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 古穿文(25)

贺明隽的性子,说好听些叫洒脱,说难听些就是自私冷漠。

他经历了几个世界,也享受过亲人的关爱,明面上他似乎更融入其中、性格更软和了点,但他骨子里依旧没变。

当初他会花积分救皇后,不是因为母子之情,而是考虑到若嘉乐帝立了继后,他的处境会很尴尬,也少了一个极大的助力。

他总是很理智地权衡利弊、有用与否。

当然,别人对他的好他也领情,并会投桃报李。

只不过,在他心里,这些更偏向于交易。

就如皇后,他们利益一致各取所需,现在相处起来像是合作伙伴。

贺明隽不会让合作伙伴吃亏,但若有人想要他发自真心的在意,那就注定要失望了。

贺峻就是后者。

其实贺峻不是不清楚兄长的性子。

前两天他宫中有人为讨他开心,就说太子殿下待他这个王爷比怀宁公主还好些,他听了这种说法,心中不以为意。

怀宁公主和兄长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可即便这样,兄长对怀宁也没什么特别关心。

他与兄长还隔了一层呢。

兄长对他好只不过因为他有用。

贺峻瞥见兄长衣摆处沾着的黄色或白色的毛,有些酸涩地想道:若真要论起来,他只怕连那两头畜生都比不上。

只是,能想明白是一回事,控制情绪就是另一回事了。

若他能完全理智的话,就应该装出一副恭敬的样子,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甚至找机会杀了兄长取而代之。

而不是现在这样,为兄长的冷漠而失落。

别的小事就罢了,婚姻大事兄长怎能丝毫不过问?

他听说,就连苏叶的婚事都是兄长亲自做主。

他竟连苏叶都比不上么?

贺峻唇角紧绷着,没有回答兄长那句“这种事你问我做什么”。

贺明隽那句话虽是问句,却并非是想要贺峻回答,只是在表明对于贺峻的婚事他不会插手。

见贺峻沉默着,贺明隽就挑明道:“你自己选心仪之人即可,不必因为我和母后的缘故特意考虑沐恩侯府。你若是现在不愿议亲,再缓个一两年也无妨。”

他能看出贺峻对此事不很热衷。

本来他就是见皇后要办赏花宴顺口一提,既然当事人不愿,那就算了。

贺明隽这句话令贺峻的郁闷稍微散了一点,至少在兄长心中,他的喜欢比沐恩侯府的荣光还重要些。

贺峻有些泄气般地说:“那就过两年再议吧,我去给母后回话。”

贺明隽点点头,没有挽留。

而贺峻再心塞只能自己调节了。

兄长连年纪尚小的怀宁都不哄,难道还会来哄他吗?

未免节外生枝,贺峻就立即返回找皇后表明想法。

见他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皇后愈加不解,刚才辰王

的样子像是去征求太子的意见选哪家的姑娘,怎么去东宫这一趟就改了主意呢?

要和兄长商量一下王妃的人选?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还算在情理之中,可若因太子的缘故,辰王便要晚几年定亲,那就有些过了。

皇后问:“可是太子说了什么?”

贺峻摇摇头,道:“是儿臣原本就没太大的兴致,只是念及母后费心操劳,不好拒绝。且兄长尚未定亲,长幼有序,儿臣若越过去,恐怕惹人议论。”

皇后心说:要等太子先娶妻,只怕是等不到了。

她劝道:“你不必顾念太子,大师为他批命,不宜早婚,只怕要等四五年甚至更久。”

贺峻闻言愣了一下,他自然不会轻信这种一听就是糊弄人的说辞,他在意的是背后的缘由,以及,兄长为何瞒着他。

只是顾及在皇后面前,他并未纠结太久,而是回道:“不只是兄长的原因,儿臣也不愿太早成婚,若有机会,儿臣想去边关为国效力,至于婚事还是过两年再议吧。”

皇后皱了下眉,道:“你有意从军?”

从贺峻进兵部历练,她就猜到他们不会放任鞑子嚣张下去,只是她没料到已经被封为辰王的二皇子会亲自上战场。

不过她很快就想明白——镇北候盘踞北地多年,若不是皇子恐怕很难压住。

这涉及政事,见贺峻点头承认,皇后就没再多言,转而道:“既然你有了主意,本宫就不乱点鸳鸯谱讨人嫌了。”

贺峻忙道:“是儿臣的不是,让母后费心……”

皇后摆摆手,要论罪魁祸首非太子莫属,只是这也算不得什么,她就当打发时间了。

宫中无聊,便是妃子勾心斗角,只要不闹大,都是趣事一件。

等贺峻离开后,皇后便去见嘉乐帝,回了辰王暂缓议亲之事。

她自是捡好听的说,称辰王是不肯越过太子、担心臣子借题发挥等。

嘉乐帝听了,神色稍缓,但他心里还是愁。

“怎么这事就落到太子身上?”

皇后心知肚明,可她不仅不能说,还要帮太子遮掩。

她不至于多心虚,但对嘉乐帝还是产生了一丝同情。

太子任性,却要陛下收拾烂摊子,甚至不知情的陛下还为太子担心呢。

皇后劝道:“陛下春秋鼎盛,太子也还未及弱冠,陛下委实不必太过忧虑。民间有一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此事就让太子自己承担好了。”

嘉乐帝叹了口气,道:“本来朕只是稍有些心烦,可一些臣子听了些风声,就扯什么国本、社稷稳定,苦苦劝谏……”

他说着就更加生气。

皇后设宴是为了相看儿媳妇,这是约定俗成众人都心照不宣的,可到底还扯了个“赏花”的名头,凡是要脸的人都不会捅破那层窗户纸,去追问皇后为何宴后没了消息。

但他这个皇帝就不同了。

那些大臣也不提什么赏花宴,只说太子年纪到了应娶太子妃打

理东宫事宜、储君应尽早诞皇嗣恐等。

哼,说得冠冕堂皇,除了少数人是闲得、爱找事,剩下的就是想把府中姑娘往东宫塞。

他这个皇上又不是快驾崩了,也不知他们急个什么劲。

原本嘉乐帝是有些想早日抱皇孙的,可现在他被激起了逆反心理,觉得太子迟两年成婚生子也没什么不好。

皇后:“那就照太子的提议,直接将玄清道长的批言传出去便是。太子应为陛下分忧的,更何况这本来就是太子自身的问题,没道理让陛下因此心烦。”

嘉乐帝之前担心这种说法会对太子造成不利影响,没有采纳,打算使用拖字诀。

现在他再听皇后提起,没立即反驳,而是若有所思。

片刻后,他道:“只是朕担心太子会遭人议论,甚至他的地位会动摇。”

皇后心说:太子巴不得如此呢。

可她面上却端着一副信赖的表情,语气诚恳道:“太子又不是小孩子了,况且,只要陛下看重太子,谁又能动摇他的地位?”

嘉乐帝被顺毛得神清气爽,他只觉得皇后如此真心为他考虑,太子亦很忠孝没有一点小心思。

得妻子如此,夫复何求啊!

他肯定不会因为父子猜忌、太子夺权被史官记上一笔的。

嘉乐帝很快就将“除非太子遇见天命之人,否则他及冠之前不能娶妻”的消息放出去。

再有臣子因太子的婚事谏言,嘉乐帝就质问:“若是太子有什么好歹,你能担这个责?”

若还有人叨叨,他就故意道:“哦,那废太子吧。”

然后,地下跪倒一片,他耳根子总算清净了。

所谓人不要皮天下无敌,当这个人是皇上时,那效果更是加倍。

众大臣憋屈到想辞官却无可奈何,他们总不能指着皇上的鼻子指责他耍无赖吧。

比大臣们更憋屈的是听到这些消息的三皇子,他就指望着成亲后出宫建府呢,现在太子要及冠之后才议亲,二皇子又说什么长幼有序看样子是要等太子定下之后才考虑。

三皇子又一次觉得自己被针对了。

他们一个太子一个王爷,当然不急。

可他呢?

他要不是不造反,只怕以后只能仰人鼻息了。

自小他就知道太子体弱多病,不仅没那么多精力学习还心思狭隘,根本不是当太子甚至当皇上的料,而二皇子不仅处处不如他,更重要的是二皇子不得父皇喜欢,因此他早就把皇位当做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他不会愚蠢地过早显露自己的野心,但他一直在为那个目标努力。

学文习武、关注政事、结交勋贵大臣家的公子、在皇上皇后面前装一个本分的皇子……

可是,他做这一切都没有用。

太子一入朝,就没他什么事了。

太子的身份就带着天然的优势,在他与好友谈诗论画时,与太子来往的都是他们的父亲或祖父。

只要长辈一句话,他的好友就变成了君子之交……

就凭太子出身好吗?

他不信命!

三皇子心中忿忿不平?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可他现在空有野心,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他这边。

且不提三皇子怎么郁闷,太子选妃一事就不了了之了。

对贺明隽来说,能拖到二十岁足矣。

若不够,到时再找理由就是了。

贺明隽对娶妻成家没什么兴趣,不过东宫有别的喜事,就是贺峻有些吃味的苏叶的婚事。

当时贺明隽意识到紫苏等人到了该打算将来的年纪,因为东宫又没有女主人,就只能由他过问了。

他刚透出那个意思,苏叶就主动说自己心悦青黛,求他成全。

他不便去问青黛的意思,就让紫苏代劳,结果他一提,紫苏就笑道:“殿下,苏叶的荷包就是青黛绣的呢。”

这就是两人有情的意思了。

贺明隽完全没看出来,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人之美。

他不仅点头同意了,还赏了一笔银子。

当时苏木听说了这个消息,就笑得很谄媚地说:“殿下,我也没有媳妇儿呢。”

“嗯?”贺明隽扬眉,意思是在问苏木可有心悦之人。

苏木就嘿嘿笑道:“殿下随便给属下指一个就好,我不挑的。反正殿下身边有四位姐姐,我们刚好也四个人……”

贺明隽当时就无语了,这是结亲还是做连线题啊?

他自然没有理会苏木。

之后的一段时间,苏木受到了几个姑娘各种挤兑。

紫苏是没打算嫁人的,等她年纪再大些,培养出能接任她近身伺候殿下的人,她就升职当管事。

白芷对医术有兴趣,想当个女大夫。

丹砂年纪小些,心性未定,她学识和算术不错,被贺明隽派去给赵晚枝帮忙了。

就连青黛在成婚后也去花露铺子当掌柜。

赵晚枝很欢迎她们,暗地里说让她们只当丫鬟宫女简直是埋没了。

赵晚枝本就是一个很热爱生活的人,因为穿成一个家贫的农女,起初挨了一段时间的饿,她对搞钱有着莫大的兴趣。现在和贺明隽合作之后,她折腾起来就更能放开手了。

贺明隽乐见其成。

赵晚枝越努力,他挣得越多,甚至能给国库贡献的税也多些。

虽然目前来说这点钱对养兵打仗来说是杯水车薪,不过这才开始呢。

而且因为贺明隽前几年就开始抓农业,近来已经初见成效,很多地方的农税都比往年多。

另外,赵晚枝提供的蔗糖方子在今年第一批甘蔗成熟时,已经由工部负责应用于实践,很快国库会更加充盈。

是时候了。

当天气渐冷,北地一道道折子传来——要兵器要粮草,哪几个村子被洗劫一空……

朝堂上因此吵得不可开交。

嘉乐帝本就不是个窝囊的皇上,以前一没钱二没合适的人选去取代镇北候,再者前两年北齐也没这么嚣张,而现在,是可忍孰不可忍!

主战的基调已经定下,但军队是不可能立即出发的。

来年二月初,好不容易养回了点肉的贺峻身穿银甲随军北征。

贺明隽命苏木和杜松同去保护贺峻,又叮嘱贺峻以自身安全为重。

否则万一贺峻出了什么事,他这么多年算不上精心的培养就白费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