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明顺的第一次交换利益

唐通、姜瓖在李自成肚子里反叛,拥立了朱鼎珊。

这个举动一出,不管是南明朝廷、大顺朝廷,还是大清朝廷,都没了姜瓖、唐通的容身之地。

但是,唐通是亲身经历过山海关之战的,内幕知道的比姜瓖多。

多尔衮做出这个批示之后,为了自保,唐通立刻丢了兵权,跑到陕西绥德州造船去了。

一年后,多尔衮试探唐通,让唐通再次带兵追击高一功,唐通也毫不藏拙,丢下造船的差事,又去领军了。

经此两事之后,唐通洗白上岸,纵然追击高一功此事之后,唐通终生不再领兵,却也落了一个老死的好结局。

而姜瓖……

姜瓖的大同反正,这个熟悉历史的都知道,巅峰时期几乎全复山西,最后,清廷在出动五亲王、一郡王都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多尔衮亲自领兵。

大同被围近一年时间,叛徒咔嚓了姜瓖……

而他的部下牛光天,自任山西总统,坚持抗清十年之久,直到1658年,牛光天被擒,姜瓖势力才算彻底消散。

此时,距离永历皇帝被吴三桂勒死,只剩下短短的四年时间……

没有文人记述的北方抗清,再次创下了一桩军事奇迹。

原本的历史上,已经被士绅阶层抛弃的李自成,腹心内又有了姜瓖这样的军事集团反叛,使得太行山这个军事重地,完全都没有利用上。

而这个时空里,朱由检没死。

朱由检交给了袁宗第一封信,是写给姜瓖的。

在信中,朱由检“预测了”山海关之变,并将自己对吴三桂的猜测,一并说了出来。

这封信原本姜瓖是不信的。

他不相信坐镇辽东的军事集团,已经堕落到了这个地步。

要比镇守边关的时长,他们榆林武将世家,那是自从大明开国起,就开始镇守九边了。

(姜瓖是榆林武将)

姜瓖以为,自家这样世代镇守九边的世家,那是多不胜数的啊!

可是这么多边将,都没书信里写的这么会玩啊!

虽然山西商人们经常带着货物,经过咱们的辖区,走私关外……

这是咱们收了钱的。

这不得不承认!

但是,最起码在军事上,咱们可不敢如此与敌勾结啊!

咱们顶多犯一些经济问题的小错,像书信里这样,直接挥刀霍霍向大明的事……

那尼玛谁敢做?

……

姜瓖接了书信,还有些半信半疑。

然而,未几,山海关果然发生巨变!

吴三桂真的反叛了!

姜瓖愣住了……

这竟然与皇帝预测的一样?

姜瓖急忙从书房里找出了当初害怕大顺人员发现,特意藏在夹层里的书信。

再次打开一看,姜瓖傻眼了。

果然皇帝早已预料到了,甚至就连细节都差不多!https:/

随后,山海关之战的详细情况传来,一并带来的还有李自成决定放弃京师,退回山陕的消息。

姜瓖纵然早已将皇帝写给他的信背了一个滚瓜烂熟,但是,眼见皇帝预测的如此准确,姜瓖还是难以置信的再次拿出了书信。

果然,还是一模一样!

唯一不同的,就是书信里多了一个刘芳亮带着皇帝赐予的武器北上,结果会生变的地猜测!

姜瓖服了!

……

此时,袁宗第正在山陕平定士绅的叛变。(历史的又一次改变)

他急忙亲自赶往袁宗第处。

姜瓖与袁宗第独处密室,讨论了一晚上。

皇帝那可怕的“洞察力”,让姜瓖打起了反正的心思。

而袁宗第说出的明顺合作之事,更是让姜瓖将这种心思,变成了实际。

姜瓖是一个墙头草,虽然按照华夏的道德标准来盖棺定论,此人乃是一个英雄。

但是,这不妨碍他墙头草的行径。

这个人在明皇无力回天之际,直接献上大同,让李自成能够尽得山西大地,从此对京师高屋建瓴,拥有了地势上的绝对优势。

大明的灭亡,姜瓖罪不可赦!

也是这个人,在北方大地已经尽归满清的绝对优势之时,又毅然举起大明旗帜,反抗清廷。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这一点上来讲,他又是有功的。

……

明皇的信,让姜瓖再一次回到了大明的怀抱。

明皇在信中对山海关之战的猜测,让姜瓖开始怀疑起了唐通。

第二天一大早,姜瓖就返回大同。

他返回大同的第一件事,就是以召集将领商议军事的名义,召集了唐通。

等唐通到来后,姜瓖直接逮捕了他。

并将其交给了袁宗第。

而袁宗第则以制将军的名义,召回了李自成派往大同掣肘姜瓖的张天琳、柯天相、张黑脸等人。

大同,成了姜瓖的自留地。

宁武关,成了大顺铁杆手中之地。

宁武关是太行山通往山西高原的雄关。

姜瓖与袁宗第的那一夜,最终受伤的,却是唐通。

……

这样的利益交换,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至此,山西的情况,再也没了历史上此时那种混乱的状态。

大同城内,姜瓖更是处处以大明大同总兵自居。

虽然在与大顺往来的公文上,还盖着大顺大同将军印,但是,在城内的告示上,已经恢复了崇祯十七年字样。

甚至,他更是派遣手下大将王辅臣,亲自带着今岁的春税,踏上了去商於古道的路途。

这个时空里的大同,毫无原本的混乱。

而没了姜瓖、唐通这样的实权将军造反,单纯的士绅反叛,对于李自成来说根本就不叫事!

……

宁武关城外。

袁宗第亲信也是袁宗第族弟的袁宗道,亲自来到了宁武关驻扎。

他来到宁武关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了关外周遇吉墓祭拜。

作为一个被明皇逼出了湖广的顺军大将,作为一个亲眼见识了明皇实力的顺军第二人。

袁宗第是除了刘芳亮之外,对双方合作前景更加看好的顺军大将。

他深知在这个福王朝廷与大清联合的局势里,明顺只有走到了一起,才有未来。

因此,不单单是袁宗道前来祭拜,就连处在平定叛乱士绅百忙之中的袁宗第,也亲自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