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天下景从

“明公,我奉陛下所托,希望明公能将明军让渡于我,这也是为了天下承平,等明公前往明国,再招募训练也不迟。”

契苾何力身着玄甲,步入府中,一股来者不善的意味。

徐达、常遇春皆披重甲,横在朱棣与契苾何力之间,目露凶光,丝毫不避让。

听到动静的刘伯温、宋濂两人,急忙从后院赶来,看到剑拔弩张的场面,顿时心中一紧,难道所托非人,李世民如今反悔,想要将他们消灭在萌芽中。

如果真是这样,他们今天这一关就难过了,明军三大营已经追随曹操前往了益州之地,距离此地千里,远水解不了近渴。

当听清契苾何力来意,众人松了一口气,他们早就想过有这么一天了,各路诸侯皆携带自己的精锐部众离去,看似来前往边疆为唐戍边,实际上天高皇帝远,自己与土皇帝何异?迟早会刀兵相向。

现在这种局面,说明李世民还未将他们作为真正敌手,有放他们前往封地之心,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契苾何力将军,明军三大营已随魏公出征秦国,难以召回,至于剩下的明军,将军可自取,我明公一系愿为陛下马首是瞻。”

朱棣用着稚嫩的语音,对着契苾何力说道,随即伸手拍了拍徐达,让其将手中的明军让渡给契苾何力。

徐达愣了一下,回头看向朱棣,只见他的手已经放在了自己的身上。

刘伯温看到这一幕,顿感欣慰,朱棣年幼,便已知晓能屈能伸方为丈夫,主公后继有人了。

“徐达领命。”

听到对方没有反抗之意,契苾何力也松了一口气,要是处理不慎,逼反了明公府,这对李唐来说是一个不利的消息,毕竟讨伐秦国的大军还在前往,后方乱象渐生,会动摇前线军心。

“多谢明公理解,陛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今日之事,我会上报陛下。”

契苾何力双手作揖,视线落在明公身上,说道,随后,便跟随徐达前去接管明国军队。

看着契苾何力的背影,刘伯温缓缓开口道:“唐皇这是算准了我们无法反抗,只能束手就擒呀。”

刘伯温摸着自己的山羊胡,轻纱长袍随风飘扬,仙风道骨,苦笑地说道。

“他就不怕将我们逼反了吗?前线还有那么多征秦大军,如果他们联合秦国,引秦军出关,李唐王朝就不怕覆灭吗?”

朱棣有些想不明白,直觉告诉他如今跟李唐冲突对己方不利,但是李唐究竟是有什么底气,敢在这个时候削藩,就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刘伯温和宋濂相视一眼,明公尚年幼,却有明君之风,懂的虚心请教,是个可造之材。

这毕竟不是游戏,有了朱棣的角色卡会让他成长得更快,但是并非一定能达到朱棣的高度,甚至是超过朱棣。

“明公有所不知,三路征秦军中,只有进攻虎牢关的是唐军本阵,且在统帅李靖麾下。

虎牢关靠近李煜统治的核心区域,交由别人负责,李煜心中自然有担心,但是李靖乃是李唐旧将,是核心班底,他自然放心。

进攻武关的刘裕和走剑阁古道的曹操,两人所走的道路都是李唐新占之地,统治根基原本就不牢固。

李世民这是借由刘裕和曹操的军队震慑沿途的豪强、士族,不出意外,李世民如今已经派遣官员和军队开始要对这些地方进行管理了。”

宋濂思索片刻,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棣有些失望,他没能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为何李唐敢在这个时候削藩呢?

刘伯温看出了朱棣的想法,开口补充道:“明公,宋濂所言是唐国的做法,至于他为何敢这个做。

臣以为,如今看起来李唐大军在外,实际上,李唐出兵不多,只有虎牢关一路,其余两路都是我们这些诸侯的兵力。

我们、刘彻、刘备、曹操、刘裕等人的军队,大多都被编入了武关、剑阁两军,这两军损失惨重,也不会伤及李唐的命脉。

相反这些军队损伤的越多,李唐就会越高兴,这就是借着秦国之力,变向地削减我们掌控的军队。

至于,这些前线军队是否会反,反了之后,李唐是否会怕呢?

臣以为,不会。”

朱棣的好奇心被刘伯温勾了起来,连忙追问道:“为何不会呢?曹操、刘裕放秦国出关,我觉得肯定会动摇李唐的社稷。”

“明公,你看。”

说着,刘伯温走到朱棣的桌案面前,朱棣也亦步亦趋,跟随刘伯温到桌案面前。

等到众人来到桌案面前,刘伯温展开地图,指向荆州、豫州两地,解释道:“明公,如今曹操军、刘裕军的后勤都掌握在李唐手中,李唐只需要截断粮道,坚壁清野,便能制服两军。”

朱棣听到这里,摇了摇头,疑问道:“先生所言,未能说服我,如果两人占据豫州、益州,肯定会对李唐造成影响的,那时天下将会再出现新的割据势力。

秦国应该会很喜欢看到这种场面,肯定会出兵制止唐军的,两国肯定能得以保存,那时,李唐就危险了。”

刘伯温哈哈笑了几声,欣慰道:“主公能有这种想法,肯定是认真思考过了。但是主公为何没有想到,益州、豫州原本是刘备、刘彻的地盘,他们二人与我等一样,被留在邺城内,他们的下属愿意服从刘裕和曹操吗?那些居住在邺城向着李煜表忠心的士族,愿意支持刘裕和曹操吗?”

“先生,我明白了。”

朱棣恍然大悟,宋濂、常遇春也是面露欣喜,他们虽然早就听明白了,但是现在能看到朱棣有长进,颇有种自家后辈有出息的感觉。

与此同时,刘彻、刘备、刘裕、曹操、张角所居之地,先后被契苾何力光顾,夺走了统兵之权,所幸,众人身边皆有智谋之士,才没有因脑袋一热,引发兵乱。

契苾何力不仅造访了诸侯王府,还对居住于邺城的世家进行了拜访,从他们手中拿走了私兵。

郭子仪与李光弼,一个前往了豫州、徐州、兖州等地,一个前往了荆州、扬州、交州等南方之地,杜如晦居襄阳从中调度,天下景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