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问与答

“这哪里用得着谢?我们还没说完呢。”

大汉摇摇手,“你方才说,若有野兽袭人,那么同为人族,你就要出手相助。那么若是精怪杀人,或者妖物杀人呢?”

这问题让李四海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有什么问的必要,但想到刚才的善恶之辩,李四海恍然,似有所悟。

于是开口道:“有灵者皆有善恶,人与妖也类同,那么……害好人者为恶?害坏人者为善?恶者除之,善者留之?”

虽有结论,但语气已经不太能肯定,因为李四海自己也觉得似乎有些不太恰当的地方。

“既害了好人又害了坏人呢?那这只妖物是善是恶?”大汉微笑着问道。

“那自然是一只恶妖,应当诛除。”李四海不假思索。

“那么为什么是恶妖?它不是还害了坏人吗?按你前面说的,害坏人者为善。”

“因为这只妖的目的只在于害人本身,并不在于所害的人是好是坏,它就只是为了害人!”李四海感觉自己终于把握到了什么。

“是了。”大汉一笑,“那么,仅以害人为目的的妖是恶妖,仅以斩妖为目的的人是否是恶人呢?”

“这……”李四海突然迟疑了,若在今日之前听到这个问题,他立马就会回答“并非恶人”,可这一番问答下来,他却有了些许的迟疑:因为若是“并非恶人”,岂不与前言自相矛盾?

良久,李四海才说到:“我也有所迟疑,但站在人的角度上来说,仅以害人为目的的妖确实是恶妖,这是毋庸置疑的!”

“是了。”大汉依然笑着赞同,“那么站在妖的角度上来讲呢?”

“站在妖的角度上……”李四海隐约间知道这是大汉想要推论出某个道理,“若我为妖,我便会觉得仅以斩妖为目的的人也是恶人。但,但我不会去无故害人。”

“是了。”大汉还是笑着赞同,“这证明你潜意识里觉得即便站在妖的角度上,无故害人也是不对的,同理可推,站在人的角度上,无故斩妖也是不对的。这点没有问题吧?”

李四海虽然还有些不愿意接受,但他是个讲道理的,只能点点头,“确实没有问题。”

大汉就接着说:“那么站在天地的角度上呢?妖害人,人斩妖,好人坏人,好妖坏妖,对天地而言,又是善是恶?”

“这……”李四海从未站在这种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对他而言层次太高了,但这次是循序渐进的到了这个角度,于是他也能加以思考,“对天地而言,既非善也非恶,因为对它不会有损害。”

“是了。”大汉仿佛喜欢上了这两个字,接着就对李四海刚刚的话做了补充:“只要这彼此的杀伐没有损害到天地本身的法则运行,就非善非恶。”

然后他接着问:“那么什么对天地而言才算是善,什么又算是恶呢?”

到了这里,李四海的思维已经完全打开了,当即很有兴趣的推测道:“我曾有听闻天成之境的说法,说是天成之境内的修士修行被天地所鼓励,超出天成之境的修士则会有天劫降临。所以应该可以由此推论,对天地而言,天成之境中的修行进步就是善,超出天成之境的修行进步就是恶。”

“是了。”大汉点头,再次做了补充:“准确的说,是对天地法则的内部完善是善,对天地法则的外部拓展是恶。”

他也不管这话李四海能不能理解,当即就接着又问,“你若遇到有人疑是被妖所害,那么又会如何断定此妖该不该诛除?”

“依照前言,应先判断被害之人的善恶,若是好人,自然应当除妖,若是坏人,则要看这妖是否只害坏人,再凭此做出决断。”

“你若当时碰巧撞上了事发现场,此妖刚把人害死呢?”

“这,理智上讲,自然也还是应该判断被害之人的善恶,但切身实地的考虑,大概还是会立刻拔剑相向的!”李四海又有了那种将要自相矛盾的预感。

但大汉并没有再提出让李四海自我怀疑的问题,而只是又问到:“那你若在现场看到两只妖,其中一只正是害人的那只,只见它龇牙咧嘴,向你挑衅,你是否会拔剑打它?”

“自然是会打它的。”李四海可不是个任凭嘲讽的。

“若在你打那只挑衅你的妖的时候,另一只妖还帮你挡住它的去路。”大汉依然笑着,甚至越发明朗了起来,“而你只有十成力,用完就没了的话,你会拿几成力打那挑衅你的妖?”

“这……五成?”李四海毕竟还是喜欢“折中说”的。

“等你用这五成力把那妖给打死,你现在还剩五成力。”大汉接着说到,“这时你发现,原来帮你阻拦前一只妖的那只妖,它竟然也吃了那人的一部分形神,并且它现在也看着你洋洋得意的笑,还不逃跑,那你会不会打它?”

李四海细想那种情景,设身处地的想,觉得自己应该是会打的,于是点点头,“会打。”

“那么假如你并不知道除了这两只妖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妖能威胁到自己,而你现在只剩五成力,你会用几成力打它?”

“这……两成?或者,三成?两成半?”李四海完全不能确定自己的答案。

“是了,无论如何力都变得小了。”大汉仿佛总结一样的说着,“无论如何你也打不死它了。”

“什么?”李四海听到这里还有些懵。

“是了,这就是他的法则所在,虽然还很浅薄,但已经是有经得起推敲的脉络存续了。”

“他?什么脉络?就是我们之前说的那些?”

之前都是大汉在问,李四海在答,一问一答之间,让李四海自己的想法越发明晰,但现在他确实不太想得通了,他整个脑子都有些懵:

是怎么从善恶就说到了打不打,又怎么就打不死了?

又是怎么扯到了“他”?

“他”又是谁?

法则与脉络又有什么样的深意?

这时庙外似乎有疾风吹过,传来“呼呼”的嘈杂声。

大汉站起身来,点了点头,对着还在思考的李四海说到:“你不必把这些尽都想通,说来你若沉陷其中,我便还可能误了你,此番我已有了收获,也算是得你相助,便送你点好东西作为谢意吧。”

说罢,他手一挥,三颗光点闪过,没入李四海体内。

“我要走了,你可以修习静心之用的法门稳固心境了。”

李四海听得此言,猛地回过神来,“兄台要去何处?”

“哈哈,我去找一个叫做未名的新朋友,他还是个小朋友,但看上去是能够长大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