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郝金秋家距海丰村有百十里的路,老两口搭乘公共汽车便到了海丰村。因为郝金秋在海丰村插队时父母曾来过,所以老两口下车后便直奔滩东队。他们走进屯里见有个小卖店,于是郝金秋的父亲便思量了一下走了进去。他想借着买合烟顺了解一下队里的情况,然后想法再打听一下唐玉波即家里情况。郝金秋的母亲见郝金秋她爸进了小卖店,于是便也随之跟了进去。

杨明春见来了两个陌生的中年夫妇,便热情的招呼着并问:“你们好像不是这村的吧?”

郝金秋父亲点点头说:“是镇里的,听说你们这有一家做家具的来看看,想定做一套家具。”郝金秋父亲将买烟打开点上一颗,见屋里没有别人,便在一个长凳子坐了下来说:

“听说他们的家具做的挺有名,不知价钱怎么样?”

“这价钱贵不贵咱还真的不清楚,但东西做的那就太好了太漂亮。你没看人家的屋收拾的,就是刚结婚的新媳妇儿屋也跟不上人家,听说现在要是上他家定做家具,都得排倒十一以后。”

郝金秋父亲插句话说:“那么他家几个人干这活?”

杨明春接着又说:“现在就唐玉波他爸自己干,原来他家老二唐玉波隔三差五帮干一些,今年唐玉波买了台推土机,这下人家可更发了,听说今年才半年的时间就挣了四五万。这刚插完秧,人家推土机又出去干活了。妈呀,他们家真是发老财了,在俺们村他家也算是首富了。”

郝金秋父亲有意探问了一句:“这唐玉波多大结没结婚?”

“听说有对象了,也不知是真假的,就我说人家是在等一等挑一挑。”

这是郝金秋父亲从凳上站了起来说:“好,俺们先上他们家看看家具。说着和郝金秋母亲走出小买店。”

扬明春也从小店走出向东指着说:“你们往东走不远四间瓦房,院子放着好多木料就是他们家。”

唐玉波父亲在厦子忙着,不时从厦子发出阵阵的“嗡嗡”的电刨声。郝金秋父亲和母亲在外面徘徊一阵,然后郝金秋的父亲推开焊制的院门,便和郝金秋的母亲走了进去。院子西面垛着一些不同类型的木料,上面都是用苫布遮盖着,院子东面种着一些日常吃的蔬菜,虽然院子没有一点闲置的地方,但让人见了觉着规矩整洁,看的出是一个正经过日子的人家。唐玉波母见有人来了,便推开风门走了出来招呼着,郝金秋的父亲忙说:“老嫂子,我们来想看看家具,听说你们这的家具做的不错。”

唐玉波母亲热情的朝厦指指说:“好哇,你们先上厦子里看看。”说完领着郝金秋父母来到厦子。

厦子摆着几件家具但都没完工,唐玉波父亲把现在常用的一些家具给做了介绍,然后领着他们走出厦子来到他们的起居室,让他们看看自家现在用的家具,叫他们参考一下。

郝金秋父母不看则把,一看却让他吃惊不小,一个农村家庭完全脱离农村的样子。两间屋除了两铺炕是间壁外其他是联同的,地面铺着地板砖,天棚用木纹板吊成的,一色的新潮家在屋里显着得体大气。郝金秋父亲边看边点连连说好。最后说是我们只是先看看,回去核计核计看要什么样好。

郝金秋父母离开唐玉波家,母亲长长的叹口气说:“没想到农村的家也有这么富余的,从他们的居住条件看我们远不如人家呀,可这城里的姑娘,嫁到农村怎么说也不好听呀,说他们家的推土机不到半年挣了四五万,我真的有些不相信,在说这能长久吗?就象这样挣那不是没有边了吗?”

离开唐玉波家,郝金秋父亲边走边琢磨着,自己和老伴都有工作,可以说干了一辈子,除了现有的两间房在什么也没攒下,在想想人家的状况也觉得自己也挺寒酸,于是说道:“谁能说的清楚呀,不过这个家的家境还真是不错,咱来看看最起码心里有个数,要是这事确实搬弄不了就由她去吧。”就这样,郝金秋父母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去了。

第二天,郝郝金秋下了早班洗漱完后就躺下休息。可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想着昨天看对象的事以及父母的态度,心里老是觉得乱糟糟的没有一点睡意,她随手从枕头旁拿起一本杂志翻弄着,心里想着怎样才能使父母接纳这唐玉波。

郝金秋正想着,突然有人轻轻敲着门,她忙放下杂志起身把门打开,抬头一看见是唐书琴站在门口,惊讶的叫着:“妈呀,唐书琴你怎么来了?”完后赶忙把唐书琴拉进屋里。

“金秋姐,你这下可好了,再也不用在队里正天风吹日晒,你可真羡慕死我了。”边说边从包里拿出用塑料袋装的一些粽子,接着又拿出也是用塑料袋装煮熟了的鸡蛋和咸鸭蛋。

郝金秋看塑料袋粽子能有十来个,另一塑料袋的鸡蛋和鸭蛋最起码也有二十来个,于是说道:“书琴老妹子,你怎拿了这么多来呀?你看看这么远你还特意送来,这让我多不好意思呀。”她指指粽子和鸡鸭蛋又说:“我说你拿这么多我也吃不了呀。”

“你现在是在厂子不是在家,我也知道厂子不可能给你们包粽子吃,要是你门厂子给你们粽子我就不会给你送了。”她又指指鸡蛋和鸭蛋说:“俺妈听说我要给你送粽子,又赶忙现煮的鸡蛋和鸭蛋让我拿来。”说着从塑料袋里拿出一个鸡蛋偏让郝金秋吃。

郝金秋接过鸡蛋说:“大婶真是个热心肠人,我都走了这么长时间还惦记着我,这让我怎么是好呀。说心里活,屯里有些人我真的没处合够,特别是你们一家人。你说进了厂子怎么怎么好,其实都一样,所谓不一样的是不用风吹日晒,再一个有个礼拜天,月月能见着钱,可天天八个小时站机台也不容易。我倒是挺羡慕你的,现在又学会了开推土机,一天到晚乐乐呵呵无忧无虑。”

唐书琴笑笑说:“我这人有点傻呵呵乐观,不过今年确实让我挺顺心。俺家弄的推土机也确实没少挣。还有,今年咱屯搞的制种基地,所有的水稻都按种子卖,有人说劳日能拉两块钱,要是今年虾圈再挣了,那可就太美了。”说着她停了停,神迷看着郝金秋问:“你和我二哥的事怎样了?这事我二哥跟俺爸妈都没告诉,但他可他告诉我了。”

郝金秋没想到唐书琴会问这个,并且又问的这么突然,一时愣了。她看了看唐书琴好长一会儿,琢磨片刻问唐书琴:“你觉得我和你二哥俩合适不合适?”

“妈呀,太合适了,也太好了,简直是天生一对。你就不用说了,人长得漂亮又有工作。我哥为人正直人长得也帅气,不但有木匠手艺今年还买了推土机,你可不知老多人羡慕他了。前些日子给她介绍对象的人多了去了,后来知道他有对象后这才消停了一点。”

“是啊,我也觉得你二哥这人不错,他不但正直,而且我觉得他身上有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和气质,不然我们俩也不会有这当事。”

“你说的一点不假,我有什么事都不愿找俺爸俺妈愿找俺二哥,不管什么事找俺二哥他都能给办的妥妥当当的。”唐书琴说着无意的拽拽上衣的前褂襟。

唐书琴这拽衣襟的举动,郝金秋才发现唐书琴穿的绿色上衣是军用上衣,于是惊讶的问:“妈呀唐书琴,你这军褂在那弄的?你穿着真合适,真好。”郝金秋见唐书琴只是抿着嘴不吱声,于是带有开玩笑的语气追问:“你给我说实话,是不是你看上那个当兵的人家给的?”

郝金秋不好意思的说:“不是,不是,是俺二哥托李宝胜在部队给弄的。俺二哥和李宝胜小时候就是好朋一直到现在,人家现在在部队是职业兵了,现在已经开始挣工资了。”

“噢,这我就明白了,人家不会凭白无故的给你衣裳吧?我觉得人家是看上你了吧?

这事你可不能瞒着我,你感快告诉我你俩现在到了什么程度,是不是已经确定了关系?”

“金秋姐,你也不是外人我不瞒你,我和李宝胜确有这层关系,是俺二哥给着串通的,我现在和他有书信来往但没定下来。

“好啦,我觉得你二哥给你串通的事应该是没有错,你二哥又那么了解他,到时候你就安心等着上花轿吧。有一样,结婚时可得告诉我一声,我可得去喝这喜酒。”

“妈呀,金秋姐,我们这可是八字还没一撇呢,再说到那时还用告诉你,那时候你已经是俺家二嫂了,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娘家客了。”说完,两个人同时“咯咯”的笑了起来。唐书琴觉得来的时间不短了,于是说:“光顾在这唠磕了,我还要去农机站买推土机上的高压油管”说着拿起包又沉思片刻说:“我想把你和俺二哥的事告诉家里的两个老人,本来端午节我想叫你去俺家过节,俺二哥觉得不妥,他说等关系都确定了再说吧,现在叫人家来也难为人家了,怕以后出什么差头家里的老人也跟着尴尬,直到现在俺家的两个老的还不知道这事。这回端午节俺妈就唠叨这事,有了媳妇儿过节也不去把人家叫来过节,都这么长时间了,这媳妇儿什么样我都没见到。先在我觉得俺妈怀疑俺二哥是不是没有媳妇儿,是不是在糊弄她,这些日子又开始唠叨了,我觉最好等过八月十五你能去俺们家咱聚一下,让两个老人也高兴高兴。

郝金秋沉思一会说:“这些我听你二哥的,我没有什么意见。”她见唐书琴拿起包要走,她也忙拿起自己随身的包说:“我今天白天没有班赔你去街里转转。”就这样,郝金秋随唐书琴一同走出宿舍。

前些日子,刘德忠老想把徐军请到家里吃饭老也没腾出时间,这农忙插秧已经结束了,也算能腾出时间了,一来是想感谢人家买推土机他里外张罗牵的头,还有这推土机买回后一些乱事还是他张罗的,二来是想进一步促进一下关系让他和刘艺多接触一下,他总觉得徐军这小伙不错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吃过早饭,刘德忠对刘艺说:“咱想抽时间请徐军来咱家吃饭,前些日子插秧忙抽不出时间,现在这秧插完了活不忙了,我看是不是你今天就去买点差不多菜准备准备,到时让刘斌把他找来?我今个看这天还不错。”

刘艺听了想了想说:“爸,我看这不年不节请人家吃饭人家能来吗?我看徐军他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人,人家要是不来怎办?再说他们这两天在南河套也是挺忙的。”刘艺说完见老爸没吱声,她又说:“我知道你挺喜欢徐军的,我看不如这样,等做点好吃的,瞅着他现在还在南河套干活给送去,我觉得那样挺合适。再一个,现在天渐渐热了,他也没有时间去买穿的,我看这些日子老穿那件单秋衣,我觉得给他买套像样的夏天衣裳,这样即体面还实惠。”

刘德忠听了觉得闺女说的挺有道理,于是说:“噢,这样也不错,你去买点肉回来炒炒或者包点饺子也行,到时想办法给他送。”接着又叮嘱刘艺说:“想给他买衣裳也得买差不多的,可别寒酸了让人家笑话。”

坐在炕上吃饭的刘艺母亲看了看刘德忠,带有一种挑逗的口味说:“闺女,你要去就早点,这两天你爸老是惦记着这事,你不知道你爸就这么一个当意的人。”

刘艺点了点头说:“行,等会我骑车去趟镇里。

刘德忠看得出,闺女说完这话后抿着嘴,总想掩饰着内心的喜悦,他感觉到闺女已看上这徐军了,为了暗示一下自己的态度,于是说道:“唉,徐军这孩子是个好孩子,我看可不错。”说完,背着手笑眯眯的走了出去。

郝金秋赔唐书琴去农机站买了推土机件后,两个人又边走边说的来到红崖百货。郝金秋指着买衣服的柜台说咱先去看看服装,郝金秋刚说完唐书琴像看着什么似的,忙用手扯扯郝金秋的衣裳,朝卖衣服柜台指了指,郝金秋见刘艺站在柜台前,扯着一条灰色男裤在端量着。郝金秋惊讶道:“妈呀,是刘艺”二人赶忙走了过去。

郝金秋和唐书琴的突然出现在刘艺跟前使她一愣,惊讶的问:“你俩怎么走一起了?郝金秋从当了工人后我这还是头会看着你。我给俺弟刘斌买条裤子你俩给看看怎样?”说着把裤子拿给郝金秋和唐书琴看。

郝金秋和唐书琴看了裤子后都清楚,这条裤子肯怕这里最好的,于是唐书琴半真半假的说:“妈呀刘艺,你真舍得给你弟弟花钱,这裤子一看就是个好样肯定不能贱了。我说你弟弟还二十不到怎么给他买这么好的裤子呀,我说你不是有了对象给对像买的拿你弟弟打掩护?”

刘艺辩解道:“你可别瞎琢磨吧,你就愿拿我开心。”说完他仔细的端量唐书琴身上穿的那件军褂,像是发现了什么,上前用手扯扯唐书琴的褂襟说:“妈呀,我才看出来,你这是一件军褂呀,还是新的,你穿着真带劲。你这在哪里弄的,是不是那个当兵的给的?”

唐书琴也立马辩解道:“你也开始琢磨啦,这是俺二哥托人在部队给我弄的。”

刘艺清楚,说不定这军褂就是李宝胜送给他的,想到这她心里觉得非常轻松,是乎觉得徐军这人已经是非她莫属。于是将那条裤子和已选好的那件汗衫装进包里说:“你俩说这裤子好那我就买了。”说完便交了钱,裤子二十二快钱,汗衫十块钱,一共花了三十二块钱。

郝金秋拉着唐书琴来百货,原本是想给未来的婆婆买件衣裳,碍着刘艺在这不大好办。再一个是唐书琴也急着回去送推土机件,刘艺说是还要去市场买东西,于是没有再耽搁,她们三个便都走出了百货。

刘艺回到家里天已经晌了,她把给徐军买的衣裳拿给母亲看,母亲接过衣裳看了又看,然后俏皮的说:“唉,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女大外向呀,要是你妈穿衣裳你可不一定能这么舍得花钱。”

刘艺抿着也机敏的回敬:“妈,你可不能这样的挖苦你闺女,这可是你和俺爸吩咐的,你们还能怨我呀,再说这两年你穿的衣裳不都是老闺女我给你买的呀,你等着过年时我领着你去红崖逛逛,那里所有的衣裳任你挑怎么样?”

弟弟刘斌下班回来,见母亲手里的新衣裳伸手要拿,母亲伸手在他的手臂上打了一下说:“看你的手那个埋汰把衣裳都弄脏了,赶紧去吃你的饭,这个可与你无关。”

刘斌赶忙把手缩了回来,见了炕桌上的饭菜便拿起筷子吃了起来,边吃边与母亲俏皮道:“老太太呀,这女婿还没确定下来你们就不待见你儿子啦?妈呀,我可是好伤心呀。”

刘斌正说着,见父亲下班回来了忙打住不再说什么了,生怕又挨父亲训斥。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