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借尸还魂天下奇汴梁城内起大寺

有诗为证一一

天下奇事古来多,

阴差阳错非有错。

冥冥之中皆有定,

人生福分有厚薄。

话说柳全进瓜的仪式十分地隆重一一

在长安城内,皇宫大殿之中。

一个锦锻围绕着的牙床,放在殿下。

两边约有一百多个和尚,执铙,钹,木鱼,经书,哼哼嗡嗡地念着经。

时辰一到,净鞭三声。

左宰相魏征大声宣布:“大唐皇帝向幽冥地府进贡北瓜仪式,现在开始!”

大唐王朝皇帝李世民亲致祭文一一

唐太宗李世民亲手点燃三柱香!

和尚们的念经声,敲木鱼声,敲铙击钹声,都嘠然而止!

唐太宗李世民手捧文稿,大声地朗读:

南赡部洲大唐王朝皇帝李世民致幽冥地府十代阎君:

日前,地府一会,感谢阎君相助,遣送吾兄及弟和诸亡灵转世,新生!助吾国祚久长,福泽绵绵!

今有吾朝大善人姓柳名全,长安城人氏,自愿赴地府一遭,送去吾朝丰产之物之一一一北瓜!敬请查收!

另告:1,全国性水陆大会正在筹办之中。

2,原在地府之中所借一十三库金银,已安排有司正在查找开封府户籍,正进行偿还之程序!

谨此!

大唐王朝皇帝李世民

敬上!

贞观一十三年某月某日

诵毕。duwo.org 比奇小说网

魏征即安排左右将祭文装入一信封之中,用火漆封之!又从怀中掏出一信函,两函都让右右交到柳全手中,拿好!

这时,一宫女手捧一托盘,肉食,面食!点心,水果,等等!

柳全都吃了一点儿!

(注:民俗有云,饿鬼不上路!鬼,也吃饱了好赶路!)

这时,一名士兵捧上一个酒杯,里面盛着毒酒一一剧毒鹤顶红!

柳全扫了一眼,略一犹豫,但,随即一咬牙,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左右士兵上前扶住,放倒在床上,头顶上放了五个瓜,两只手一手一封信函!手脚均用麻绳轻轻地捆住!

少顷,柳全即七窍流血,一命呜呼!

这时,两厢的和尚开始做起法事,铙,钹,木鱼,念经声四起!更增添了阴森,恐怖的气氛。

满朝文武百官,俱在下面观礼。一个个都吓得面如土色,背脊发凉!俱面面相觑,不敢言声!

净鞭三声,唐太宗退去。

法事,仍在继续之中……。

却说,柳全头顶着北瓜,两手拿着信函,一个人独自在阴风横吹的大路上前行。不时地两边飞出快马,士兵模样,急慌慌地赶路。马路两旁边的忘忧草,在阴风吹动下,频频地倒一一伏一一挺起!使人倍感荒凉,寂寞!

宽阔的马路上,也有行人,有的走的快,有的走得慢!但大家都有一个特点:都低着头,谁也不说话,互不言语,互不观面,只是默默地赶路!

晚唐诗人杜牧,曾在巜清明》一诗中描述一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在现代的民俗文化解读中,就解释成了失魂落魄的鬼魂踽踽独行的样子!

话说柳全独自行走,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来到了一个都城所在。只见巍巍挺拔的城门楼上,大大地书写四个篆字一一“幽冥地府”。

守门的兵丁拦住了他,他,面无表情,默不作声地将手中的信函递上去。

二兵丁一看,口中咕噜一句什么,一个马上转身就向里走,不一会儿,出来了一个军官模样的兵,领着他,直奔阎罗五殿!

却说五殿阎君收到北瓜,十分地高兴。口中连夸:“这李世民真的是讲信用啊!这一下,可长久地解决了地府生活之窘境也!”

即差崔判官去查看一下生死簿,看一下柳全的原定是什么?

崔判官放下魏征的书信,忙取《生死簿》查阅,在大唐王朝长安城一项目上记述:

柳全,男,住大唐王朝长安城,善人,寿五十,鸠终。

崔判官告知阎君:”柳全合当命终!”

阎君说:“大家已经商议过,且呈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同意:给他增寿三十年,善终!即着其还阳!”

崔判官遵命执行!

却说,众和尚正在做法事,突然,有人看见柳全在床上两腿乱蹬,两手乱舞,捆绑的麻绳也散落一地,口中“啊啊啊”地乱叫,众人一看,大叫“诈尸了!”便四散而逃!

一旁守护的士兵,毕竟胆大,见过世面,且手中有刀枪剑戟等武器,乃挺枪逼近。

只见柳全“扑腾扑腾”一阵子,便自己坐了起来,手中拿着一信函,直叫要给“魏大人!”

魏征闻讯赶来,急命太医把脉,查验!又拿过信函,乃崔判官所书。

只见书信中写到一一

兄长台鉴:

北瓜收到,阎君很是高兴!

念柳全进瓜有功,加三十年阳寿,还阳。

可善待之!

其它天机,不可泄露!

切切!

弟崔珏顿首

某年某月某日

(阅后即焚,切记!)

魏征一见,不敢擅专,即进见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一听,很是高兴!

即着魏征:“先安排柳全到国宾馆休息一阵子,养养身体,其它之事,后议再做安排!”

魏征遵命而行!

自此,中原之地,千百年以来,世上再无北瓜一说。现在只有东(冬)瓜,西瓜,南瓜。目前,在豫宛城一带,为讨口彩,常将“南瓜”称作“北瓜!”

看来,人们对北瓜心心念念,难以忘怀,只说明:北瓜,是很好吃的!

在民间,人们口口相传,都说:”北瓜,送给阎王爷了!”

自唐初至今,已一千五百年之久了,很多古俗,古事,都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被湮没!但其精华之部分,却被人们口口相传至今,从中足以见证其生命力和对人们心灵的巨大震撼!

有道是一一

人是什么?我是谁?

我之前后,皆为谁?

我将去哪?是归处?

我来世上,是为谁?

一一列位看官,亲们: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