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张辉远听了没等董春兰说完,便连连拍着手说:“太好了,老三我就怕他掉队,所以把他弄到冷冻加工厂,要是能在这钢管厂入点股那就更好了,这样他就一点一点的改变了经济条件,同时也为以后生活独立打下基础。我们村是一个集体,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共同致富。我们对村民有个承诺,两年内全村万员户,两年后逐步规划村民住宅新区,我们一定要达到这一愿望。”接着,张辉远便领着候殿文董春兰来到财务室交款。

候殿文两口走后,张辉远问会计钢管厂资金汇集情况,会计告诉张辉远,西河岸村和上河村昨天已各到帐三十万,另三十五万,说是再有个两三天村民集资后马上到位。咱村集资也是三十五万,今年秋季港上水产和养殖场村上投了六十万,村上账面空了。现在建筑公司账面上还有二十来万,虾圈账面上还有四十万。张辉远点了点头说:“我和李书记已商量了,从建筑公司抽十万,虾圈抽二十万。会计说是还差二十万,是不是再加大一下集资办法从农户再凑及一点,张辉远说是,这两年农户的收入是挺高,但大伙往其它项目都有不少投资,要是在从大伙手里筹集资金,怕大伙有顾虑甚至不理解。最后张辉远叹口气说,另二十来万我另外想办法吧。

只从冷冻加工厂投产运营后,张作栋吃住基本都在厂子,要是想孩子便瞅时间回去看看。今天和往常一样,吃过晚饭便回到自己的寝室,拿起当天的报纸翻弄看着。

张辉远因资金的缺口,思量再三,决定去找父亲看看能不能帮上忙,于是吃过晚饭便来到冷冻加工厂。

李文超因张作栋岁数大,成天跟着员工一样吃食堂不妥,于是便和马厂长商量,把马二嫂安排到厂子,具体是负责厂内招待所。招待所有几间客房并设有小灶,是专门用来招待来厂的客户,同时要求马二嫂也负责张作栋的小灶伙食。

马二嫂见张辉远来了,便把张辉远叫到一旁说:“辉远,李书记好心好意让我每天给你家姥爷子做顿小灶,可这姥爷子该死不让。你说这厂子这么多人,就他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还是大老板,跟着吃食堂多不好,这是不也辜负的李书记的一片心。”

张辉远听后笑了,然后说:“二嫂,这事你就听他的吧。原来在家的时候也是一样,杨明春想给他格外弄点小菜他也是不让,并一再说俺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他这人我也看出来了,对吃喝确实没有挑剔。杨明春也常说,这老爷子真是特好伺候,因此你也不用考虑的太多。”

张辉远说完便走进张作栋的寝室,张作栋见儿子张辉远来了,赶忙放下报纸摘下花镜看着张辉远。张辉远看的出,父亲的眼神在自己的身上上下大量着,他感觉的到父爱的分量,想一想父亲刚回来的情景,心里顿觉愧疚和自责,于是说:“爸,最近身体还好?在厂里吃住能行吗?刚才马二嫂跟我说了,人家给你做小灶你不让,这也是李书记的意思。”

张作栋听了忙说:“我现在身体可比以前好多了,人要是天天茫茫碌碌倒是什么病也没有了。你说的伙食事我觉得没有必要,我这人你也知道,对吃喝向来不挑剔,再一个工人都吃食堂我怎么能去搞特殊。”

张辉远知道说服不了父亲,于是说:“杨明春老叨念这事,说叫你还是回去吃住好,这样最起码她还能照顾照顾你。”

“杨明春说的我理解,你看,我要是天天回去吃住,她带着两个孩子,开着小卖店,还要顾及我,她太辛苦她了。等过了年天暖和了,我把小娜带到厂子来,这样能帮扶帮扶一下杨明春。”张作栋见张辉远没吱声,于是便深情的说:“杨明春是一个道德水准高的人,勤俭贤惠,是一个贤妻良母呀,这人挺对我心的。”接着张作栋便问钢管厂的运作情况,张辉远把办钢管厂的前前后后跟父亲说了一遍,张作栋听了便坚定的说:“现在我这虽没有宽裕的资金,但这二十万我帮你解决,两天内我让财务给你转去。张辉远问这样能否影响厂子的正常运营,张作栋说没有太大问题,因为厂子在银行信誉度好,再贷款个几十万没有什么问题。倒是你们不能再向银行借贷了,不然你们的借贷包袱就太大了。

张辉远听了越发觉得自责,于是,默默的从沙发起来,点点头说:“爸,天渐渐冷了,这北方的冬天可不比南方,你千万要当心,”

张作栋见儿子像是不太高兴的起身走出,以为是叫他回去自己不会去有想法,于是便冲着走出门的张辉远说:“你告诉杨明春,元旦放假我回去,咱在一起过元旦。”

张辉远回过头没说什么,只是深情的点点头,然后转身走了出去。

第二天,张作栋便让财务给钢管厂转去二十万。建厂开工仪式这天,镇上唐书记来到开工现场,县曹书记也特意从县里赶了过来。唐二叔拉着曹书记手高兴的说:“曹书记,我们村有今天应好好感谢你和唐吉云呀。只从这红崖河治理好了,我们这干什么都顺当,看今天的样子我是做梦都没想到呀。”

曹书记忙说:“二叔,为百姓谋利益是我们这些当官的职责,要是不为百姓谋利益还要我们干什么?这两年红崖发展的非常快,特别是海丰村更是突出。我听说他们两年要达到全村万元户,我听了真是欣慰呀。”

开工仪式现场临时搭建一个主席台,唐书记见曹书记来了,便和李文超张辉远等人迎了上了,请曹书记来到主席台。仪式上,曹书记和唐书记分别做了对建钢管厂的祝贺,以及未来发展的要求。最后,张辉远代表股东宣布开工仪式开始,接着工地便响起一片欢呼和鞭炮声。

冬去春来,接着农田的春耕便即将到来。因村里的劳动力陆续进入村办企业,所以大田到了农忙时就很难应对。以前农忙季节,在家搞柳编和纬编的人可以帮的上,但今年就不同以往了,冷冻加工厂和建筑公司陆续的用人,肉食加工厂和水产蔬菜批发市场也进入了用人阶段。田贵乐清楚,按现在的状况,将来的农忙插秧和收割是个问题,要是从外村雇人势必人工费高,并且影响了经营大田人员的收益,于是他萌发了买插秧机和收割机的念头。

晚上,田贵乐来到张辉远家和张辉远说了想法,张辉远思量一会儿说:“将来农村以农机耕作是出路,特别是我们村的现状,更要考虑往这方面的发展。去年我和李书记就考虑这方面的事,本想村上成立个机耕队,没想到今年村上上的项目多,占用了那么多资金,并且钢管厂还借用了冷冻加工厂二十万,因此这方面的打算只能放一放了。”张辉远思量一会又说:“按现在的情况来看,今年收益肯定会比去年要好得多,那么你说的插秧机和收割机,来年我们一定首先考虑。”

田贵乐听了说:“我知道你和李书记叨念这事,现在我有一个想法,我听县农机公司的人说,现在拖拉机配套的插秧机七八千元,并且还听说现在购买农机具上面有不少补贴,这样以来我想在滩东队搞个试点。钱我们从公积金拿点,你帮我们想办法从信用社贷点,我想今年就弄台试试看看好不好?你可不知道辉远,我最上火的就是这水稻插秧,今年我估计插秧人员要比去年还要紧张,村里根本没有多余的劳动力了。我听说这插秧机一天能插个四五十亩,这样一台插秧机是不是解决了一半插秧问题。”

张辉远听了忙点点头说:“这倒是个办法,你考虑好了,你真的要买,那么贷款我可以帮你跑跑。要是用好了来年再买一台,这滩东队一千来亩地插秧就基本不用人工了,到时秋天我们再考虑购买收割机。”田贵乐见张辉远挺支持这事,于是便催张辉远赶快帮办理贷款的事,并说他这两天就去县农机公司联系插秧机。

李振宽听说村上虾圈只包了两百亩,并且又听说队里要买插秧机,心里便打起了鼓。因为这两年春秋两季在队里干,可以说正是队里农忙高分时节,夏季农闲公分低时去了虾圈,等虾圈结束,冬季农闲时接着又去大棚干,可以说这收入让他十分满足。可今年和上两年不同了,大田的平池全准备用拖拉机了,这又听说插秧也要用插秧机了,这样以来,显然大田里的活也用不几个人了。现在虾圈只包了两百亩,也显然不会用原来那么多人了,这今年能不能去虾圈干也不好说了。他思前想后,觉得应该先找张辉远商量商量,老早在虾圈给留个地方。

吃过晚饭,张辉远见李振宽闷闷不乐的来了,便问李振宽怎么像心情不好,李振便叹了口气说:“辉远,这两年大伙的收入,确实的感谢李书记和你,可今年我还犯愁了。”

张辉远不解的看看李振宽。李振宽接着又说:“今年虾圈肯定不会用原来那么多人,队里今年开始搞拖拉机整平大田,我也听说要买插秧机,这肯定大田的活也不会多。我想,今年能不能圈里已开始用人我就去,这样我可以在圈里干的时间长一些。”

张辉远听了便说:“老叔,今年虾圈村上已责成王福生负责了。你掂量好了,你要是确定早一些去圈里,我可以和王福生说一下,让他事先有个安排。不过有一样你要清楚,今年的虾圈收入肯定不能和前两年比,今年的费用太高了,就租金这一项就能使收入减少近一半。”张辉远接着又说:“将来虾圈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说来年虾圈村上不准备再继续干,想把这部分的资金再投入到钢管厂上,钢管厂准备上二期工程。”

李振宽听了眨眨眼像是不知怎么办好,张辉远看出李振宽的心事,于是又说:“老叔,你要是听我的,还是像去年那样。队里虽然用拖拉机平地,但是育苗时候需要增加不少劳动力,插秧平池虽然用机器,但也是有不少的零散活,怎么也比平常工分要搞得多。你要是想早一点去圈里,那收入肯定不如在队里收入高。再一个,你不要担心圈里能不能有你干活的地方,回队里有没有干活的地方。圈里今年虽然只用原来三分之一的人,你不用担心,原来在圈里干活的的一些年轻人,像侯二和吴老三他们,我都给他们说好了,让他们去水产公司那面上船下海,这样他们的收入还会提高,原来在队里干活的年轻人也是这样,也是把他们安排上船。因此,不管你去圈里和在队里都有你干活的地方,你尽管放心。”张辉远见李振宽还是眨眨眼没吱声,于是笑笑又说:“老叔你是不感觉这样收入不如去年?你算一下,你圈里的分红肯定是要少了,但水产公司和钢管厂你投了多少,这不是一样要分红吗?”

李振宽听了顿时醒悟,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于是便拍拍脑门说:“辉远,你这一破解我心里就亮堂,我今年还像去年那样,等过了插秧季节再去圈里,你等和王福生说一声。”

张辉远说是没有问题,接着便和李振宽聊起起家常。张辉远问起李宝胜什么时候结婚,李振宽说是他挺着急,我原本打算今年五一前后,可儿子说五一不一定来的急,我也怕准备不跟趟。现在不是以前了,特别是咱这的条件这么好,要是把婚事办的不像回事让人也笑话,再一个让老唐家面子也不好。”

张辉远说:“办婚事得根据咱的经济状况,我认为差不多就行。不过有一个事你应该考虑到,要是收拾屋最好是现在。这眼见三月末了,天也渐渐的暖和了,现在队里的农活不是那么忙,虾圈的活还没正儿八经开始,等过了这季节,你想找人收拾屋不一定好找呀。”

李振宽听了拍拍脑门说:“还真是,你不说我还真没考虑这层。等进入农忙一直到秋还真的倒不出时间,这何况还得找瓦匠,那时候瓦匠都在外面干活。要是这一开春把屋收拾好了,是五一前后就能把事办了,我也了一份心事。”

张辉远清楚李振宽瓦匠这活他干不了,于是说:“王福生和候二和吴老三他们,现在没有什么要紧的活,你老早去找他们把时间约定了,然后叫他们去看看都需要备什么东西给备了,我要是能抽出时间再去帮搭把手,一天多点时间就差不多了。”

李振宽本身就是个性急的人,听了张辉远这么一说,觉得确实应该抓紧时间把屋收拾一下,不然到时人家都没有时间,自己又干不了这活可就麻烦了,于是他忙起身说这就去和王福生商量商量,接着便急匆匆的走了出去。

唐书琴听说他们的婚房收拾好了,并且她还接到了李宝胜的来信,来信的内容是征求她的意见五一结婚,唐书琴接到信拿不定注意,更不知怎样写信答复李宝胜,于是趁早晨上班来到木材加工点,便把李宝胜的来信塞给二哥。

唐玉波接过唐书琴塞过的那封信,见是李宝胜写给妹妹的,于是便装作难为情的挑逗妹妹说:“老妹子,这是宝胜写给你的信,你怎么能叫我看,我这当舅哥的看这信是不是不妥?”

唐书琴忙带有撒娇和商量的口味说:“好二哥,你就看看吧,人家现在不知怎么办才好,所以让你看看帮我出出注意。”

唐玉波展开信,见信写的是征求妹妹五一结婚,于是便说:“你俩岁数都不小了,是应该早一点把婚事办了,我说就定在五一吧。”

唐书琴思量一会说:“二哥,这离五一就剩一个来月,他们家怎么也没有个动静,是不是就等着白捡我这一个大活人?人家心里觉得有些不平衡。”

唐玉波像是明白了妹妹的心事,于是说:“你的意思我明白,你再考虑一下,咱人都给人家了,其它的都不重要了,他们能付出多少就付出多少。我听说你们的婚房收拾好了,昨天我遇到李宝胜他爸了,我告诉他这面把家具准备了,他有些不好意思,说是这两天要来咱家和爸妈商量这事,我觉得他们也不会看不开事。”

唐书琴像是带有生气的口味说:“我觉得家具全是咱家配送,钱他们也不拿个钱,彩礼到现在也是一字不提,我觉得我挺尴尬,也让爸妈和你都挺没有面子,这老李家怎么像个铁公鸡。”

唐玉波听得出妹妹说话带有情绪,于是便耐心并带有严肃的口气说:“妹子,针对这事二哥要唠叨几句,咱嫁的是人,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再说这彩礼咱也没给人家要,爸和妈也不主张要。至于他们给不给能给多少,咱都没有必要去计较这些,以后生活的好坏全靠的是自己。老李大叔是个典型的庄稼人,可以说勤俭了一辈子,拿着钱为重这不为过,咱要理解他们。”唐玉波接着又说:“老妹,二哥要提醒你一个,针对彩礼这事,可千万不能和宝胜计较,更不能咱带着情绪嫁过去,那样会导致宝胜左右为难,这样也很难和他们家里人融洽。”

唐书琴听着不住的点着头,然后俏皮的说:“二哥,无怪人家都夸你,你就是有城府,就是会看事。我明白了,我也不去计较这些小事,俗话说的好,成大事这不拘小节。”说完便‘咯咯’的笑了起来。  18920/10886875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