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唐襄文公早已造出来了

朱由检这才明白,为什么王徵说自己的船,只能载着两个人了!

莫说是两个人了,怕是上去一个大胖子,都能将这小船压到了水里去!

因为吃水深,使得原本就小的小舟,在一众沙船堆里,显得更小了。

若不是中间黑乎乎的锅炉,耸立在船上。

怕是眼神不好的,还要以为这里是空地呢!

王永春兄弟二人,小心翼翼的上了船,扒拉出一袋木炭,就朝锅炉里放去。

两人的动作,虽然很是小心,小船却摇摇晃晃的,船帮几乎都挨到了水面。

这小家伙,一点都没有蒸汽船的威武霸气……

眼前的一幕,虽然很是滑稽,朱由检的嘴角,却怎么也合不拢。

我华夏的大业,将从此时开始啊!

“陛下稍等一会,这玩意虽然很好使,但是热机的时间有点长……”

王徵憨厚的笑着,满脸都是不好意思。

朱由检拍拍王徵的肩膀:

“万事开头难,朕相信卿家。”

看着缓缓升起的烟雾,以及锅炉四周,因为密封不严,而微微散出的白色水蒸气,朱由检忍俊不禁。

这玩意别看它小,蒸汽机有的弊端,它是一点都不缺啊!

开机慢的通病,这小东西也一并继承下来了!

趁着锅炉烧开的时间,朱由检询问道:

“王卿,你是如何想到此物的?”

王徵急忙摆手:

“陛下,这非是臣首次制造。

陛下可知武进唐顺之唐襄文公?”

“唐顺之?”

朱由检想了想,猛然一拍额头:

“可是抗倭的那个唐顺之?”

唐顺之是江苏武进人(常州),嘉靖朝的抗倭英雄,崇祯给他追封了一个谥号“襄文。”

若说戚继光是陆上无敌,这唐顺之就是陆上海上双无敌。

唐顺之出道数十战,未尝一败。

哦,对了!

唐顺之是戚继光的师傅。

唐顺之军阵,被戚继光改良后,成了大名鼎鼎的鸳鸯阵!

也不仅仅只是戚继光的师傅,唐顺之是抗倭军队的总教练是抗倭的总战略师。

(只可惜在收了钱就作为的卖国贼操作下,唐顺之的事迹,很难见诸纸上。甚至,逐渐被抹杀。

兄弟们举个手,有几人听过唐顺之这个人的。)

“陛下博闻强记,微臣佩服。”

王徵笑道:

“正是此人!”

朱由检想了想:“襄文公的确是一代奇人,他不但是军事大家,更是文学大师、数学大家……堪称国朝自王明阳后第一人。”

“但是,这火动机,与唐顺之有什么关系吗?”

王徵解释道: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唐襄文公编撰了《唐荆川纂编武编》,此书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刊行天下。”

“臣舅父也是官场中人,曾为一地府台。他酷爱机械,曾专门拜读过《唐荆川纂编武编》。”

王徵憨厚的挠挠头:

“虽然臣没有见到唐襄文公所造的兵车,在臣制造出火船自去之前,也不曾拜读过《唐荆川纂编武编》。”

属于理工男独有的傲气,在王徵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他整理的一番衣冠,对着东南方向拜了拜,这才解释道:

“但是,臣能够造出火船自去,乃是唐襄文公的遗泽,臣是自舅父处,得到了襄文公的思路之后,才能造出了这些机械啊!”

“当年唐襄文公从历代先贤著作之中,得到了灵感。

他从水排、鼓风机、唐代张遂水激铜轮自转之法、宋代苏颂、韩公廉水运仪象台……之中得到了经验。

然后各取所长,造出了火动机。

襄文公将此物装在船上,从此纵横海上!”

朱由检叹息一声,心中五味杂陈。

他不是傻子。

稍微整理一下时间线:

唐顺之在嘉靖38年、1559年,做书记述了利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船。

王徵在万历四十四年、最低1616年以前,也再次制造出了蒸汽机动力的各种机械。

然后,重点来了!

南怀仁在康麻子十一年1672年,为康熙献上了自说为欧洲发明的蒸汽机车。

然而——欧洲在1679年,www.youxs.org,在观察蒸汽逃离高压锅后,才制造了西方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

敢问:

南怀仁是如何能提前7年,将欧洲才有的蒸汽机模型,拿出来做成实物,献给了康熙?

再问:

欧洲在蒙古铁骑踏遍欧罗巴之前,过的是城邦奴隶制时代,莫说是蒸汽机,连蒸汽机的前提——水排、风箱都没有。

在几乎是一片空白的情况下,欧洲是如何忽然之间出现大量划时代科技的?

怪不得欧洲能够崛起了,这是有时光穿梭机啊!

最为有意思的是,西方记述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希腊数学家亚历山大港的希罗制造”。

还有按照程碧波博士的研究,南怀仁的比利时母国名字ferdinandverbiest,口音翻译成法语,正是亚历山大港·希罗。

利玛窦的拉丁文名字,就是欧几里得!

全是所谓古希腊的牛逼人物!

有意思吧!

王炸啊!

在唐顺之《唐荆川纂编武编》中,不单单是有蒸汽机的记载,更是有最早水雷战运用,甚至还有船头悬挂炸雷,依靠触碰爆炸炸伤敌船的特种船只。

……

锅炉烧开了。

朱由检谢绝了亲卫代为实验的好意,与王徵一起,登上了小舟。

小舟悠悠的晃着,船舷几乎挨到了水面。

王徵笑道:

“陛下,请坐稳了。”

说完,他随手搬动了锅炉旁边的一个操作柄。

“突突突!”

高压的蒸汽宣泄而出,白色热浪弥漫船头。

“呼哧,呼哧!”

连杆快速的来回摆动,带动了船身两侧的明轮。

(明轮就是悬挂在船身两侧,半截在水中,半截在空中的轮状船桨。早期蒸汽机船必需品。)

“哗哗哗!”

被船桨搅起的水花,落在了船头。

小船宛若离弦之箭,又像是大风天挂了满帆的船。

“嗖”的一声,就窜了出去。

朱由检扭头看去,碧绿的汉江水面上,留下了一道白色的尾迹。

王徵走到了船尾,操持着用来调转方向的船橹,站在了朱由检身边。

………………(不计字数)

这书里写了几首小诗,用来描述事物,大家仔细品。

阻舟龙

五龙横卧爪爬泥,背转凶旋辔露锥,贼艇难行正筹策,不防掉撸触神雷。

一女自行舟

一女更深坐小艟,不须棹橹不须蓬。自能急急过江去,怒气喷来犯者凶。

园丁送

春风远送数舟来,我囤牡丹方固胎,可恶园丁私摘去,赠他相识满蓬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