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灵米之说

坊市虽大,腰包里的钱袋子却不允许李四海三人久待,事实上,他们三个都是穷人。

李四海本着“学仙法不积俗物”的想法,出门盘缠带的并不多,而且他本质上是插班生,并不像乡修生那样吃住修行都不花钱。

余顺蒋存志就更加窘迫了,本就是从乡野之地远来修行,平日里学的东西又十分繁杂,根本没有出去挣外快的空闲,而且平时也没什么需求,直到临近离去才发现自己攒了两年的银钱竟是如此的不经事,最终还是在李四海的照应下,三人凑了凑才买下了此行的主要目标——灵米。

灵米是下等的,他们也只买得起下等的了。

这下等灵米被余顺提着,三人也没什么逛街的心思了,就此回返。

“两位师兄原来是特意为了这灵米而来的。”李四海颇有些不解。

“我知师弟是一定会成为那出尘生的,但我二人毕竟是乡修生。”蒋存志笑了笑,解释道,“我二人马上就要回到乡里,修为也不太可能长进了,而你知道什么东西才最能造福乡里吗?”

没等李四海回答,余顺就指了指手里的灵米,“吃的才是最重要的!”

“原来如此!”李四海若有所得,又转而问道,“那怎么不干脆下些狠心,买些中等的甚至上等的?若是差钱,回去之后,我那居室里还有一些银钱,权当我的一番心意了。”

“灵米这东西,对寻常人来说,下等已是足够啦!”余顺二人都笑着摆了摆手,“就这下等米,我们回去还要先稀释灵气养出三茬来,三代之后的米用来做种,栽种出来的稻米给普通人吃,才不至于让他们坏了肚子。”

蒋存志接着说到:“这三代的稻米吃下去,强健体魄自不必说,还能缓缓提高人对灵气的适应性和利用效率,后代成为修士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我们二人村中此前都没有人成为乡修生,故而全然不知道还有这种非比寻常的稻米,如今有了机会和条件,自然是不容错过的。”

“既然世上存在此种造物,又是全然有益,为何没有被推广出去?”李四海从来不羞于发问,“如果人人都吃这些三代米,世人的体质都稳步增长,那么不需多久,便可以都吃二代的、一代的,长久下去便都可以吃真正的灵米,如此‘世人皆修士’的可能也并非天方夜谭了吧?”

“并非如此。”蒋存志说到,“师弟不知,要栽种这稻米,首先要有稀释灵气的法门用以培育三代种子,接着又需要聚灵术,三日一次,不可间断,不然品质便会骤降,变得与那凡俗谷物无异还在其次,更甚者就直接枯死了。”

李四海闻言惊呆了,这东西竟然这么娇贵吗?

“那这稀释三代的都这么娇气,中等上等的又如何?难不成让修士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停的施展聚灵术?”

“我们也不清楚。”余顺二人对视一眼,却都齐齐摇头,余顺思索着又猜测道,“或许有些地方的灵气本就比较浓郁吧,我就总感觉学院里比家乡那边要更浓郁一些,不过那时候我还感知不到灵气,只是看学院里两年的树长得比我家十年的树都大,所以有这么个猜测罢了。”

“对啊!指不定就有那什么‘灵脉’之类的说法?”李四海乐了,竖起拇指赞道,“余师兄真是聪明,我便观察不到这些细节。”

“哈哈,当初村里看我机灵,才选我来修习,我当然要多看多想了。”

话语间,三人已经回到学院,李四海也就与他们二人道别。

回到居室后,李四海修炼了一个时辰的布识决,又到静心堂做了一个时辰的晚课,天才黑下来。

他一个人躺在床上,思考着白天的见闻。

为什么灵米没有普及到大部分寻常百姓家呢?事实真如蒋存志师兄说的那样吗?

李四海并不完全相信那样的说法,他此时细想,难道那条件真的很难办到吗?难的只会是余师兄这样的布识境修士罢了,这一定是难不倒大气堂和财源的,这两家能把生意做出来,自然就有大面积种植的方法,听那店员介绍,很多修行世家甚至每顿饭都吃灵米,大一些的势力甚至只吃上等米,这就足以说明,摆在明面上的难处都不是真正的问题,就算是对于聚灵术的要求,其本质上也只是对灵气浓度的需求罢了,布下一座阵禁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吗?李四海并不相信。

直到最后,李四海才得出他认为最能说服自己的理由——对凡俗的隔绝,才能体现修士的不凡。

“真是个让人莫名不爽的猜测啊。”

李四海有一颗寻仙求道的心,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成为了修士,就与凡俗有什么隔绝了,别的尚且不说,他还在柳城的父母难道不也是寻常百姓吗……虽然比较有钱。

“啊哈,对了,等什么时候回家了,我也买些灵米回去,没有稀释育种和栽种的时间,我就用灵米熬一大锅粥,这也是稀释嘛!到时候让他们天天吃,都把资质吃出来,一起来修行。嗯,就是不知道我爹这种好几十岁的还能不能修行,话说能生出我这样的儿子,他俩资质应该也不差吧。”

想到这里,李四海又觉得自己现在思考这些并没有什么意义,不说能不能想出结论,就是有了结论又如何呢?自己不是照样没有能力去践行自己的立场吗?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李四海不觉得自己一个初入修行的布识境修士有什么资格和眼界去探讨这些,现在的李四海,只要坚定自己的本心就好。

静心以修身养性,本心以明定自我。

李四海的本心又是什么样子呢?他只是一直觉得自己就是李四海罢了。

而这,终将成为他修行根基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支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