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1月花1百万

4 月 15 日,又一个月的佣金到账。

因为三月份已经完全摆脱了春节假期的影响,所以继流量持续走高之后,利润终于也复苏了。

总计结算佣金八十几万,创下了除双十一当月的历史新高,如果再加上十万左右的联盟广告收入,那么上个月的收入将会突破一百万。

不过,现在这每个月扣除联盟 10%技术服务费后高达几十上百万的佣金,李耕再也不能随便花了,一个是钱在企业账号上,另一个则是,纳税。

原本淘宝客这种出现时间还不久的新兴产业,国家在税务上还是一片空白。

如果是个人账号,那么直接没有这些烦恼,此前李耕就是这样。

要直到 2012 年 6 月份开始,淘宝商城的补贴部分才会开始扣税,然后后面逐年完善,直到大概 2019 年左右,联盟才会在结算时会直接预代扣税,个人账号同样没烦恼,但如果是企业,阿里会在每次结算是预留 30%,企业还必须提供发票才能发放预留款等等。

这都是后话了,但现在李耕为了尽量合规,使用是新注册的企业账号,那就有企业的税务问题了。

税这块李耕没什么了解,本来他已经做好了割肉的准备,毕竟他上一世也曾听做企业开公司的朋友说国内赋税其实不低,结果合作的财务公司跟他说,只要公司能通过软件企业的资质认定,可以适用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

而且,这个资质的认定并不会麻烦。

还有这种好事?

什么两免三减半,字面意思就是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总计五年的优惠啊。

有这种政策,李耕即便是圣人,当然也不会矫情地往外推,更何况他并不是了。

此前他想着尽量合法合规,也是因为怕麻烦,既然不麻烦又合法,而且还不用他亲自去跑,那肯定办啊!

对于李耕的惊叹,还从来没有见过面的财务小刘道:

国家对小微普惠、高新、研发、环保、集成电路、技术转让、采购国产设备等都有大幅优惠,只要行业选得对,税负不会高。

……

意外之外的税收优惠让李耕感到欢喜,可以预见的是,光是比特泡沫目前的业务和团队显然无法消耗每个月的利润了。

李耕并没有想着怎么把账上的钱抽出来自己花,搜索聚合站上个月的广告收入高达有六十几万,虽然这是最后的灿烂,但也导致他的私人存款再次飙升,如果不是帮周禄成垫付的手术费暂时还没从公司账号转走,恐怕就要突破两百万了。

但是不论如何,李耕不得不开始考虑起其他更多的投资渠道。

也许可以趁便宜囤积一些网文版权?

比照作为科幻扛把子的《三体》系列版权价格在这些年间的变化,就可以发现,现在网文的版权也便宜得很,2012 年以前,热门网络的影视改编权几十万,甚至十几万块钱就能买到了。

刚好到了这一两年,网络作家收入暴涨,2012 年 11 月,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了子榜单“网络作家富豪榜”,三少以 3300 万登上榜首,前六位也都超过了千万,当然这一次统计的是五年总收入。

而这已经是顶级网络作家作品便宜卖的最后窗口了,到了 2014 年,知名作家或者热门作品的版权交易价格已经突破百万,最顶级的更是来到千万以上。

2014 年被称为 IP 元年,几年间,IP 版权费用少则三五倍,多则七八倍,十几倍的增长。

最典型的莫过于《何以笙箫默》这部作品了。

2011 年 9 月,原作家以数十万元的价格将《何以笙箫默》电影版权卖给了乐视,合约期三年。2014 年下半年,版权即将到期之际,她又以七位数的价格将其卖给了光线,价格翻了近十倍。

不过说是这么说,这便宜也不是谁都能占的。

首先以李耕的本钱,他也不能说,这排行榜上的,我一口气打包了,最多只能精挑细选上几部。

而你一旦显示出对某部作品志在必得,哼哼,那你就输了。

这年头,某大在网文界完全是垄断地位啊,店大欺客,待价而沽那是寻常事。

前世李耕就看到一个八卦,某游戏领军人物的一部作品,一天涨八次价。

这冤大头,你当么?

要说这个时代,李耕最喜欢的作者也有,神机。

这位大佬去年刚刚上演月票八连冠,然后转投他站,但之后再写故事,那味道李耕总觉得就没有那么正了。

这位如今和某大算是有隙,想买他之前的版权估计更不容易了。

而且版权买了如果不开发,也没什么意义。

可是李耕会喜欢的男频,那开发起来一个赛一个难。

后世阿 B 也尝试开发了神机的两部经典作品,但是那令人作呕的人物模型,那廉价摆烂的动画质量,那胡编乱造的故事背景和叙事……

相较之下,显然还是女频或者晋江位面的故事更容易开发一些吧。

当然也不仅仅是开发难易度的问题,国产影视剧的受众同样也是非常明确的。

可是,如果不是真心喜欢的故事,费劲吧啦去开发它只为了赚点钱,又感觉缺那么点意思。

就这么说吧,像各种宅斗宫斗女频文,即便想办法开发一个就能赚个几千万上亿,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

单纯想赚钱,那他还不如多买点比特币呢!

那如果瞎几把搞呢?

反正这年头广大国产影视剧的消费者,还真就不怎么讲究。

给上点小鲜肉什么的,个个就美得不行了。

然而如果不是真心喜欢,糟蹋人家东西做啥?

以后能把《三体》搞好,咱就阿弥陀佛了。

李耕思来想去,IP 投资的事情一时没有定论,暂时也没有想到什么其他令他感到满意的投资方式,就只能姑且放在一边了。

反正接下来其实也不怕钱不知道花哪里,周禄成的入职只是团队扩张的一个节点!

周禄成会通过自己的渠道招聘,而且,在付过第一步服务费后,李耕已经和郑奇功签订了正式的合同,让他继续为自己搜罗人才,有合适的就推荐,见一见,聊一聊。

虽然持续捡漏周禄成这种极品武将的可能性不高,但咱也不能放弃希望不是?

李耕的目标是尽快建立起一流的研发团队。

想要建成并维持这样一个团队,价格可不便宜。

就按照 Web、iOS、Android、后端、运维、设计、测试、产品八个组,每个组四五名成员来算,再加上行政、编辑、运营等其他辅助部门,五十个人不会是一个太夸张的数字。

这还是李耕不在现有几个产品之外继续开辟新的产品线才行。

但这可能么?

眼看对外公开的 Workpad 最近几天热度持续走高,他已经蠢蠢欲动地想要单独组建一个 SaaS 工具团队了。

因此,如果招聘顺利的话,五六十个人不过是打底,一百个人都不是不可能。

这其中,研发人员绝对是大头,而且成本也是最贵的。

鹭岛的工资虽然低,但想要招纳最优秀的人才,只靠平均薪资肯定不够,至少要给出比市面上平均工资高出 50%左右的价码才行。

比特泡沫作为有追求的公司,社会保险和公积金肯定要足额缴纳的,甚至后续李耕还打算为每个员工购买一份商业保险,再加上平时各种福利待遇等等。

这些都是成本啊!

就按照一名员工税前薪资一万来计算,扣除五险一金后,实际到手不过七千多,然而企业实际支出其实有一万三千左右,更不要说每个月要摊到一名员工头上的其他成本,综合算起来肯定远远大于一万。

那么,一名开发人员一万的工资算高么?

实事求是地讲,不低了。

李耕记得自己 2012 年毕业时,他去的第一家公司里面有两个 Web 端的程序员,因为工作上接触比较多,所以李耕大概知道他们税前工资是六七千块钱的样子。

但是,他俩当时也不过一两年左右的经验,做的又是 Web,算便宜的了,而且当时最火的移动端肯定要比他们贵。

即使如此,后来其中有一个跑到榕城的网龙,也就是做 91 助手的那家,工资直接翻倍。

当然如果是非技术人员,那就比较便宜了,比如李耕当年做编辑时,一个月也就三四千块钱。

养一个程序员,够养两个他了。

……

抛开真实的数据,不管怎么说,先做一个最粗糙的计算。

在李耕的估计中,比特泡沫研发和非研发的配置应该是大于 1:1 的。现在不管,姑且按 1:1 来算,正常情况下,一个研发 10000,一个非研发 5000,如果李耕还要比市场溢价 50%的话,那么平均就超过 10000 了。

假如真的那么算,一个月一百万也不算很夸张,不过维持区区一百个人团队而已。

现实当中当然不可能这么夸张。

人数多了以后,一些公共办公设施的成本摊下来也就没那么高了,寻常编辑、运营、行政的用人成本可能还可以更低,而且,一流的技术人员也不是俯拾即是,即便是研发团队不可能人人都月薪过万,一些物美价廉的劳动力不要白不要。

可是哪怕打个三四成的折扣,对于一家小公司来说,这样的预算依然是很惊人的。

事实上,除了移动互联网热潮的时候,那种有几个闲钱但啥都不懂的外行,听说做 App 有前途然后找几个会忽悠的人想当然地砸钱,没有人会这么干。

为啥?这么干基本是找死。

甚至即便是很多后来成功的独角兽公司,也不可能一开始就这么整,更不要说他们当中大部门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了。

多得是降低成本的方法,这些难道李耕不知道么?

只是他不愿意去做而已。

那么为啥李耕敢这么做?

一是小飞线报的现金流足以支撑他这么搞,另一个,当然是他自信,自信可以建立一家强大且发展迅速的互联网公司了。

那么,自然要尽快把钱投出去,转换成团队的力量。

但即使如此自信,也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李耕打算用一年,不,是用至少半年的时间,把团队一步一步壮大到这个程度。

不要说一百万了,只要他的团队每个月能花掉一半的钱,那战斗力应当很可观了。

到时就是 App 工厂路线搞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