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吴檠遴见曹化淳

武清城头。

已经进入夏季,曹化雨身穿单薄长衫,遥望远处的运河。

宛若一条白色绸带,平铺在大地上的京杭大运河,点缀着一块块黑斑。

不消仔细去看,曹化雨就知道这是南来北往的船只。

甚至,大多都是运粮船。

“再让你们嚣张几天吧!”

曹化雨咬着后槽牙。

运河上全是粮船,每日往来何止万万!

然而……

北方大地,斗米价值数千。

自从崇祯十三年至今,一石米价值百两白银,就是常态了。

看着那遍布运河,却囤积居奇,将江南一两多的百米,炒到了上百两一石的运粮船。

曹化雨已经在心底给他们画上了死刑!

自从皇帝南迁,留在京师的锦衣卫,在骆养性的带领下,投降东虏鞑子。

今年,更是被改名銮仪卫。

而骆养性也因为挽留南归大臣有功,多尔衮又命其以太子太傅、左都督原官,总督天津等处军务。

曹氏兄弟终究是积年威名。

尤其是曹化淳,身为内档大头子的他,掌握着秘密渠道。

虽然清廷打乱了銮仪卫的编制,使得曹化淳情报来源丢了不少。

然而,终究还是有些遗存的。

对于这些粮食的去向,曹化雨还是知道的。

江南豪绅将一船船的细米白面,运到京师,无条件捐献给清廷。

而损失了的银钱,自然不会自己受了。

大不了——在北方提高一点售价,不就又挣回来了!

看着那首尾相接的船队,曹化雨冷哼一声。

“我呸!”

张口吐出一口浓痰,曹化雨冷笑一声,转身下了楼。

“曹爷!”

“曹爷!”

一个个五大三粗,却身着皂服,做着衙役打扮的“衙役”们,纷纷弯腰示意。

“守好了岗位。

记住了,武清只许进,不许出!”

一众浑然不似衙役的壮汉,点头称是。

曹化雨朝县衙走去。

县衙内,曹化淳正在见客。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那个鼻子比狗还灵的霸州知州吴檠遴。

“督公,小的真的是心向我大明啊!”

历经三朝,而稳坐知州之位的吴老爷。

面对这位已经失了势的老太监,却就像个小学生一样,毕恭毕敬。

“呵呵~!”

曹化淳轻笑一声:

“吴州啊,你这香怕是烧错了地方。

老朽只是前朝太监,这新朝,老朽却是一介平头百姓……”

“督公,请看这个!”

吴檠遴当即从怀里掏出一个锦袋,小心翼翼的掏出了一叠纸。

然后伸展开来,恭恭敬敬的双手上呈到曹化淳面前。

“这……”

只是一眼,曹化淳脸色大变,急忙双手接过,又仔细看了一遍。

“这……”

只见,纸上并无落款仅有“可为富家翁”五个大字。

纸张既不是宫廷所用的“开化纸”,也不是名贵的抄写经文所用的“瓷青纸”,甚至连宣纸都不是!

就是一张普通纸张。

店铺里最常用的那种用来粗略计数的竹纸。

然而,曹化淳的眼神却是瞬间犀利起来。

他眯着眼睛,一手悄悄摸到了衣襟边。

那里鼓鼓囊囊,正是十二管的荣光四号胡椒瓶手枪。

“这东西……你是从何得来?”

吴檠遴心中大定,听到曹化淳询问,急忙朝着西南方弯腰一拜。

这才解释道:

“好叫督公知晓,去岁桃月。(季春三月的文雅说法)

圣上南迁,小的为了拖住闯贼,只得死守霸州。

然而陛下南行,人困马乏。

小的虽然不能伺候身侧,却也是我大明的臣子,岂能眼看君父衣食困顿?

于是,小的便凑集了一批粮草、钱财,奉与陛下,以为陛下稍解窘迫……”

不愧是吴檠遴。

原本只是无奈之举,却被他完全洗白。

甚至,从他话里来听,一个心向大明,不惜以身殒命,也要拖住追兵的忠臣形象,跃然而生。

曹化淳笑了。

身为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并且一手训练出“勇卫营”的他,自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迷惑了的。

曹化淳看了看手中的纸张。

“可为富家翁”五个大字,清晰依旧。

这……

就是陛下的态度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