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1章 史可法之死

南明形势,瞬间岌岌可危。

就在此时,礼贤馆的幕僚,再次给史可法献上了毒计:

黄河是一条地上河,大量泥沙的涌入,使得河底越来越高,朝廷不得不修建了一条黄河大堤。

尤其是淮安境内——河底已经高出淮安城数丈。

在淮安城北,有一个“d”字形的黄河河道,称之为“高堰。”

而淮安地势高,扬州地势低,又有运河导流,北方的水流,必然会朝着扬州而来,连水渠都不用开挖。

因此,只要挖掘了高堰河堤,黄河之水就能席卷清军。

若是只有黄河河水,清军还能有几个存活下来。

礼贤馆的谋士们,想的可是一招彻底断根的——毒计!

他们连淮河都用上了。

而这一段黄河,实际上是夺了淮河入海口河道的存在。

淮河没了入海口,只能流入洪泽湖。

这条水量充沛的淮河,变成内陆河的结果,就导致洪泽湖越来越大,有明一朝,洪泽湖泛滥的记录数不胜数。

礼贤馆的谋士,就建议同时掘开黄河、淮河!

到那时,两条巨无霸河流汇集,沿着运河南下……

莫说多尔衮的三十万大军了,就算再添一个零,也要荡然无存!

然而……

史可法义正言辞:

“民为贵,社稷次之,此计伤敌少,而淮扬先为鱼鳖矣,不许”!

史可法再一次拒绝了……

礼贤馆的谋士们,又献上了一计——

扬州地势低,占据了金贵山的清军,能够直接炮轰全城。

史可法的战略地位,是受到严重威胁的。

既然如此,不如弃了扬州!

在扬州城外二十里处,有一大片山林,只要占据了这里,清军就只能仰攻他们,如此,就能事半功倍了。

然而……

史可法依旧拒绝了。

南明军越发的失落了。

这时候,多尔衮虽然吞下了刘泽清、刘良佐、张天福、张天禄等人的大军,然而,火炮运输缓慢,此时依旧没有送达扬州来。

多尔衮于是派人劝降史可法。

实则,却是再给火炮运抵,争取时间。

多铎先后派人招降史可法、淮扬总督卫胤文,都被严词拒绝。

多尔衮亲手写了一封信,劝降史可法。

史可法让幕僚起草了一份回信。

礼贤馆幕僚群策群力,写了一份慷慨激昂的《复多尔衮书》。

信中,将清廷本为大明边将,却阴谋造反,杀戮天下,给骂的狗血淋头。

更是通过细数清廷先后杀害的“大清功臣”,将爱新觉罗家的虚伪,给展现的淋漓尽致。

史可法看后,摇着头道:

“不要这么措辞严厉,委婉一些,要表现我们的委屈。

还是要劝着多尔衮和我们一道抗击贼寇的嘛!”

哪怕到了这等境地,史可法依旧对清军抱着幻想。

或者说,史可法数次拒绝正确选项,本身就是因为他依旧相信清廷的缘故。

他亲自操刀,大改一通,仅仅留下“乘我蒙难,弃好崇仇,规此幅员”等区区数句软钉子。

在书信的结尾,更是清朝抱有联虏平寇的幻想,他增加了——

“是以义始,而以利终,为贼人所窃笑也……”

今“逆贼”未伏天诛,谍知卷土西秦……

伏乞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共枭“逆贼”之头……

则贵国义问,照耀千秋,本朝图报,惟力是视。从此两国世通盟好,传之无穷,不亦休乎!

……

多尔衮看到史可法的回信,止不住哈哈大笑:

“史可法只求一死尔!”

“他还想着和我联手,去对付西边那个呢!”(历史上的原文是李自成)

史可法的打算,被多尔衮全知道了。

于是,多尔衮一面继续调兵遣将,加紧运输火炮,一面却是与史可法虚与委蛇。(历史事实)

有人汇报说扬州守军反抗激烈,每天都有很多人战死。

多尔衮轻蔑一笑:

“扬州无援军,再围攻几天,就可以攻陷。”

史可法一心寻死,至今还对和清军结盟抱有幻想的事情,瞒不住人。

原本坚定进入扬州抗战的甘肃镇总兵李栖凤,和监军道高歧凤,两人一合计,决定对清军投降算了。

投降需要投名状,于是两人找到了史可法,要绑着史可法出城。

此时,扬州依旧有正在酣战的数万大军,而李栖凤两人,只有四千义勇民夫。

这时候,史可法只需要一句话,就能将两人的人头摘下。

然而——

史可法说:

“这是我殉国的地方,你们打算做什么?

如何想要富贵,请你们自便。”

李栖凤见状,只好勾结四川将领胡尚友、韩尚良一道,打开城门,出门降清。

经此一事,城中军卒战心更加的低迷。

正月初二日。

多尔衮终于从刘泽清、刘良佐等人处,调来了火炮。

尤其是几十门红夷大炮,更是每一发弹丸,都重达十斤四两!

一整天的炮轰,让城头城堞大都被击毁。

在刘肇基等人的带领下,守军用麻袋装填泥土,堵在破口,充当城堞。

当天晚上,有小队清军顺着坑坑洼洼的城墙,爬上城头,想要夜袭夺城。

却被守军杀散,清军死伤惨重。

当夜,火炮不停的轰击扬州西北角。

天明时分,这一处被盐商献上来的薄弱点,终于坍塌!

多尔衮大喜,将满洲兵排在最后,汉军旗、蒙古旗排在中间,投降的十几万明军,排在最前列,开始冲锋!

狭小的豁口处,全是人头。

一炮下去,就是上百具死尸。

史可法得知这个消息,匆匆登上城头去看。

发现大势已去,他拔剑自刎,却被亲兵参将许谨拦住。

血溅在了许谨身上。

众人吓了一跳,正待劝说,史可法对史德威命令道:

“杀了我,快杀了我!”

史德威已经被收为义子,哪里敢动手。

史德威、许谨等人,急忙带着亲兵,护卫着史可法朝城内撤去。

刘肇基等人,带着兵马扑向缺口。

局势已经彻底混乱。

城内有人高吼着“史阁部走了”,更多的士兵,开始慌不择地的后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