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热气球观测&密信

李来亨摆摆手:

“胡公公,劳烦你了!”

胡公公身上穿的是飞鱼服,就这一身打扮,就足以看出胡公公是皇帝的亲信宦官。

听到李来亨这话,胡公公微微欠身:

“小李将军言重了,都是为陛下效力。”

说完,他一摆手,对着身后的武监小太监道:

“儿郎们,该你们表演了!”

一众小太监,纷纷领了命。

众人走到了系着热气球的绳索旁,伸手解开了系在木桩上的缆绳。

热气球晃悠一阵,在咯咯嘣嘣绳索拉紧声中,缓缓升空。

四个早已等待多时的小太监,站在吊篮内,双手扶稳了吊篮。

热气球越升越高,渐渐超过了城头,超过了树梢。

两个小太监,站在面对城墙的一侧,正观察着炮弹的落点。

两人一人手持望远镜,观察落点,一人负责汇报方位。

皇帝移驾汉都后,空地配合作战,就成了武监太监研究的目标之一。

当初袄儿都司大战,因为鄂尔多斯这里,一到了冬季,普遍就是北风,因此,热气球并未参战。

还有一个深层原因就是——在大战之前,朱由检想的也只是打残清军,而非是全歼。

为了保持科技领先,朱由检有意遮掩了最新型科技。

毕竟,当自身还不够硬的时候,藏住王炸,打出小三一张,才是稳步发展的好办法。

鄂尔多斯一战之后,朱由检已经不用藏着掖着了!

这就像是画饼。

当我足够强,就可以给任何人画概念。

若是你实力不强,就只有被人画饼……

……

吊篮晃晃悠悠。

土丘上,炮声怒吼,橘黄色的火焰,开遍了城头。

剩下的两个小太监,一人负责记录,一人则挥舞着各色令旗,将信息传达到了地面。

吊篮的正中间,是一方轻便的小竹桌,笔墨纸砚,应有尽有,还有一个个竹筒,摆放在篮子里。

虽然热气球的高度,被尽量控制在低空。

然而,只靠旗帜传递消息,终究是有些疏漏之处。

因此,遇到旗语无法指挥地面的时候,就要将消息放在竹筒内,投掷到地面上。

……

热气球的出现,让城头上的清军,彻底慌了。

李来亨兵临城下的第一天,曾经出动了热气球。

就是那一战,不过是短短两个时辰都没有,甚至,明军都没有发起冲锋。

就依靠着犀利的炮击,硬生生干掉了多尔衮出城进攻的两万兵马。

这个时间,还是从明军抵达城下,到清军撤离战场的时间。

双方真正的接触,甚至不足小半个时辰。

热气球一出动,莫说是装模作样的清军炮手了,甚至就连各级将吏,也疯跑下城。

早已到了正阳门下的多尔衮,眼见形势不妙,一面吆喝手下顶上去,将他们赶到了外城,而他自己……

“哧溜!”

多尔衮一溜烟,钻进了大前门楼子。

甚至,还贴心的关上了正阳门城门。

同时,还召集了好些传令兵,准备一旦形势不对,外城城墙被明军拿下,就立刻关闭被外城包围在城池内的内城南墙剩下的宣武、崇文两门。

……

看到热气球上传来外城城头,已经空无一人的令旗,胡公公嘴角勾起,冲着李来亨道:

“小李将军,可要一鼓作气,拿下外城城墙?”

只要破了外城,兵卒就可以沿着城墙的东西两个角落,直扑内城城头。

呈现“凸”字形的京师城墙,外城可是重中之重!

这里,事关京师防御的得失。

李来亨也觉得这是一个一鼓作气的好机会,他正要回话,忽然有信使疾驰而来。

“报!

京师密信!”

信使汗流浃背,胯下的战马,也喘着粗气,团团白雾,从一人一马四只鼻孔里喷出。

李来亨接过密信,对胡公公使了个眼色。

胡公公挥手,让军卒散开,两人打开密信,脸色顿时大变。

“放鞑子南下?”

李来亨瞪大了眼睛!

陛下在想什么?

为何明明已经将建州逼入了死角,还要放他们一马?

“高杰死了?”

胡公公满脸的不可置信。

马岱、张罗辅两人攻入了北直隶,加上诸部义师,以及皇帝掌控的河南、山东……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