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吃过晚饭,余清瀚回到宿舍拿着李路姗给她的那张“全班女生性格爱好优点汇总”,认真的分析起来。

这可不能含糊,毕竟还要给同学们分配搭档呢。

第一眼,余清瀚的目光就瞬间被一行红色字体所吸引。

【李路姗:我就知道你会偷看!哼,所以我没写!】

嘿,这小妮子。

我不看怎么帮你分配搭档啊?

再说了,跟谁稀罕你似的,不写拉倒,余清瀚被李路姗逗乐了。

后面则是一些同学中规中矩的概述了。

沈轻纱:【性格乐观积极向上,专一,爱美食,爱旅游,爱交友......】

郑芳芳:【性格腼腆,不善交际,爱书法......】

余清瀚前面看的津津有味,看到后面,眉毛皱了一下,目光停留在宋晚晴那一栏,只有短短六个字。

【宋晚晴:爱书、爱画、爱花。】

“草!别人都写的那么详细,你就这么糊弄班干部?”

不过仔细一想,宋晚晴应该不会这么做,余清瀚嘀咕一句:“肯定是李路姗那小妮子搞的鬼!”

他磨砂着下巴,叹了口气道:“宋同学,你就写这么短短六个字,让我这个班长很难办啊,你说,我该怎么给你分配搭档呢?

还有,你这种性格我估计也没人愿意和你搭档,这是个难题啊!”

想到这里,余清瀚觉得宋晚晴跟自己很搭嘛。

宋晚晴是爱书爱画爱花,而自己则是爱书、爱画、爱花、爱美酒、爱美人、爱钱......

“害,罢了罢了!”余清瀚自言自语道:“谁让我是班长呢,关爱女同学是作为一名优秀的班干部应尽的责任,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于是,余清瀚就有些不情愿的跟宋晚晴成了周五活动的搭档!

......

到了晚间,大学第一年都是有晚自习的,晚自习一直持续到大二。

因为大二时,一般学生都有自己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了,大二该考证的考证,大三备考研究生,大四着手论文和实习......

当然,大学里面的晚自习与高中不同,并不会有辅导员监督,也没有督察老师什么的,大学的晚自习讲究“四自”,自由、自主、自律、自愿!

所以说,大学真的是人生最舒服的一段时光!哪怕是没日没夜备考的那段时间,也是值得细细回味的......

虽然大一课程里面有晚自习这一项,但学校不会强求,去不去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

有的学生会去教室巩固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或者延申一下新的知识。

毕竟学习“网安”,单单靠着课本上那点东西,出去工作能饿死,理论和实践差距还是很大的,要想将知识进一步升华,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行。

有的学生则是打着晚自习的幌子在教室玩手机,他们不能沉下心学习,但看见别人学习心里又有一种落差,所以他们也会自我催眠去晚自习教室,张逢源就是这种自我欺骗型的;

有的学生则是在晚自习这段时间去参加社团活动,更甚者,在宿舍打牌躺平。

余清瀚自然不会去教室上什么晚自习,他一个连高数和某些专业课都旷的人,想让他去上晚自习,根本不可能。

到了晚自习时间,余清瀚拍拍屁股,潇洒的来到了创新创业协会的活动教室。

教室内,陈金超正在讲台上捣鼓着ppt,见到余清瀚过来后,停下手头动作,冷冷的刮了余清瀚一眼。

“德性!”

在不触犯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余清瀚才懒得跟他一般见识,转身笑着跟穆诗韵打招呼去了。

余清瀚虽然不知道自己具体怎么进的创协,但他肯定,穆诗韵绝对帮自己说话了。

要不然以陈金超那小子的脾性,如果穆诗韵不帮自己强力争取的话,没准这个创协的会长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自己从面试那张名单上划去了。

这上一世的人情还没还,就又欠了人情啊!余清瀚心里感叹了一句。

“穆师姐,雷候啊。”余清瀚走到穆诗韵跟前,骚包的用不标准的粤语打招呼。

“哈哈哈,雷猴雷猴。”

穆诗韵听到余清瀚版的粤语,也学着余清瀚的发音回了一句,然后问道:“余师弟怎么没去上晚自习?”

“奥,是这样的。”余清瀚解释道:“国庆节放假前收到正式成为创协成员的通知,我心里不知道有多激动。

所以这一次,算是我第一次以创协成员的身份来参加活动,有独特的意义,再者就是想跟师姐聊聊天,以及跟大家交流交流心得。”

“行了,少贫嘴了。”

穆诗韵递了一支笔给余清瀚:“在这里签个字登记,找一个位置坐下吧,今天指导老师会过来讲一些干货。”

余清瀚登过记后,找了一处位置坐下。

不得不说,创协果然是最凉的协会,能容纳四五十人的教室,此时有近一半的位置都还空着。

没过多久,创协会长段傅鑫和指导老师李晓曼也过来了,又等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才正式开启活动。

段傅鑫在讲台上讲了一串开场白后,庄重道:“接下来让我们用掌声,劳请创协的指导老师李老师,为大家讲解一下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啪啪啪!”

李晓曼在一阵掌声中,笑着走到讲台上,以缓解氛围为目的,亲切的说道:“手拍疼的同学先歇一歇,同学们这么热情,让老师很紧张啊。”

李晓曼身材很匀称,穿衣搭配也很有特点。

虽然她长得年轻,跟个大学生似的,但穿衣风格既不像大学生那样轻浮,又不像妇女那样无趣,总之,体现青春活力的同时又有一些沉稳。

果然,李晓曼一句话下去,隆重的氛围变的轻松欢快不少。

可能,这才是大学生该有的样子吧。

后面李晓曼则是跟创协的成员们讲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俗称“干货”,一些同学听的格外认真,还有做笔记的。

她讲完后,鼓励道:“有没有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创新创业的独特见解呢。”

说完,李晓曼又补充了一句:“关于创新创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老师说的也不一定对,有些东西要自己实践了才知道;所谓创新,本就在一个新字,还希望大家不要拘束,勇于发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