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战乱京城

第四百七十二章 战乱京城

李自成听了周奎的哀求暗笑,只打了一鞭,便有五万,打上十鞭,不是要五十万吗?看来不给他些厉害,他是不会痛痛快的将家产取出来。想着又是一鞭,打得周奎泪流满面,他是外戚国丈,安富尊荣惯的,哪里受得起军营中的藤鞭?连连说尽愿助饷,又加了五万。

李自成仍然不足,于是藤鞭抽了一下,周奎招出几万,直增到现银三百万,实在说没有了,周奎的身上,已打得皮开肉绽,话也说不动了。李自成怕他死了,没处去要钱,便令兵士押着周奎,到了他别墅的后园,一缸缸的金银掘将起来,足有三四百万,其他珠玉宝石更不知其数,周奎眼睁睁地瞧着家藏所有都被取去,不觉眼前一黑,大叫一声翻身栽倒。兵士们忙去扶持他,只见周奎两眼向上,牙齿紧咬,已是呜呼哀哉了。

李自成得了周奎的许多金银,知道明朝的大官吏都是有钱的,按照曹化淳的话,又抓来内官王之心、宁远伯贾敦谨、尚书吕岱等一班人来。大刑之下,无人能抗得住,每人献出金银各三百余万。李自成得了粮饷自然大喜,而且这几人受刑捐钱之事也早早传到了降顺的明将耳中,众将畏惧之下,不敢有所隐瞒,大部分人都乖乖的献上金银,只求免去横祸。可即是如此,李自成依旧不满足,也是他与大明仇恨太深,而部下将领也多是被大明官员害得家破人亡,迫不得已才加入到大顺军,今日终于有机会将这些往日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踩在脚下,那里还会轻饶了他们。

待朝中官员交过金银后,李自成再次命牛金星按官员名录一一索要银两,违忤者或是凿去眼睛,或是敲去牙齿,或刳去鼻头,或摘去耳朵。不到旬日之间,满朝文武大臣,个个弄得只眼缺鼻,独耳破唇。那几个敲去牙齿的廷臣,于陈述时无齿漏风,言语未免含糊,自成嫌他们讲话不明白,令侍卫割去舌头。又有剜鼻的说话嗡嗡不得响亮,自成着割去剜鼻者的臂肉,为代补缺鼻。还有凿去眼睛的,上朝时候,自成嫌他独眼难看,又疑心是学着自己,便叫侍卫去剜了罪犯的眼珠来,替独眼的补上。以致血流满脸,眼不曾补好,痛倒要痛死了。自成见补眼的仍补不成,索『性』把那只好的眼睛也剜去了,弄得独眼的成了盲目,退朝下来,只好『摸』索回家。??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472

可怜那些投诚的明臣一再的受刑,竟没有一个是五官周整的,都被自成糟蹋得变作五形不全,好好的朝堂,好像是一所残废的病院了。到了后来百官都不敢再去上朝,大家闭门不出。自成见没人朝参,不觉大怒,命小张侯按着所录的姓名,一个个地逮系了来。一般贼兵,见残疾的人就捉,独眼缺鼻的官员,铁索郎当,络绎道上。京师的百姓,当作一桩新鲜事儿看,还指指点点地说道:“某官员是第一个迎贼入城,如今可变作瞎眼了。”又一个说道:“某官员也是投顺贼兵的,现在连鼻头也没有了,那是不忠的报应了。”众人议论纷纷,听得那班残废的官员人人低着头,含羞无地,心里虽是十分懊丧却已来不及了。

李自成占了北京城,牛金星等人多次上书言道北京地理位置上佳,远比西安好得多,劝他将北京定为京城,李自成也知这北京做为几朝古都,确非西安可比,不过若想在北京称帝,却还需要选好吉日。京中无聊的文人,听了这个消息,为讨好于李自成,竟也上书劝进,书中云“比尧舜而多武功,迈汤武而无渐德”,李自成见后大喜,自比为一代明君,命牛金星、李就为其择日登基做好准备。

李自成虽一举攻破北京城,埋葬了大明王朝,却也并未敢忽略远在关外的辽东大军,他早在刚刚起义时便听说辽东军锐不可当,当年吴三桂奉命平叛时,他还不过是一个小头目,却也不得不随大军暂避其锋锐。李自成派人前往辽东,劝降于吴三桂,许诺只要辽东投降于他,便封吴三桂为一字并肩王,愿与吴三桂共掌江山,决不食言。对于李自成的话,吴三桂只当做笑谈,毫不理会。

李自成虽然提防辽东,不过他也听明军降将说了当日吴襄在北京城下立下的重誓,又有山海关这道屏障,辽东军想要入关怕也非易事。他命人传信劝降于山海关总兵田立,许下众赏,答应田立,只要其肯投靠大顺,定封其为大顺朝第一位王爷,而田立在吴三桂的指示下,态度暖昧,只是与其讨价还价,即未开关放辽东军入关,也未派兵南下勤王,因此李自成才能安枕无忧的做着皇帝梦。

远在山海在外的吴三桂得到朱由检已被『逼』自尽身亡的消息,知道此时北京城必然是人心惶惶,百姓不安,却正是自己出兵南下的最佳良机。

吴三桂当即点鼓升帐,集诸将商议要事。虽说众将早知大军南下已是必然之举,可亲耳听到吴三桂的命令还是让众人兴奋不已,个个磨拳擦掌,只想在吴三桂面前争个先锋的位置,才好去攻打刚刚易手的北京城。将来后世提起自己,这都城却是自己打下来的,该是多么荣耀的事情。

可没想到吴三桂却从未想过要派大攻打北京。北京虽说饱受战火洗礼,可其不差于辽东重城的坚固城墙,又有火炮守卫,就是真能攻下来也必定会损失惨重。再说北京紧靠山西、陕西、河南,那里可是李自成的发源地,必定有许多百姓被其蒙蔽,一旦李自成见情况不好,保存实力退回山西一带,自己再想擒他恐非易事。因此吴三桂定下了引蛇出动之计,吩咐各将依令行事,定要将李自成及其大军引到山海关一带,才好将其歼灭,就算不能一举擒到李自成,灭了大顺国,也可最大限度的消灭其有生力量,为日后大军南下扫清障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