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长使

调集六七十万兵马攻打辰国,若有所闪失,必是灭国之灾。

这样做…即便真灭了辰国,可也毁了自身根基。

当然,作为庆国君王,他自然希望秦辰打得越激烈越好,最好是彻底摧毁秦国的根基。

鹬蛘相争,渔翁得利。

只要摧毁了秦国根基…诸国也就少了一个最大的威胁。

“秦军大规模调往潍惠州,将与辰一战,这是我庆国的最佳良机。”庆王眸光看向一众朝臣。

“大王!”

章庆君说道:“阳合乃六合之中央,意义重大,但周齐必然也深知此理,调集兵力奔赴阳合边境,尤其周王朝…其兵力必是不少,我庆国想要在其手中夺得弋阳,只怕难度不小。”

“这…”众朝臣语滞,但他们都明白此话没错。

吴国没有覆灭前,周王朝没有理由发兵,毕竟那是周王朝的远房表亲…可如今吴国被秦所灭,弋阳那块宝地,周王朝又怎么可能放过。

“那章庆君以为,我庆国此次发兵多少为最佳?当然,即使取不了弋阳,但阳合那么宽的土地,我庆国也要分一杯羹才是。”庆王开口。

“大王!阳合只有十万兵马,其主将天降不过只是十二左更,虽有点名声,但战绩不显,末将以为先调集十万兵力,再调十万兵马在后,或许另有所需。”章庆君道。

“何为另有所需?”

“秦军大举进攻辰国,分身乏术,眼下秦国函谷关也不过十万兵力,若我们攻破了阳合,或可一路西进,拿下秦国的第一大关。”章庆君拳头一紧,“当然,这一切首先要取决于秦辰两军交战、无法回援之际,才有这样的机会。”

“嗯!”庆王点头。

显然认可章庆君之法。但他还是谨慎的开口:“时刻关注此次战役,秦军与辰国开战之际,便是我们进攻阳合之时,若七十万秦军严重伤亡,或者兵败…我们即刻发动总攻,务必一举攻破函谷关。”

“诺!”

齐王朝,北都,大殿!

“大王!我们得到消息,周、庆两国都已经将不少兵力调往与阳合毗邻的边疆,秦军开战之际,就是周、庆进攻之时。”齐国武将上官承志,开口道。

“我大齐的十万兵马,都到了吧。”

“由含渠君率领的十万兵马,已抵达了安北州!”上官承志回应。

安北州,是乌江以北的一座城池,属于齐国的领土。

“命含渠君,大军先于安北州休养生息,一切等候寡人旨意。”齐王平静的道。“修养?”上官承志不解,开口:“届时秦辰两军交战,我们是否要…”

这样的大好良机,齐国岂能错过。

哪知上官承志话语还没落下,齐王抬眸扫视一眼,“寡人说得还不够清楚?”

上官承志心头一震,赶忙拱手:“末将知罪!即刻命含渠君于安北州等候大王安顿。”

“嗯,下去吧。”

“诺!”上官承志拱手,转身离开了大殿。

等上官承志离开,齐王仍旧批阅手中的竹简,淡淡的开口:“既然都听到了,便进来吧。”

“姐姐厉害,什么都瞒不了姐姐。”东方帝凤走了进来,看着王台上的齐王,笑了笑。

“有话赶紧说。”齐王语气平静。

“姐姐是要发兵攻打秦国?”东方帝凤迈步走来,刚才的谈话,显然都听见了。齐王看着竹简,平淡的回应:“不是秦国,是阳合!”

“这有什么区别么?”东方帝凤眸子一闪。

“阳合意义非凡,你不会不明白。”齐王抬眸看了她一眼,淡淡的说道。

“可另外两国也不容小觑,即便是庆国也要强于我大齐,含渠君此行…很难讨得到半点好处。”东方帝凤神情担忧。

齐王语气平静,“现在强于我大齐,不代表一直都是。”

“嗯?”东方帝凤眉心微凝,似有不解,思虑了片刻,随即就明白了什么,不由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笑笑道:“凤明白了。”

“原来昔日姐姐主动提议,将乌江以南划入秦国,秦齐依乌江而治,便已经想到了今日啊!借秦国这把虎狼之刀,削弱诸国之实力,我大齐再坐收渔翁之利;或许还可以兵不血刃地瓜分乌江以南领土。”

她看着王台上的姐姐,也是当今齐国的君主,佩服的道:“姐姐,厉害。”

到了这一刻,她豁然开朗,明白含渠君率领的十万兵马,虽已抵达了安北州。

可并不代表会立即进攻阳合。

至少,在诸国尚有余力之前,含渠君不会挥师跨过乌江。

“既然知道了,便去关注秦军动向,以及阳合之战!”齐王抬眸看着她,说道:“待诸国兵马彼此争斗、打得精疲力竭,就是我齐军倾巢而出之时。

弋阳!

曾经的吴王朝国都,而今的秦国弋阳郡。

弋阳郡城楼上,天降等众将领身穿盔甲,腰配秦剑,眼眸目视前方。

天降开口:“我得到回信,穆统帅已经抵达了潍惠州,明日就会讨伐辰王朝。”地葬眼眸沉思,“一旦与辰开战,诸国必将大举进攻阳合。”

话落,众人的神情都很凝重,因为他们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这片土地…会又一次陷入战乱。

“大王来信,命我们至少坚守六十天,在这六十天内,我们不仅要守住弋阳,还不能让敌人跨过阳合,更不能让敌军去往后方的函谷关。”

天降回眸,看向身旁一众将领,开口道:“城中的粮草、水源,可都准备充足?”

昔日吴国的错误,决不能再犯。

“回将军!”一副将拱手开口:“一切都已准备就绪,若条件允许、若我们都还活着,足可坚持一百天。”

“诸国来犯,必会疯狂进攻,因此,我有一个想法。”天降回眸看向众人。

“将军请说。”众人道。

“以弋阳的重要性,诸国来犯,必会大举进攻弋阳,而我们有十万兵马,且大多都为骑军,若尽数驻守弋阳,很难发挥其最大作用。”天降道。

“将军之意是…”众人瞳孔收缩,隐隐猜到了什么。

“六万骑军,我决定率军出城,散布于阳合各地,在诸国攻打弋阳之际,择机下手,行背刺之乱,致使诸国首尾不能相顾,也不能一心攻打弋阳。”天降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