,毕竟霍去病从横空出世开始,便是在与游牧民族大战中绽放光彩的。

多尔衮作为游牧民族出身,又率领着平定天下的八旗军,自然也有能力与蒙古骑兵做对手。

只有刘裕手中的士卒,多是新兵,哪怕是在嬴政和刘彻的光环下,也只能达到可堪一战的程度。

如果李煜将其放在前面,若是溃败,肯定会影响到后面的士卒,不如将其作为中军了。

更何况,刘裕也是古之帝王,虽然未能成就大一统,但是其光环全点在了军事上,也是个军事皇帝了。

刘裕的战车兵克制骑兵还是有一手的,只是不知道演练到什么程度了。

双方大战一触即发,史天泽带着忽必烈的期望,直冲李煜方的前军,王翦、蒙恬沙场宿将,怎么可能会吃亏,两人特性一开,反而是占着人数优势的史天泽走入了下风。

汉军世侯碰到长城军,宛如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力气发泄不出来。

后方的忽必烈很快便发现了前面的问题,允许两翼骑兵出击,以此干扰长城军。

对方的异动,被李煜看在眼中,于是让霍去病、多尔衮率军前去,与对方的骑兵进行缠斗。

双方皆目视战场局势,原本实力强大的元军,竟然与宋军斗了个旗鼓相当,双方都铆足了劲,想要将从对方身上打开一个缺口,以此来获得胜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