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秀丽杭州

大俊河,水面宽阔,河流轻缓,两岸更是柳树倒垂,天暖气清,水光潋滟,时不时的就有飞鸟低低掠过,水中更是游鸭嬉戏互撵,说不出的灵动于怡人,它既是上天的杰作,也是贯通南北的一条重要交通航道,尤其是在这临近传说中天堂一般的杭州城,更是舟楫往来,吱呀呼喊,热情呼唤,当真是好不热闹。

“哈哈,终于回来了,这一趟,一次就出去了三个多月,平日里一直呆在船上,当真是憋屈死个人勒!”

“谁说不是,在这左右不沾的地,天天吃素,嘴巴都快淡出个鸟了,待俺上岸后,必定来他几个大肘子,吱吱,那粘软,那嚼劲!”

一条船上,此刻那名赤裸着肩膀的汉子一边收揽着船帆,一边笑嘻嘻的彼此谈论着。

一道阴影斜过,众人举目望去。

这是一条通体狭长,高帆平底,三十余丈吃水很大的商船,此刻船上众人均是眉开眼笑,来来往往,各自繁忙,互不干扰。

“老贾,这次这么快就回来了!”

这时,从着先前船舱出来一名四五十岁的精壮男子,站在船头,笑呵呵的同着同样是立在船首的一名汉子热情的打着招呼。

“快?哈哈,就是这样,不照样被你赶了先吗?”

“到底是船大底气足啊,我这小船,只是遥遥看见一个黑影,你就是不见影了!”

这时,又是从着后方赶来一艘满船装载着粮食,略小一号的运输船,还未等着与前者齐平就是有着一道爽朗的笑声从着船舱内猛地传出。

平日里,大家一直都是往复与这一条航线,因此,彼此往来下,大家彼此也是混了个脸熟,水上的汉子也是真诚的很,即便是不认识的人也是能跟你攀谈个半天,所以,一来二去,这帮跑船的漕帮汉子便是彼此相识了,平日里一出去就是好几个月,终月在水上飘荡,此刻终于见得离着陆地不远,心情大好下见到以往相识的人,自然也是免不了相互取笑,站在船头,彼此寒暄一番。

而一些其他的船楫汉子,看到这一幕也是往往不介意,脸上也是洋溢着发自真心的笑容。

“嗨,二狗子,你他娘的是不是又把掌柜买给我的那个肉裸子给私吞了?”

“天地良心,冤枉啊大良哥,你的那肉裸子我可不敢动,那是柱子那厮贪嘴偷吃了去,可赖不得我身上!”

“那个狗日的,我还没说你,你就来告状了,大良哥你可别听他瞎说,那肉裸子我只吃了一小半,剩下的都是进了那混蛋的肚子!”

这时,靠近河岸的地方,忽的就是从着一条押运着丝质布匹的船楫上猛地冲出一个身材短小的瘦猴,那人被身后一憨实汉子猛地追击,一边上下乱串,一边急急向着前者解释,虽是解释,可是却是把黑锅丢给了另一人。

肉裸子――是临近杭州城一两里处,河里一些摇着小舟灵活穿梭在各个商船之间,一只脑袋大的饼,中间夹上一块肥花花的香的流油的卤肉的快捷吃食,因为量足,分量又大,兼之价格也是便宜,这么一大张也只是十个铜板,因此,一些商船好心的老板,在这里也是会停下吆喝着买上些,一来是照料他们生意,二来么,也是犒赏船上这奔波了几个月的漕夫杂役。

底下人吃好了,往往感念掌柜大恩,以后会更加努力,因此,聪明的掌柜们倒也说不准到底是赔了赚了,而一些人看准这些商机,这就使得此地更加热闹起来。

靠近河岸处的一艘大约四五十丈的中央船舱内,一张雕刻着精致花纹的方桌边,此刻两名男子正是对面而坐,不知嬉笑谈论着些什么。

一人身穿青衫,十八九岁,剑眉星目,鼻梁高挑,正是王闵,另一人则是四十多岁,穿着一身暗紫色的织锦袍子,看那样子,则像是商人。

此刻,那名男子耳边听闻着漫天的热闹气息,心中也是忍不住泛上几分喜意。

“这杭州,终于是到了啊!”

望着面前的人,王闵这时端起一杯酒,当下便是感谢的向着对方进酒。

“此次,要多写王掌柜的了,要不是……这从着汴梁到此,长路漫漫,我王闵还真不知道何时才能到达!”

“呵呵,王大人可莫要谦虚,其实要真说起来,还是我占了你的便宜呢,要不是你,我这满满一船的茶叶,还不知要被那些人剥削去多少呢,所以说,应当是我谢谢你才对!”

那人对着男子,也是举起自己杯子,同着王闵一同喝下,之后,这才是对着王闵哈哈大笑道。

听闻前者这般说,王闵也是一脸唏嘘,不由想起这两个月来的经历。

自从那日去过吴府后,王闵与着县令待了一会儿之后便是双双离去了,就在第二人,也是王闵离开的那日起,县令就是召开了堂审,经过之前的商讨,县丞的死理所应当的就是归结到了那群乱匪的身上,为了不和之前所说的已经将那批匪徒冲突,所以这次,说成了是一群刻意报复的残匪。

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夜晚,有人专门跟踪王闵,借机引出县丞,接着埋伏在一旁,最后杀死这么多人后则是被县令最终带着人就地抓捕,为了打消人们的疑虑,宣判完毕后,县令还是着令衙差们抓了好些一身黑衣的人,最终在菜市场斩首,这也是让的百姓们对着县令之前所说更加深信不疑。

当然,至于那些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是匪徒,王闵此刻是不关心了,即便不是真的,估计恐怕也是县牢中犯下大罪的人,死了也没什么。

王闵之后便是与着那名来传旨的公公在着一行人保护下一路南下,最终到达了宋朝的京都,汴京,在着那里去备了案后只是简单休息了几天,连着传说中的皇帝也是没能见着,不久后领了大印就又是马不停蹄的匆匆向着杭州赶去。

只不过,这次的运气倒是要好些,出的驿站临走办置一些东西的时候,却是恰好被敏锐的一名即将要去杭州的商人发现,当下便是邀请王闵去他们的船上,答应不但是分文不收送王闵前去杭州,而且到达目的地后,还答应送自己一些银两。

王闵先前不解,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在商船遭到好几次繁复盘审的时候,要不是王闵拿出印信,这一船的东西还真不知要被扣去多少,即便如此,这艘船仍旧还是缴纳了一定远超明文规定的漕运税,而这还是令的其他商船颇为羡慕。

记得当时王闵向着对方不解问道:“你们长久下来,所有商船皆是如此吗?”

那商人却是没有回答王闵,只是微微叹了一口气,满眼无奈的缓缓吐出一句:“不然还能怎么,谁让的咱生就一副低贱行业呢?”

王闵低低一叹,先前他只是呆在归信,那里虽说也是同属于宋朝,可是因为贫瘠的缘故,他对大宋朝倒是没有过多的了解,虽说县令他们一众人也是算不得什么清正廉洁,可是,在一些大是大非上,还是懂的的,可是,仅仅是这一个月的所见,却是瞬间颠覆了王闵的印象。

“大人,罗城到了!”

正在王闵与着秦芸娘相依站在船头,欣赏着两旁的美景,江上的景色时,从着船上跑来一名精装汉子,朝着王闵恭敬喊道。

“嗯!”

王闵低低嗯了一声,随即那人救也是自行退去了,这些日子以来,他们也是知道,面前这个年纪轻轻的男子竟然是个大官,因此,虽然王闵一直也是没有摆什么架子,可是,船上众人那恭敬的神色却是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

罗城是杭州外城,外城又名“罗城”。

基本上是吴越西府城的规模,只是在东南部略有扩展,西北部稍有紧缩,成了内跨吴山,北到武林门,东南靠钱塘江,西濒西湖的气势宏伟的大城。

城墙高三丈,宽丈余。共有城门十三座:东七门,北起为艮山门(今艮山门西南东河西岸)、东青门(一名菜市门,今东青巷南口)、崇新门(一名荐桥门,今城头巷北口)、新开门(一名草桥门,今望江门内竹椅子巷北口)、保安门(为吴越通江门)、候潮门(即今址)和便门(今候潮门南);西四门,南起为钱湖门(今清波门南云居山上)、清波门(即今址)、丰豫门(今涌金门)和钱塘门(今教场路西口);南有嘉会门(今南星桥北);北有余杭门(今武林门)。此外,还有北水门、南水门、保安水门、天宗水门和余杭水门等五座水门。

罗城内外有八十余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杭州城内造船、陶瓷、纺织、印刷、造纸等手工业,都建立了大规模的作坊。

专业性的集市和商行遍布于城内外,“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天街两边也店铺林立,“无一家不买卖者”。

城内还出现了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城北运河中,来自江、淮的河舟,樯橹相接,昼夜不舍;城南江干一带来往于台州、温州、福州、泉州以及远航日本、朝鲜和南洋各国的海舶云集,桅樯林立,杭州城实际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都市。

而现在,王闵这个杭州知县,便是这般缓缓的到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