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墙体绘画

省城乡设计院的专家来考察了几天,天成跟着跑前跑后,提供材料、实地查看、经验介绍、民风考察、人物采访、上下协调、会议召开、吃喝招待等等,事无巨细,忙前忙后,他感觉自己像个陀螺,但过得很充实,也很有精气神,风风火火。

人活着,总是要有希望和目标。

母亲见他整天脚不沾地,手机响个不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过了个把月,从设计院那边传来消息,打算对村庄做一下美化,简单地说,就是进行墙体绘画,在各家的外墙上描绘出具有农村特色的画面,把村庄打造成具有观赏性、艺术性的乐园。这个方案当时也进行了多方研讨,天成也让乡亲们发表意见,专家组也考察过群众基础,觉得李家庄具备这样的条件。

这也是乡村规划里的一个重要部分。

天成对这样的新兴事物也有些懵懂,他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了解了大概,但弄成之后是什么样,有什么样的效果,他也说不上来,胜叔和阿哲他们也两手一摆,一问三不知,但却忙的不亦乐乎。

“考虑那么多干啥,反正又不让我们自己掏钱,这是县里乡里的规划,咱们搞好了,也是他们的脸面和光荣,谁还能把自己的招牌弄砸了。”胜叔总结道。

“姜还是老的辣呀。我是怕村民不理解,到时候再弄出些幺蛾子。”天成还是有些担心。

“你就多虑了,村民的素质和前两年不一样了,素质提升的让你想象不到,哈哈。”阿哲早就把消息弄得人尽皆知,他还是有信心的。

更重要的是,这次工程打下手的活包给了阿哲,在家门口干活挣钱,阿哲心里爽呆了,他巴不得早点开工。

两三天后,设计院派来了两个年轻小伙子,开始施工了。阿哲派人搭梯子、递东西,修补修补院墙,贴贴地砖,都是年轻人,不到两天,阿哲就和绘画的两个小伙子混熟了。

一个是设计院的刘凌萧,一个是美术学院的实习生小赵,都是二十岁出头。

按照规划设计和图纸安排,李家庄墙体绘画分几大主题:孝老爱亲、四季农村、田园风光、成语典故、家风家训,两条街道,13条小巷,每条街巷都有专门的主题,家家墙面上都绘有图画,活灵活现,生动有趣。

刚开始村民对此艺术形式还一知半解,等到第一幅绘画画出来后,赏心悦目,别出心裁,还增长见识,大家交口称赞,都显得格外兴奋起来,配合得非常积极,也显示出了村民们十二分的热情,该打扫的打扫干净些,腾挪东西的主动搬走,主动给工作人员送吃送喝。

“我们家是三层楼,这一面临街的白墙交给你啦,你们准备画啥呢?”凤婶有些迫不及待。

小赵拿出图纸,看了一下,笑着对大娘说:“你们家画的是百鸟朝凤。这幅画色彩绚烂、生动活泼、灵性十足,包你满意。”

“百鸟朝凤我知道,多喜庆呀,我家姑娘绣过这个十字绣,可复杂了。小伙子,你的手可真巧呀,像姑娘家的手一样,多能干。”凤婶一天能看几百回,把小伙子夸得都有些害羞了。

不过也有不如意的。这不,连成大爷气冲冲的过来了,看样子要兴师问罪了。

“我家这墙上咋有些不好看呐,刚开始你们说是历史故事,这怎么还有血淋淋的呢,太不吉利了,能不能擦掉,重新再画一个。”

“大爷,你这是岳母刺字,画面上是有一点点红色的印记,更能说明岳飞精忠报国的决心和意志呀。”凌萧认真的解释道。

“你说的故事我知道,戏文里天天唱,我也经常给小孙子讲,可我就见不得别人受罪,这天天看着,心里不舒服。”大爷是同情心泛滥,受不了自家屋墙上天天有人难受。

“您这是多虑了。要不我把颜色调暗些,尽量看得不太明显。擦掉是不可能的,这种涂料经得住风吹雨淋,而且代价也不便宜,不是说擦就能擦的。”凌萧面露难色。

“是呀,我看着挺好的,你那小孙子从小就受到爱国熏陶,这可比看书听戏形象多了。”一旁的李婶帮腔道。

“我也没说不好,看多了可能就习惯了。”大爷自知再争论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小声的自我安慰。

这一段时间,各家各户对每幅文化墙都细细品评,从中体会其中的道理。有二十四孝里的节选,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孔雀开屏、梅兰竹菊等等,一幅幅画,一个个故事,一段段传说,不光给全村人上了一堂课,也潜移默化的滋养着全体村民的言行。

走在这充满浓郁文化气息干净整洁的街道上,谁还会骂脏话、谁还会乱扔垃圾?

环境可以塑造人的心灵,艺术可以和谐人际关系。

这是天成他们始料未及的。

专家就是专家,人家设计规划的就是高水平,有品位,有档次。

天成把每天的工作进展都向乡里进行了汇报。

为了工作的扎实规范,他以村委会的名义编制了《李家庄周工作进展》,以书面的形式向乡村振兴局进行专题汇报。

当然,宣传工作还是要紧跟。各种媒体已经嗅到了新闻的气息,有主动采访的,有领着任务来报道的,每天应接不暇。

机会就是财富,宣传就是生产力。

天成感觉自己往日所学快要消耗殆尽,再不充电恐怕跟不上发展步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