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巴赫猜想,海军订单

听到叶明承的话,另一边的叶靖海神色一震,然后问道:“你是说深蓝军工有了新的武器研发计划?是什么武器?是我们海军用的吗?”

叶明承闻言嘿嘿笑了笑,说道:“二叔,这个还在研发阶段,最多三年应该就会出成果了,到时候给你一个惊喜,提前说出来就不是惊喜了。”

“嘿呀,对我你还保密,好,这可是你说的啊,要是到时候不能让我满意,那你就跟明辉一样,来我的手下当两年大头兵吧。”

叶明承脸色一黑,他好歹也是少校转业,要是进了海军当大头兵,那不得被人给笑死,于是他斩钉截铁的说道:“那二叔你就死了这条心吧,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挂断了电话以后,叶明承想了想自己接下来应该做的事情。

数学,生物,物理,化学,机械,材料,地理,文学总共种学科的教材,文学教材已经完成了。

数学,生物,物理教材完成了%的进度,化学,机械,材料,地理教材完成了%的进度。剩下的至少还需要三个月才能彻底完工。

在这期间,他应该做出一点事情,先把自己在国内的科研和学术地位确立起来。

至于具体做什么,叶明承已经有了打算,在苍蓝星上数学界有十二大世纪难题,其中一道难题就是‘巴赫猜想’,也就是证明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

这个难题也许对于全世界的数学家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对于拥有十级数学知识的叶明承而言,小事一桩。

因为世界的不同,这个世界在物理学领域,没有上一世地球上著名的相对论,或者说苍蓝星的科学家们已经涉足了这个领域,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著作。

这个世界也没有成型的量子理论,没有石墨烯材料的相关研究。

化学领域没有密度函数理论,没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也没有发现碳元素的新形式球形结构。

所以,叶明承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更不用说他的脑海中还有更多超前的知识,想要出名太简单了。

“或许之前是我有些偏激了,这个世界暂时还是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现如今国内的学者们也是以西方的科研秩序和标准来衡量个人的价值和能力。

我如果想要确立自己的学术地位,第一步还真的需要借助西方的标准和顶级科学杂志来提升自己的名望和地位。

只有我先成名了,有了在某个领域登峰的地位后,才能反过来影响国内的科研环境,把深蓝科学杂志推广出去。

这个世界终究不是闭门造车,一个人唱独角戏的世界,有些事情还是要借助那些外国佬的规则来推行。”

叶明承的目光闪烁,终于确定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

海军总部的人第二天就来到了深蓝军工,想要采购剑鱼导弹艇。

在过去的半个月中,不缺钱的海军为了测试剑鱼导弹艇的性能和威力,调动了十二艘舰艇进行了两次海上演习。

在两次演习当中,剑鱼导弹艇以其优异的隐身高速突袭性能,强大的火力发挥出了令人惊叹的实力。

别看个头不大,但是对那些落后的导弹驱逐舰形成了碾压性的威胁,其携带的深水炸弹,在声呐的配合下,甚至还拥有对付潜艇的能力。

海军的大佬们对剑鱼导弹艇的表现相当满意,虽然这种导弹艇只适合近海防御,但是有了这玩意,他们就不怕敌人的舰队入侵领海了。

一艘剑鱼导弹艇售价才万,可以携带枚反舰导弹,4枚近程防空导弹,两具六联装火箭发射器,就是买艘导弹艇不也才亿吗。

按照一枚巡航反舰导弹造价万计算,枚就是万,而近程防空导弹一枚也就是顶天万的造价,4枚合计4万。

艘剑鱼导弹艇,那可以携带枚反舰导弹,4枚近程防空导弹,总共也就是亿。

而一艘航母多少钱?联邦现役的十万吨级莱米兹航母,光是造价就高达4亿联邦元,相当于亿商元。

这还不算组成航母编队的舰载机,导弹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潜艇等等,一支航母编队的造价至少在亿商元。

而造价如此高昂的航母舰队,能够同时拦截的导弹数量顶天也就是枚。

艘剑鱼导弹艇一轮齐射就是枚导弹,要是感觉这样不行就艘,一轮齐射枚反舰导弹,联邦的航母编队根本拦不住。

不要说联邦的舰队有舰载机,侦察机,剑鱼导弹艇无法靠近,这样纯粹就是外行了。

要知道剑鱼导弹艇的设计初衷就是隐形,高速,能够躲避雷达探测,要是不能靠近航母编队的话,研发的意义何在?

叶明承作为有系统的人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海军的那些指挥官们也不是蠢材。

所以说,剑鱼导弹艇在商国目前的近海防御战略当中,拥有着极其重要的威慑地位。

这次海军总部的人来到了深蓝军工以后,也没有过多的废话,大手一挥就是艘导弹艇的订单,合计亿,深蓝军工和蔚蓝造船厂总共赚4亿的利润。

艘剑鱼导弹艇,对于目前的海军而言,差不多倒也足够了。

在签订了合同以后,海军那里直接打过来了亿,用以建造导弹艇的费用,等到导弹艇交付了艘以后,剩下的亿也会全部打到深蓝军工的账户上。

艘导弹艇,按照蔚蓝造船厂的产能,最多两年就能全部交付了。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赠点卷

(月日到月4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